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國忠
(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廣東珠海 519000)
淺析低空空域航空器的飛行安全
岑國忠
(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廣東珠海 519000)
本文簡要介紹了低空空域飛行特性及其定義,揭示了低空空域管理及其在可能出現在通用航空運行中的問題并做出適當改革。同時針對低空空域的沖突探測以及告警系統做出說明,并建立了針對對頭相遇和交叉相遇兩種情況下的航空器短期沖突告警系統風險概率分析模型,發現了飛行員反應時間和風險概率之間存在的潛在關系。
低空空域 告警 風險概率 沖突探測
低空空域是指飛行區域在1km以下空間范圍內的相應飛行區域,2009年時有關方面將1km以下的空域分為3部分,報告、監視、管制;2013年之后放松航空管制。它作為一名國家空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成員,按照ICAO的空域分類標準,包括除去公共運輸航空以及特殊用途空域之外的所有空域。
按照中國《飛行間隔規定》:在不包括3km本身的3km以下的人眼距離飛行時,能見度需要大于5km,指示空氣速度小于等于450km/h,在同一高度兩架航空器對頭相遇時,應相互保持自己距離對方500m以上避讓,若是在同一高度交叉相遇時,在座艙右側看到另一航空器則升高高度,若在左側則降低[2]。
由于我國對低空空域的管理制度將會逐漸放松,就管制運行、信息服務、安全防衛等管理方面將會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
目前實施的低空飛行管理中,基礎資料應用于信息服務的匱乏,復雜的審批程序、飛行任務,以及落后的管理空域方式導致了低空飛行的制約性發展,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飛行活動的數量。針對管理改革,可以劃分出報告空域和部分低空監視空域,簡化審批程序,從而提高低空飛行活動迅速發展。
管制運行方面則大部分是由于存在很多現有設備和系統無法監視的覆蓋盲區,因此造成使用限制,資源利用制約。因此如果將開發力度投入在低空空域資源以及提高低空用戶的服務能力,必將促進現在的管制服務發展以及提高低空管制能力。
安全防衛問題則受制于現有裝備技術條件,在嚴格管制空中活動時安全為題并不突出,但由于低空飛行活動逐步放松管制,安全問題將會凸顯,因此,對于重點地區的監控防衛能力急需提高以保證安全。
使用報警系統計算目標物是否在未來與地面某障礙物在高度上接近,如果發生即向管制員發出低高度預警,當飛行目標物進入危險區時,應該馬上發出低高度告警信號。
圖1 同高度對頭飛行航空器避讓圖
以上需要在數據初始化初期加載位置范圍和標高以及地標參數,從而在初始化后可以判斷目標物是否會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進入與地面某障礙物的不安全的高度差范圍內。
告警系統是指在設定告警距離范圍內目標物有沖突,也就是任何兩架飛行目標物水平和垂直間隔均不大于安全飛行所規定的的最小值時則發出沖突告警信號。
當飛行目標物在限制區和危險區時其具有侵入趨勢,并且水平和垂直間隔均不大于標準的告警的規定值時即產生侵入告警。而在禁區由于只存在水平間隔,所以當其水平間隔不大于告警標準的規定值時即產生侵入告警。
當兩架飛行器發生對頭相遇時,即,當兩架飛行器在同一高度,初始位置我們分別設為A1和A2(如圖l所示)。以任一飛行器的位置為原點,兩飛行器所在的直線為x軸,y軸為垂直方向建立笛卡爾坐標系統。
假設:兩飛行器在最低能見度為5km時相互發現,其要在相應的距離(x10,y10)和(x20,y20)處進行轉彎,不能在發現對方時立即轉彎,應該按照規定各自向右避讓,這是由飛行員反應延遲時間和操作延遲時間共同決定的。在經過σ后即轉彎時間,飛行器的位置分別為
(x11,y11)和(x21,y21)。在確保高度的非滑移的不變條件下,其轉彎時間為σ,轉彎角度為θ,轉彎半徑為R。在進行計算時,我們假設這兩個飛機飛行參數,在計算更為方便的基礎上,是完全相同的,由相應的下標區分。
假設飛機右轉彎時以ψ坡度角進行飛行,受到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地面而向上的升力Y垂直于飛機平面,向后的阻力D則沿著飛機縱軸以及向前推力U是沿著飛機縱軸。
根據相應的盤旋運動方程式以及飛行原理,加以平飛和盤旋的受力原理,可得出轉彎的位置坐標,從而計算出此時的兩飛行器的距離即為二者坐標的空間距離d。若d<500m,則表明兩架航空飛行器處于危險的間隔內,反之則處于安全的間隔內。
國家針對低空空域的開放是勢在必行的,因此必將大幅提高通用航空的需求。在國家準確的制定相關法規的引導下,通用航空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而我們的航空制造業也會迅猛發展,但是同時要加強監督飛行安全的力度,保障飛行器安全的飛行。
[1]王世錦,隋東.低空空域飛行沖突風險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0,45(1):116-123.
[2]錢瑛.空管飛行沖突與低高度報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