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兵+鄭國輝+王立超
摘 要 高職汽車整形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傳統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加強校企合作,采用訂單教育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術技能的培養,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是提升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企業滿意度和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工學結合 汽車整形技術 訂單教育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Model Reform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LI Dongbing, ZHENG Guohui, WANG Lichao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13)
Abstract Automotive Plastic Technology is a very practical vocational expertise. Traditional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can not meet the company's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Strength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use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rders Educational implement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kills, and vigorously promot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rporate satisfaction and achieve school- business-students win.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car shaping technology; order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的基本方向和必由之路。①加強校企合作,采用訂單教育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術技能的培養,是提升高職汽車整形技術專業學生教育教學質量和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有效途徑。如何與各大品牌汽車廠商大力開展合作,結合汽車整形技術專業的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建立校企聯合培養項目,促進學校和企業優勢資源整合,克服基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中遇到的困難,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1 實施工學結合培養模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1 企業的支持力度遠遠不夠
汽車整形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對動手能力和操作經驗要求很高的專業,必須靠長期實踐操作才能上手,基本沒有速成的可能。因此,采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汽車整形技術專業面向汽車售后服務企業培養鈑噴技術技能人才。在汽車維修類鈑噴車間進行頂崗實習,接受實踐技能培訓是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的重中之重。但汽車售后服務企業對接收在校學生實習普遍熱情不高,甚至采取抵制的態度,這個問題是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最大困擾因素。
1.2 科學合理的工學交替周期很難實現
根據經驗和研究分析,該專業最佳的工學交替周期為兩個月左右,但這在國內很難獲得企業支持。企業對實習學生提出的條件是實習時間至少持續半年,而且畢業后必須來企業工作。從學生培養質量和工學交替的效果上看,在企業頂崗實習半年再回學校上課,工學交替的周期過長,頻率過低,非常不利于教學質量的保證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高職學生的在校學習和頂崗實習應該以科學合理的周期交替進行,既不應該過長也不應該過短,周期過長會使學生在頂崗實習時逐漸淡忘在校所學知識,不利于理論和實踐相聯系,不利于所學和所用的融會貫通;周期過短會使所學內容過于分散零碎,還沒等將一項基本知識技能學習完,就到企業實習,破壞了知識的系統性和技能的連續性,以及所學內容的完整性。所以工學交替的周期要經過實踐和研究來確定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修正,不能生硬絕對地確定為半年時間輪流一次。
1.3 課程及教學安排不合理
在進行課程內容設置和教學安排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如何滿足工學結合教學實施的需要,沒有很好地將教學內容與頂崗實習的工作內容緊密對應和聯系起來。沒有明確指出哪些內容需要在學校完成,哪些內容需要在企業完成,哪些內容需要在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這給工學結合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大困難。
2 原因分析
2.1 缺乏政策支持
當前的校企合作依然是學校一頭熱的合作。政策扶持力度很小,既沒有以免稅等形式對提供頂崗實習的企業給予補貼,也沒有要求企業必須接收對口專業學生實習的強制性規定。②這就導致各大汽車售后服務企業普遍缺乏責任感,認為教育和培養人才是學校單方面的責任義務,與企業無關,沒有必要參與,企業在培養中不發揮任何作用,學校一樣會爭著搶著到企業就業。缺乏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證使學校處于嚴重的劣勢地位,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endprint
2.2 企業顧慮重重
在沒有政策干預和行政補貼的情況下,企業擔心頂崗實習的學生會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而且短期內不但看不到經濟效益。還會因為汽車鈑噴技術上手慢的特點,導致頂崗實習學生生產效率低下、甚至容易出現維修事故而讓企業蒙受損失。等學生剛剛上手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時候,實習已即將結束,學生又要脫離實習崗位回到學校上課,最關鍵的是等到學生畢業的時候未必能到實習的企業就業,讓企業白白付出了培養成本,為其他企業做了嫁衣。如果學生上手以后不回學校上課,而是繼續留在企業實習,則會耽誤文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質量,畢業時也同樣達不到企業的用人標準。所以,基本沒有汽車維修企業愿意接收汽車整形技術專業學生頂崗實習。這就導致有些學生即使獲得了到企業頂崗實習的機會,也只是到企業進行一兩次參觀,走馬觀花,看看熱鬧,基本沒有實際意義,更談不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2.3 教學計劃保守陳舊
在校期間能否到企業實習是不確定因素,因此學校沒有勇氣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依舊按照傳統的培養模式編寫,學生在校期間即便找不到實習單位和實習崗位,也不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找到實習單位還會受到表揚,何樂而不為。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態度,導致課程教學安排不可能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
3 利用訂單教育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1 推行訂單教育的意義及內涵
通過推行訂單教育,能使校企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真正做到“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③訂單教育具有明確校企雙方權利和義務、確定人才培養數量及標準、規定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約定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等諸多內涵。學生在校期間,企業一般提前一年左右,在相近或社會通用專業中選拔在校生組成“訂單班”,然后學院按照企業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結構,修訂教學計劃,組織教學,能有效促進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提高。④這些學生由合作企業根據自身的用工標準親自挑選,然后由學院負責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培養。
3.2 充分利用學校廣泛開展訂單教育的優勢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開設了多個面向汽車售后服務企業企業的訂單班,包括豐田T-TEP訂單班,東風本田訂單班,一汽-大眾TQP、中德訂單班和博世訂單班,這些訂單班辦得非常成功,與各大汽車售后服務企業有著較好的合作基礎,而且這些訂單班基本都是面向汽車售后服務企業機修崗位培養人才的,與汽車整形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方向非常接近,只是崗位略有不同,汽車整形技術專業培養的是鈑噴人才。對我們更有利的是,汽車售后服務企業都是既有機修車間,又有鈑噴車間,而且鈑噴人才的緊缺程度遠遠超過機修人才。所以我們與這些企業合作開展訂單教育是有良好的基礎、巨大的潛力和廣闊前景的。
3.3 采用先簽訂就業協議的方式打消了企業的顧慮
學校開設的機修類訂單班一般都是先組班上課,即將畢業的時候再舉辦招聘會,企業和學生雙向選擇。這樣做的弊端是,企業由于不能確保來實習的學生是否會成為自己的員工,依舊不愿意接收訂單班學生實習,所以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很難開展。為了克服這一弊端,我們采取了先簽訂就業協議后組班的培養模式,即學生與企業簽訂就業意向協議之后才有資格進入訂單班學習,這可讓企業打消顧慮,樂于接收學生頂崗實習,企業的出發點會由原來局限于眼前利益而轉變為重視學生培養質量的長遠利益。
3.4 針對學生出現的懈怠情緒而采取的措施
執行先簽訂就業協議后組班學習的方式,產生的不利影響就是學生就業有了保障會出現懈怠的情緒。我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防止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我們和企業共同制定了用人標準,對每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成績都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了確保學生的成績能真實反映實際水平,還通過研討,并結合企業對員工的評價體系共同開發了考核評價標準。考核評價標準實現了能力考核和素質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絕對考核與相對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貫穿學習過程始終,入職前必須通過企業職業資格認證的“三結合一貫穿一認證”的“三一一”考核評價體系。另外,學生畢業前還要通過企業長期推行的職業資格認證,獲得一定的技術等級,充分滿足了這些標準和條件,學生才有資格進入事先簽約的企業工作。
4 結束語
通過先簽訂就業協議后組班上課的訂單教育實現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既保證了訂單班學生的充分就業,又讓企業消除了顧慮,主動接收學生頂崗實習,進而主動與我們討論制定了培養計劃及工學結合教學計劃,與學校一起確定了對學生培養質量最合理的工學交替周期。對我們更有利的是企業為了借助學校的教室、實訓基地、專業教師等軟硬件資源對其在職員工進行培訓和認證,會根據他們的具體需要,對學校教學條件進行規劃改造,并主動贈送學校教學車輛、設備和工具等硬件設施;同時還會將原本保密不對外的員工培訓資料、維修手冊等軟件資源無償地提供給學校;另外,他們對教師的動手能力和教學方法手段非常重視,經常為訂單班教師提供培訓機會,使師資水平得到迅速提升。有企業全力支持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質量,滿足了社會和企業對汽車整形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實現了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
本文是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協同共育三方共贏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研究”(課題編號:QCZ13ZD14)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 袁衛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33:25-26.
② 吳國勝.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意義和措施[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12:202-205.
③④吳結.高職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模式構建及評價[J].現代教育管理,2011.6:6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