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依依
別讓拼爹打劫了教育
文/王子依依
拼爹就是上學、找工作、買房子不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而是比拼父母的政治權力、經濟實力、社會地位。官二代有權力做到一切,民二代只能怨天尤人;富二代有金錢買到一切,貧二代只能望天興嘆。這個社會,拼爹現象比比皆是,拼爹意識已經深入人心。可悲的是,很多人對拼爹現象處之泰然,認為其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殊不知,拼爹是社會權力和金錢的異化,拼爹侵害了社會公有資源,剝奪了所有公民應當享有的社會權利,破壞了社會公平。
拼爹,表面上比拼的是人緣,說到底比拼的是腐敗——權力腐敗、金錢腐敗、情欲腐敗。當今社會沒有權力哪里來的人緣?沒有金錢哪里來的關系?沒有美麗的臉蛋怎么結識權貴?權力和權力交換,那叫關系;權力和金錢交換,那叫腐敗;美女和權力交換,那叫潛規則;美色和金錢交換那叫各得其所。美女有親爹可以為所欲為;沒有親爹,緊急尋找干爹,也能如愿以償。拼爹時代,無奇不有:沒有權力就拼金錢;沒有金錢就拼色相;沒有親爹就拼干爹!
一個平民,尤其是一個相貌平平的平民,還是踏踏實實做你的平民,老老實實地生活在社會底層。盡管你也有爹,你爹是什么爹?天天在牛屁股后面去耕地,面朝黃土背朝天,只有氣力沒有權力,只有牛糞沒有金錢,只有牛緣沒有人緣,此一生也,別做美夢。
拼爹時代的權力金錢意識,給教育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拼爹打劫了我們的教育。這正像一個滿懷美好夢想唱著“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走在上學路上的小學生,突然遭遇綁架,遭遇拼爹的綁架,拼爹手里拿了權力和金錢兩把刀。于是,小學生的“盜夢空間”不復存在,教育的夢想破滅。
封建時代的科舉制尚且促成社會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以其嚴格考試選官方式,給了很多讀書人富貴的夢想。而拼爹時代,自己的幸福不靠自己的努力奮斗,而是靠老爹權力和金錢,斷送了民二代和窮二代的聰明才智,讓他們的社會夢想、人生夢想全都煙消云散。
很多窮二代讀完大學也是枉然,在城市找工作,買房子,娶媳婦都要拼爹,能和人家大官人拼嗎?但是,除了知識,民二代和窮二代沒有可拼的了。魯迅說,窮人的孩子缺的是金錢,有的是聰明和智慧。知識能改變農民的什么命運呢?不讀書,只能做農民,讀書——做農民工,改變了命運,沒有改變社會地位。拼爹時代,民二代和窮二代就是沒有爹娘的孩子,沒娘的孩子像根草。民二代窮二代讀書拼命,想用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前方不知有多少困難等著他們。這樣會導致社會夢想破滅,人們學習無奈,喪失學習動力。
因此,拼爹時代,教育悲涼。教育是一國之本,根本動搖,危害極大。孔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請謹記先賢的遺訓。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中國人都應當深刻反省,請官員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請有錢人用好自己手里的金錢,讓窮人得到應該得到的公平。當官二代、富二代繼承祖上的權力福蔭和財富遺產,貴者弄權,富者恒富,平民在社會底層無望地拼命掙扎,豈不讓人不寒而栗!
拼爹,比拼的是權力和金錢,顯示的是腐敗和墮落,破壞的是公平和正義;拼爹,養育了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紈绔與膏粱,阻斷了民二代和窮二代的希望與夢想;拼爹,可能引爆社會動蕩的導火線。拼爹時代,中國教育遭遇釜底抽薪的打擊,造成中國教育無法突破的困局,這是我們應當十分關注的問題。
圖:王儉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