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梁婧
摘 要 軍校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由于各種因素,造成軍校大學生相較于普通高校學生體現出了更多的心理問題,對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和諧起源與內涵,軍校大學生心理問題,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基本原則,建立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的措施。
關鍵詞 軍校 大學生心理 和諧教育制度
中圖分類號:E251.3文獻標識碼:A
How to Build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Harmoniou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YANG Qiong, LIANG Jing
(Anti Chemical Command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2205)
Abstract Military colleges contributed their pow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but due to various factors, resulting in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compared to students in colleges reflects a mor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n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had a serious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s and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harmon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armony education, and measures to build military college students' harmonious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military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harmonious education system
1 心理和諧起源與內涵
美國積極心理學提出了心理和諧概念,提議采用對人自身力量與優秀品質有效激發幫助人們挖掘自身潛力從而得到很好的生活。國內學者很快對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進行了借鑒。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人的心理和諧已經成為題中之義,對個體心理和諧水平不斷提高,需要積極開展心理和諧教育工作。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知,心理和諧教育是指利用可以使人自身內外部之間保持一種和諧的狀態,有效協調知、情、意和行,對自身的潛力和積極因素充分挖掘,激起內在的優秀品質,實現人的內心平和,進一步推動人和人、人和社會之間的和諧教育。
2 軍校大學生心理問題
2.1 很難適應軍校環境造成的焦慮情緒
艱苦的軍事訓練,嚴格的各項管理,各種條例規范的行為表現,高要求的學習成績等,需要軍校大學生盡快與新環境相適應并積極轉變角色,也就是從高中生轉變為大學生。他們需要具備極強的生活獨立性,能夠吃苦耐勞,迅速培養出軍人的服從意識。新進入軍校的大學生面對巨大變化的環境,客觀上要求他們整體進行調整,才能夠與軍校環境完全適應。而軍校大學生獨生子女很多,平常生活環境十分舒適,缺少生活歷練,人際溝通和生活自理能力極弱。
2.2 人際交流不暢帶來的孤獨感
軍校大學生強烈希望人際交往,他們利用各種方法擴展交往范圍,得到朋友的承認與接受,進一步達到心理尊重的需求和歸屬感。雖然擁有美好的交往期望,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各種因素一些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會碰到一些問題,致使溝通不順。有些因為缺少社會交往經驗而交往不善,有些因為自傲對交往非常不屑,有些因為自卑恐懼無法開展正常交往,還有一些受到了人際錯覺的影響,而無法有效開展交往,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際交往問題,因此很難被理解和接受,形成封閉心理,時常由于孤獨而產生困惑。
2.3 錯誤評價自我形成的自卑感
軍校大學生是經過嚴格挑選入學的。他們進入軍校之后,很快發現附近強手如林,很多人被削弱了學習優勢甚至這一優勢消失,需要重新面對排列組合學習成績的局面。他們入學初期的優越感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危機感,這一變化的學習地位越是激烈,形成的心理落差也更大,其中一些學生無法按照環境特點對自己的認識積極調整,無法對這一情況進行適應,形成了深深的心理失落。也有一些學生面在對嚴格的組織紀律、軍事訓練要求時,由于與規范不符合而時常受到責備,導致他們的自我評價逐步從自信轉變為懷疑甚至是自卑,這些消極態度容易產生很強的自我否定情緒。
2.4 抵抗挫折準備不充分
軍校特別是軍校中的優秀學生很多,競爭異常激烈,軍人的榮譽感更是加劇了這一競爭程度,部分學生本身做的很好,但是在很多的競爭對手中不能脫穎而出,進一步形成被人忽略或者落后的挫敗感。有些大學生面對學習成績不理想、落選班干部、人際關系不和諧等困難時,通常很難接受,認為這是不應當發生卻又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倒霉事情。這一不正確的絕對化理念容易造成他們片面極端的對待問題,認為學校生活存在著很多消極的內容,容易產生悲觀情緒。
3 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基本原則
3.1 主體原則
充分對大學生的主體位置積極尊重,并且在發揮學生主體功能的同時體現教導員的主導作用,這是教育的重要原則。現代教育的具體要求不但注重培養目標,還應當緊抓培養主體,加強統一目標和主體。就心理與和諧教育目標來講,本質就是對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效促進,而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著客觀規律,因此從基本上分析大學生成長是一種自主認知的過程,教育者只有充分了解大學生心理特點以及個體價值發展所需的條件,鼓勵學生通過主體身份參加教育活動,才能指導他們利用科學的調適方法對自身的心理有效維護,促使心理和諧發展,最終實現成長發展的目標。
3.2 整體原則
心理和諧教育工作具有系統特點。正是這樣,建立心理和諧教育制度應當充分尊重大學生心理有機整體性,整體考察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構建心理和諧教育制度,有利于利用軍校的心理和諧教育制度推動大學生健康發展心理素質,進一步提高大學生道德水平。綜合來說,在建立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中,必須堅定系統的整體性。正是由于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屬于完整的對象個體,對象個體的心理又屬于一個有機整體,所以,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應當將完整統一的個體心理,大學生個性心理特點等協調發展作為基礎,科學分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另外,雖然教育擁有獨立的各個機制,但是彼此又同屬于一個整體,有利于最大化實現整體功能。
3.3 實踐原則
學生獲得知識、科學利用知識、調試和發展自身心理的關鍵措施便是實踐教學。心理和諧教育制度的重要實踐內容是圍繞心理學知識的心理調試和素質培訓,重點對學生自身心理健康積極維護的能力與推動心理發展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在建立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過程中,不但強調建立傳授心理知識的教育制度,還要主動幫助學生靈活利用知識,學會對自身心理狀態有效調節與優化。在教育實踐中,不僅能夠促使大學生獲得心理知識,還鼓勵他們利用心理學知識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效解決,達到推動心理和諧教育發展目標。
4 建立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的措施
4.1 建立心理和諧教育體系化制度
心理和諧教育體系化制度,具體是指軍校全面、系統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建立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的基礎。綜合來說,具體措施包括:(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化課程。軍校應當在設置軍人心理學課程的前提下,安排與心理學相關的選修課程,或者是對應的講座專題會,促使大學生充分掌握對心理健康有效維護的知識,幫助他們客觀認清現實、正確作出自我評價,科學處理生活問題。(2)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包含了個人具體情況、性格、心理健康情況、個人特點等測量心理結果,教育管理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學生心理情況的研究等。建立心理檔案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導,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教育管理因材施教提供了詳細的科學材料。(3)建立心理咨詢工作系統。科學的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學生排除心理壓力,消除心理矛盾,改變不科學的行為,提升心理素質。
4.2 建立協調心理和諧教育制度
心理和諧教育的協調制度,主要是指在對心理教育工作重要性積極認識的前提下,將心理和諧教育作為系統工作進行管理,積極建立學校各個部門協作配合的網絡工程,對各負其責的領導工作制度不斷完善,真正提高心理教育的實效性,這也是建立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的前提。具體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構建對應的心理和諧教育協調工作機構。這些機構實施的是領導專項負責制度,以便保證有效、繼續開展這項工作。同時配置一定的專業心理指導人員;第二,構建全體人員心理和諧教育協調制度。心理和諧教育協調工作應當在每一個指導人員上貫徹落實,并且在教學和行政管理中積極滲透,做到以心理學指導人員為主,并且向其他政工人員擴大,實施多元化組合,各個人員按照工作性質,從各個角度推廣工作,利用協同合作,達到整體優化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工作的目標。第三,構建一般化的心理和諧教育協調工作系統。為了保證全面開展與實施心理教育協調工作,軍校應當構建心理教育系統思路,除了必需的心理知識教育之外,還應當構建入學心理教育、各個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系統,積極推進心理教育工作。
4.3 建立強化心理和諧教育活動制度
強化心理和諧活動的制度具體是指教育者利用安排一些活動,對學生心理問題積極解決,提升心理素質,進一步加強他們為了達到心理和諧狀態而積極提升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這也積極擴展了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教育制度。實踐活動是新型軍校大學生的心理和諧教育方式。心理實踐活動促使大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自信,學會與人交流,調節心理狀態,努力解決心理矛盾,有效延伸了課堂心理教學。應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是組織團體心理培訓。團體心理培訓是與青年特點相適合,通過團體成員共同參與活動的形式。通常可以利用團體培訓、角色扮演等形式,幫助學生充分體會到心理調節的技巧。第二是舉行心理健康活動。當前,不少軍校設置了心理健康活動,形式各樣,幫助學員更好的理解心理學知識,深刻認識到自身的潛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誠然,為了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培訓心理工作人員也是關鍵的工作。大學生之間擁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他們之間容易形成極大的吸引力,內心更容易靠近。軍校有目的性的培訓心理輔導人員,能夠更好的開展心理和諧教育工作。
5 結束語
軍校大學生心理和諧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關鍵內容,也是達到社會和諧的重點。把心理和諧教育與軍校大學生心理健康互相結合,可以為軍校開展心理健康開辟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劉婷.和諧社會的建構對人的身心全面發展的訴求[J].社科縱橫,2009(9).
[2] 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9(5).
[3] 歐陽永忠.大學生道德心理和諧教育論要[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