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
摘 ? 要: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因此企業應將盈利擺在首要位置,而企業的經濟效益是衡量企業所有活動的有力標尺。提高經濟效益既有益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如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本文要研究與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企業;提高;經濟效益;途徑
一、企業經濟效益的增益途徑
1.管理
(1)素質的提高
①提升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對企業管理者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和考證是提高企業管理者工作素養的合理且有效的途徑與方式。因此,企業要基于提高管理者的能力的考慮,在對管理者的工作安排上面有意識地進行非常處理。如輪流值班或委派較高職務又或者安排特殊工作等來拓寬工作視野范圍及提高其處理問題的敏銳度和處理特殊事務的應變能力。
②接受專業培訓。一套系統化,專業性強的教育培訓課程是管理者提高自身理論修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企業管理者要管理好企業,就要擯棄掉盲人摸象,坐井觀天等片面看問題的毛病,只有通過虛心學習,系統地將企業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才能在將來的企業管理中如魚得水,運用自如。
(2)積極性的帶動。企業管理者不能將員工視作普通職工,只當他們是企業盈利的機器,企業管理者要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問題,看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作為員工的大家庭的企業又能為員工提供什么,解決什么。只有每個員工的個人利益得到保障,員工們才會心無旁貸地盡心盡力為企業做事,而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才能隨之提升。
2.營銷
在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代,網絡營銷已基本取代傳統營銷一舉成為當下最為便捷高效的產品營銷模式。一般大型企業的運營模式是通過自己的門戶網站及網絡商城等銷售產品,而中小企業基于運營資金與人力資源的考慮通常選擇合作渠道,而合作渠道也是不盡相同,如以有償的形式在一些出名的門戶網站做宣傳,又或選擇在網絡上與別的企業進行流量合作的合作模式。
3.資金
資本乃企業壯大的助跑機與強心劑,要使企業在現有條件下發揮出最大的市場潛力就需要一套合理且高效的企業管理機制,同時創新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保證企業在起步之初既具先發制人之勢。而充足的資本,則能讓企業騰挪自如,迅速擴張,如同雪球般越滾愈大,從而使得企業不必拘束于資金的困頓下而能更自由地進行市場競爭中操作。
4.優勢
企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自身技術的支持,因此企業要致力于技術的開發研究,使其在行業同類產品中始終居于翹楚地位。盡管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比不上大型企業,但是中小企業也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如靈活機動,組織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人員緊湊等等。故中小企業需集中自身的優勢資源,一心一意地攻占一個市場領域,直到慢慢壯大到可以與大型企業比肩。否則的話就會分散企業資源,不僅失去自身優勢,且陷入被動跟跑的不良處境里。
5.生產
(1)勞動生產率
勞動者于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對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稱為勞動生產率。生產率越高,產耗就越低,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越高。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首先要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管理者要依照不同員工的不同情況來安排最合適他們的工作,以充分挖掘員工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有力貢獻;其次要重視起激勵的潛在作用,激勵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項。物質激勵是指通過增加工資,企業分紅等手段來鼓勵職工努力工作;精神激勵則是指在工作中積極肯定員工的建議或見解,讓他們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來,給他們以主人翁的感覺。最后,企業要發展就要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事實證明,每個成功的企業的成功之處都包含科技創新一項。因此企業唯有重視科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才能夠保證企業將來的發展能夠持續下去。
(2)創新風險評估
創新有風險,不僅有風險,而且風險很大。一旦取得成功,固然會遠遠超越對手,而倘若失敗,則不但浪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而且甚而會導致企業破產,對企業的前途來講十分不利。創新非企業建立之初的終極目的,經濟效益才是企業的本質動因。因此,在進行一項創新項目時,一定要根據慎重的市場調查來定奪;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企業因此就要放棄創新,裹足不前。恰好相反,企業更是要創造激勵企業所有員工創新的制度與平臺,樹立企業的創新文化。惟其如此,企業才會常更常新,永駐時代前沿。
6.人員
本質而言,人的行為決定了人的一切。因此我們不僅要針對企業內部進行必要的管理,培訓等等一切應有之舉措,更要開拓視野,面向大眾來吸納經驗教訓。
(1)企業管理層。領導者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方面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認識,不要認為說既已身為領導就不再需要學習深造,將學習深造當成員工們才會才該做的事,而自身卻忘乎所以,固步自封,以為自己已掌握事物規律,可以輕松面對一切危機。
(2)企業員工。①制定精確的招聘計劃,在招聘時即通過層層面試來篩選最適合的員工;②.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要允許員工自主強化,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構建公平的工作環境;③.創造科學的淘汰規則,采用優勝劣汰的用人方式,以激勵員工積極進取,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3)消費目標群。企業的產品即使再好也要進行不間斷的產品推銷,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要不遺余力地盡最大可能地把握一切機會來向目標受眾群體宣傳產品的優點。在宣傳上可以采用夸張手法,以求將產品的優勢完全凸現出來,給消費者的心理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要有分寸地向消費者介紹敵對企業的產品的不足,讓其在兩相比較下最終選擇本企業的產品。
二、結論
企業的經濟效益既是企業的終極追求,也是企業的運營核心所在,因此如何能更大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是每個企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以上文章只是粗略地論述了一下相關內容,難免有紕漏甚至不足之處,尚望讀者海涵。
參考文獻:
[1]馬靜文.淺議企業與經濟效益的關系[J].技術經濟管理,1999.2.
[2]吳秀峰.試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之徑[J].企業經濟學,2012.9.
[3]陸曉偉.論企業文化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中的作用[J].企業管理周刊,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