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伴隨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我國服務業已經逐漸走向國際市場,這使我國服務業不斷向前發展,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我國服務業存在著巨大壓力與挑戰,因此,為了能夠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現階段,我國應轉變經濟發展理念,逐漸的提高開放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使我國經濟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開放型服務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使我國經濟穩固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全球化;開放型經濟;挑戰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從計劃經濟轉化為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講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對外貿易的逐漸開放,使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我國應盡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改進和完善開放型服務業發展體系,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開放型服務業面臨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一個國家都應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予全球化的定義是:商品和服務貿易進行跨國銷售,資本的國際性流動逐漸增加,技術的不斷傳播,使各個國家合作密切,進而逐漸形成依賴。從某種程度上講,二戰過后,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就是美國和西方壟斷化,都希望能夠掌握經濟的總體發展趨勢,和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這是全球化面臨的主要矛盾與問題。
1.經濟秩序變化、動蕩加劇
經濟秩序的概念是:在全世界范圍內,一些和經濟有關的各種制度、規則和規范等的變化,二戰以后,世界經濟秩序逐漸確立并且不斷發展起來,在經濟上,二戰給西方發達國家以沉重的打擊,其經濟實力與美國相差甚遠。經濟秩序的混亂,給了美國以可乘之機,美國利用雅爾塔體系、布林頓森林體系,使其壟斷了國際經濟特權,進而演變成為世界經濟霸主,所以,二戰以后,全球化的實質就是美國化,大部分的經濟組織和相關規則都是有利于美國經濟發展的。在冷戰階段,美國的綜合國立非常強大,使英、法、德等國家唯命是從,因此,在西歐發達國家,美國也憑借其經濟實力成為霸主。
一直以來,對于美國經濟的全球化,引起了大部分國家的不滿,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國際經濟秩序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也對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二戰以后,美國同西方發達國家的矛盾長時間沒有解決,以致問題越來越嚴重;其次,我國和印度等國家經濟的逐漸興起,嚴重威脅著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產生了各種矛盾和問題;最后,在經濟結構上,一些在經濟上逐漸興起的國家與經濟轉型國家非常相似,都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搶奪各種資源,所以彼此雙方矛盾重重。
在經濟發展上,美國是不會讓任何國家掌控的,只有美國掌控其它國家,冷戰時期,對于其經濟發展不利的日本,美國通過各種措施擺脫了控制。冷戰結束后,美國通過債務危機的方式,也擺脫了西歐發達國家的控制,進而捍衛了自身的霸主地位。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世界經濟格局不斷發生變化,這嚴重威脅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我國將會是美國下一個打擊的目標,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矛盾與問題,美國都將其轉向我國,使我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最近幾年,美國在不斷轉移戰略重心,世界的經濟秩序也在發生變化,雖然我國一直倡導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我國綜合國立的提升,我國的經濟發展將會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這對開放型服務業的發展也會是一次嚴重的挑戰。
2.市場競爭環境的復雜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使各個國家都與國際市場分不開,經濟全球化的不斷蔓延,使國際分工、生產、資本的聯系密切,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且國際經濟的變動也會相應的影響其經濟的發展,對于承受的容量和購買商品的能力,市場是有限制的,而且隨著一些發達國家生產規模的逐漸增大,使其越來越依賴國際市場,因此,市場環境不斷發生變化,競爭也越來越大。最近幾年,我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逐漸的興起,而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卻不斷下降,這使得國際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外,金融危機的發生,更加加劇了市場的變動。
2013年,我國已經儲備了4萬多億美元外匯,并且還在逐年的增加,美元的不斷貶值,使我國的外匯儲備逐漸減少,為了能夠使其不再貶值,我國應不斷的擴展海外市場。然而,國際市場形勢的復雜和投資的風險,使海外市場擴展的難度非常大,我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應主要依靠擴大內需,不應過度依賴出口促進經濟的增長,所以,我國經濟轉型的主要措施是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但是。現階段,由于我國房價的不斷增長和通貨膨脹的壓力,使居民的購買力下降,擴大內需也是困難重重,因此,擴大出口依舊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國際分工日益密切和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實施,我國應積極主動的發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使其逐漸走向國際市場。
3.國際經濟形勢更加嚴重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經濟秩序的變動以及激烈的市場經濟,使我國的經濟安全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主要是霸權國家控制著整個資源和市場。“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控石油,就能掌控所有的國家;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控糧食,就能掌控所有人的生存狀況;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控貨幣,就能掌控全世界”。這能夠真實的反映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對于美國這樣的做法,已經對部分國家的經濟安全造成了威脅,因此,世界局勢的變化主要與石油、糧食和貨幣有關。
在實施馬歇爾計劃的時候,美國就已經掌控了石油的操作權,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加深和軍事力量的逐漸強大,美國又掌控了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地中東,而且也掌控了石油的價格,使其為美國的經濟服務。
糧食是人們得以存活的主要產品,如果哪個國家掌控了一國的糧食,他就能控制人們的生存,以此掌控政府的重大決策,進而威脅政府的地位,美國是世界糧食生產大國,同時也是糧食生產強國,然而,美國的野心不僅僅只是掌控自己國家的糧食,主要是掌控控全世界的糧食。
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為了捍衛美國自身的霸主地位和金融體系,美國也在逐漸的控制貨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在使英鎊衰落后,也逐漸的打垮日元和歐元。此外,一些金融巨頭還在市場上不斷作亂,打破了部分國家的經濟秩序,使部分國家經濟安全遭到嚴重的威脅。
我國是石油消費的主要國家之一,并且主要依靠進口石油,部分國家對市場的破壞,對我國的石油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雖然我國是糧食生產的主要國家之一,然而卻沒有建立健全糧食管理體系,在種植糧食的整個過程都存在很多問題,嚴重的威脅著糧食的安全。伴隨著我國貨幣地位的逐漸提高,美國等部分國家也將操縱著人民幣,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極為不利。
二、我國開放型服務業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我國開放型服務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如何擺脫全球化帶來的威脅,不斷提高我國開放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使我國經濟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有力地位,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我國應逐漸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使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1.調整對外出口結構
一直以來,我國的出口貿易結構失調,出口市場主要分布在一些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的國家,擴展市場能力較弱,出口的商品大多是紡織業、橡膠產品、機械或是運輸設備等一些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并且貨物貿易要大于服務貿易。一些外向型企業占出口經營的主體,沒有廣泛的擴展內需產業。這樣的出口結構,使我國對外貿易存在一定的風險,并且極易被少數國家所控制,嚴重威脅著我國的經濟安全,所以,這樣的出口結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極為不利,現階段,應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不斷調整對外產業結構,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借助制造業龐大的市場需求,制定相關政策使外國的服務業盡早進入我國市場。其次,在第一產業發展的同時,應不斷促進第二三產業共同發展。最后,提高服務效率,利用信息化帶來的優勢,主要發展服務業。
服務業的專業發展對調整經濟結構十分重要,在制造業穩固發展的基礎上,逐漸分離出部分服務業,從產品的設計、研發到銷售,使服務業朝向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不斷的建立專業化的服務中心、服務協會等專業性的機構。
2.依靠海外市場,促進需求帶動增長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務業發揮著巨大作用,應當使服務業參與到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之中,使服務業的市場不僅僅局限于本國之內,更應該向國外發展,使我國的服務業走向現代化,所以,在保證服務業基礎設施完好的基礎上,應不斷吸引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使我國的服務業朝向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3.促進服務業聚集
服務業的集聚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它可以使資源得到合理優化配置,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應建立具有特色的產業基地,以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為主要的發展方向,依靠專業園區、科技園區、開發園區,使新興產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共同發展,以此為基礎,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不斷調整資源,使服務業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質量也有所提高。其次,建立健全大型服務業發展體系,在全球化經濟迅速發展的前提下,使各類生產要素轉向大型企業,憑借品牌、先進技術、資金,使企業結構優化,使我國大型服務業發展壯大。最后,改進和完善部分中小企業,依據產業之間的合作,使中小企業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促進大中小企業共同合作與發展。
4.依托城市,實現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逐漸形成城市化的發展模式,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場地,我國應以一些省會城市或是主要城市為依托,不斷的帶動周邊城市服務業的發展。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合理優化配置中心城市的有利資源,逐漸的更新舊的城市,科學、合理的建立商業區、文化街以及城市的綜合發展區,應使商務、貿易、金融和文化集中在一個發展區域內,不斷發展同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服務業,例如娛樂休閑、旅游度假、餐飲服務業等。其次,應重視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逐漸的擴展服務業的發展空間,使各個部門之間、領域之間能夠更好的配合,進而推動服務業不斷發展。最后,依靠服務業解決就業難的問題,使大部分下崗工人都能有工作,進而緩解我國嚴重的就業壓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開放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如何提高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使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我們能夠看出,隨著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我國開放型服務業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因此,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我國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健全服務業的發展體系,在第一、二產業穩固發展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服務業,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應不斷的走向國際市場,吸引外商投資,學習其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使我國的服務業能夠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需要,進而促進我國經濟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夏若江,徐麗,曾淵,從美國金融危機看全球化的困境[J].中國科技博覽,2012,5(4):195-197.
[2]張國云,從中國制造走出的中國創造[J].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4(3):44-47.
[3]咸繼平,關于發展我國現代服務業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3,9(8):165-166.
[4]李善同,高傳勝,中國生產者服務業發展與制造業升級[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
[5]藺雷,吳貴生,制造業發展與服務創新一機理、模式與戰略[J].北京:科學出版杜,2012,8(5):887-889.
作者簡介:張鑫(1990-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