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鶯
前言:自從我畢業踏進實驗小學任教體育工作以來,學校不管是從體育教學方面,還是從器材設置方面來看,每一年都在改進和創新;可唯有4000平方米的操場范圍無法改變,小操場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基地。讓我們體育老師感到有點遺憾!因此,為了提高學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切實推進學校“陽光體育運動與大課間活動”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學校體育教師的我們,有責任提供給學生更適運動的項目和場地,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每天都有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因地制宜,選擇教材
學校操場的占地面積,是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的必要條件,但目前我校的生源較多,如何解決小面積操場開展活動,是擺在我們每一位體育教育者面前的實際問題。通過體育課中的實踐教學摸索,針對小面積操場教學的方式、方法及手段來分析,考慮到大課間活動時的操場,要分年段、分班級、分場地、分項目的活動范圍,結合學校操場目前的實際情況,做到全員參與,我們最終選擇了“跳繩”作為大課間活動的主教材,低年級以跳短繩為主要活動項目,以呼啦圈和毽子以及手指操為輔助教材;高年級以跳長繩為主要活動項目,以冬季長跑和籃球為輔助教材。因為跳繩占用有效空間小,據研究證明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又能增進人體器官發育,有益于身心健康,開發智力,豐富生活,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學生能夠在雖小的場地內達到鍛煉效果。
二、精心安排,開展活動
大課間活動中帶班的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自己也是活動者,這樣又能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我校的大課間活動開展有兩年多了。剛開始時,我發現學生在大課間活動時間里,有個別學生拿著繩子用來拔河比賽,有的學生將繩子放在地上玩,有的學生跳繩漫不經心,作為體育教師的我,有責任著眼于學生,采取有效措施,貫徹“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繩練習方法,能讓學生主動式、探究式的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就以“跳繩”這一教學活動,要定為我校的特色項目,體育組全體老師積極研討交流,反復探索實踐,創編出一套符合我校學生特點,又深受學生喜愛的特色陽光動感繩操——《快樂向前沖》;根據韻律操的要求,手持跳繩,在動作、方向、路線、幅度、節奏等方面作了一些較為簡練實用的設計。在平時體育課教學中,一方面,我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另一方面,讓學生自主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注重引導發揮學生的想象和創造潛力,把發展創造力作為教學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備的前提條件。方法有如下幾種:短繩有向前跳、向后跳、體前雙手交叉跳,以及雙搖擺臂、三人一繩、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等。長繩有“8”字形跳、“蛇”字形跳、四角形跳、繩中繩跳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充分體驗跳繩中的樂趣,課間活動時,教師也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在今年五月份的體育活動周里,我校還特地以“跳繩”活動為中心,針對低中高各年段的教學情況,開展了多種不同難度的跳繩活動,在各年段中,通過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賽與評比,學校發予榮譽證書。這樣既讓學生對跳繩產生興趣,又能調動他們的鍛煉熱情和積極性。讓大課間充滿創造力,體現大課間活動的的改革與創新,擁有良好的校風、校紀和學生的精神面貌,帶動校園文化的建設。
三、享受運動樂趣,促進全面發展
幾年來,經過我們體育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實踐探索。如今學校的大課間活動,有了很大的改善,已逐步走上規范化、整體化的軌道。目前,大課間真正做到有聲勢、有影響、有內容,展現了陽光體育活動的群眾性,體育鍛煉的普及性。營造了學生人人參與,個個爭先、生龍活虎。每當隨著大課間音樂響起,各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朝氣蓬勃,他們有了豐富多彩的花樣跳繩方法,在優美的旋律中飛舞著繩子。把跳繩當作一種享受,在大課間活動中學會主動探究學習跳繩方法,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集體意識與合作意識較強,低年級的學生有85%能夠掌握一些簡單的韻律及花樣跳繩的動作方法,高年級的學生有95%能掌握自己跑進“八字形”跳長繩方法。學生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親自體驗活動的成功與失敗, 體現了平等、信任、雙向情感互動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教師的鼓勵和評價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和喜悅。
學校也有章可循,規定大課間活動班主任與帶班老師協助共同指導和參與學生的活動,體育教師必須負責在課堂教給予活動的方法,還建立領導督查組,促使大課間活動“每天一小時”真正落到實處,促進該項活動高質量進行,全面地提高學校師生的綜合素質。
總結
學校的大課間活動項目在不斷更新,但跳繩活動深得學生的喜愛,每當大課間活動的時間里,總能看到千百條的彩繩在操場上飛舞著,它永遠是我們大課間的一道亮點。我們將長久有效地開展下去,利用游戲融入活動內容,與技能有機結合,從而使大課間活動豐富多彩,即鍛煉身體又陶冶情操,在我們的校園里流淌著時尚又離不開傳統的文化素養。歷年以來,4000平方米的小操場已成為我校師生身心發展的小搖籃。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