應輝輝
(瑞安市科學技術局,浙江瑞安 325200)
推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的思考
——以瑞安市為例
應輝輝
(瑞安市科學技術局,浙江瑞安 325200)
瑞安,是浙江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產業區域特色鮮明,形成了汽摩配、機械電子、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等三大主導產業,和眼鏡、箱包、針織、工藝品、制鞋、服裝等六大塊狀產業集群,先后獲得“中國汽摩配之都”、“中國工藝禮品生產基地”、“中國包裝機械城”等11張國字號工業金名片。但作為一個傳統工業型城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急需通過創新走出低附加值比拼產品價格的老路,但卻碰到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瓶頸問題。為集聚創新要素,有效突破轉型升級瓶頸。本文從瑞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的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的對策建議。
產業 技術創新 戰略聯盟 建設 瑞安市
近年來,瑞安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建設為突破口,通過打造優勢和特色行業聯盟,集聚創新要素,有效突破轉型升級瓶頸,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探索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轉型升級路子。截至2013年底,全市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41家,擁有企業研究院4家、溫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研發中心39家,并成功創建省級創新型城市和知識產權示范城市。依托企業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2013年該市實現工業新產品產值181億元,比上年增長62%,新產品產值率達23.8%。
(1)政策支撐體系逐步健全。該市出臺了《行業產業技術聯盟建設與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對汽摩配、機械電子、高分子及合成材料三大主導產業行業技術聯盟的建設前期給予財政補助30萬元,對其它行業給予財政補助10-20萬元,主要用于辦公場所裝修、辦公設備購置和運行經費等;對聯盟購置的試驗儀器設備、軟件等,給予30%的財政補助。通過發揮有限財政補貼資金的杠桿作用,進一步調動了企業參與合作的熱情,帶動企業加大聯盟平臺建設投入。
(2)資源整合成效逐步顯現。堅持企業主體、政府主導,聯盟建設由政府主動承擔框架設計和規則制定,積極牽線搭橋,凝聚聯盟成員的合作共識,形成聯盟內“抱團創新圖破壁”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由于這些聯盟從創立之初便采取獨立經營、自負盈虧,使聯盟創建工作呈現高效推進態勢。其中,華峰集團、華泰集團等龍頭企業組成的高分子材料戰略聯盟發展成為省級聯盟,并聯合申報了多項省級項目,爭取上級科技經費達400多萬元,所研發的一些項目已經取得一定的技術成果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圖1)
(3)服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按照“來自行業、服務行業”和“緊貼市場、接軌市場”的建設思路,各聯盟先后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以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為依托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為行業企業和社會提供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訓、產品檢測、信息咨詢等服務。如高分子材料聯盟成立的高分子研究院,以浙大、浙工大、溫大為技術依托單位,聯合長春應化所共同開展“基于藥用包裝的多層共擠復合膜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項目技術攻關,現已研發成功;由眼鏡行業聯盟成立的方圓眼鏡檢測服務中心,現已獲得國家檢測相關資質,為瑞安眼鏡企業提供廉價快捷的檢測服務;華海技術戰略聯盟成員企業中的省級研發中心從聯盟成立前的空白發展到5家。
(4)聯盟推動作用不斷增強。一是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新興產業得到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別將目光投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力求通過打造新的增長引擎,掌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主動權。二是減少同質惡性競爭,產業鏈得到優化。如中藥現代化聯盟成立后,骨干企業之間大大減少了以往相互模仿、互挖人才的惡性競爭局面,而且依靠技術創新與協作,提高了市場營銷形象和競爭實力。三是擺脫微利跑量困境,參與高端市場競爭。通過“投資共籌、風險共擔、成果共享”平臺合作,擁有了核心技術和優勢產品,獲取更大的市場收益。如華海聯盟開發的蝦味風味調料新產品,將蝦的下腳料變“廢”為“寶”,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發展前景良好。(表1)

表1 中藥現代化裝備技術戰略聯盟8家企業成立前后對比
(1)我市聯盟發展工作相對滯后,政府引導作用有待加強。在工作重視程度上,各縣(市、區)對該項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民營企業同業競爭激烈,不適合發展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層面,還沒有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還沒有把它作為完善產業鏈、引導中小企業集聚集約發展、爭取上級科技創新政策資源支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實際上,在民營經濟為主體的產業集群中,有很多加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功案例。廣東以LED為代表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達千億元,占據全國一半,其奧秘就是成立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學、研聯合起來共同攻關一些科研項目,把握產業發展最新潮流。從總體上看,我市這項工作還相對滯后,已建成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僅2個(樂清低壓電器和瑞安高分子材料),不到全省總量的十分之一,特別是去年底全省第二次評選活動中我市沒有一家入圍。從具體管理層面上,國務院六部委、省科技廳和財政廳相繼制定了相關指導意見和建設與管理辦法,而我市還沒有制定貫徹落實的指導意見、科學詳細的規劃設計和合理配套的溫州市級聯盟建設與管理辦法。在部門協作層面上,各部門間缺乏統籌與協調,技術創新要素多頭分散、交叉重復,部門、企業、研究院所和中介機構的信息、技術、人才通聯度不夠,難以在產業持續創新鏈上形成合力。

圖1 戰略聯盟組織架構圖
(2)聯盟發展仍處成長階段,體制機制建設有待加強。一是聯盟模式較為簡單。由于聯盟是一個新生事物,相關部門及企業院所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雖然把握住了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積聚力量、聯合攻關等大方向,但往往忽略地域特色、行業市場特點以及產業鏈上下分工等問題,聯盟建立初衷并不明確,聯盟建設發展無序、資源浪費的情況一定程度存在。二是成員構成機制不合理。聯盟在成員選擇上還是以主觀選擇或政府牽線為主,沒有制定選擇聯盟成員的標準,聯盟成員構成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極有可能導致聯盟運行過程中出現偏差。三是長期穩定的共同利益機制尚未建立。創新聯盟多為同行業競爭對手,形成聯盟后雖然在戰略上統一思想,市場營銷和技術交流上能形成一定的合力,但是聯盟還是非常松散的結合體,內部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贏利機制和激勵制度。
(3)聯盟產學研合作不足,成果轉化有待加速推進。聯盟尚未真正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機制,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對“企業是創新主體”這一理念認識不足,對市場規律和市場需求不熟悉,使得他們與企業合作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積極性不高,一些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學術研究階段,難以推廣到企業;有些企業對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缺乏認識,尤其是對中試階段需要相當的投入認識不足,滿足于眼前的短期的既得利益,傾向于搞短、平、快的項目,不愿接受風險較高、周期較長的高科技成果,導致產學研合作中的短期行為;有關部門沒有搭建提供優質服務的公共信息平臺,也沒有一套完善的知識產權、成果權益分配樣本和案例,同行競爭的盟員企業在各自的核心技術上不敢共享,更無法達到協同突破。這些都致使產學研合作的層次較低,合作研究開發的成果比例也偏低。
(1)抓政策引導。參照《浙江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與管理辦法》,制定我市管理辦法和三年推進計劃,引導各縣(市、區)開展相關工作。發揮政府公共科技資源的激勵導向作用,從特別有需求、特別有條件構建聯盟的產業起步,分別輕重緩急,成熟一個、構建一個。將聯盟建設列為我市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評選溫州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給予扶持資金的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善創新環境,提供公共服務,協助解決產學研各方信息不對稱、產學研結合項目融資難等實際問題。
(2)抓聯盟建設。創新聯盟模式,委托第三方專業研究機構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需求和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包括核心技術、技術標準、產業鏈條、中小企業帶動等,分析創新聯盟的組建模式和確定聯盟的組建任務。充分發揮聯盟牽頭單位在聯盟決策、項目執行、經費管理等方面的牽頭作用,完善聯盟成員準入退出機制、資源投入機制、利益協商機制、溝通與協商機制等長效機制,確保良性運行和科學管理。開展聯盟運行情況評估工作,實行動態管理,擇優支持。
(3)抓成果轉化。發揮政府牽線搭橋作用,加快聯盟企業共建技術研發中心、產學研合作基地、產學研結合中介機構、網上市場等創新平臺的培育發展,組織一系列產學研結合對接洽談、科技成果發布會等活動。鼓勵聯盟加大研發投入,整合盟員單位優勢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圍繞產業鏈,凝煉重大項目,重點攻克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此外,還要做好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和標準制定等基礎工作。
[1]李新男.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J].中國科技產業,2009(12).
[2]趙志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運行機制研究[J].創新科技,2009(4):18-19.
[3]王雪原,王宏起.政府引導下的產學研戰略聯盟運行機制及策略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6):1-4.
[4]張明.產學研戰略聯盟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116-119.
應輝輝,女,學位:碩士,職稱:工程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科技管理、自然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