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
摘 要: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將直接影響到學生體育價值觀念和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對高校體育學科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強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可謂意義重大,本文闡述了iaoy體育文化的內涵與結構,并對其功能意義進行剖析,并提出強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校園體育文化;功能;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006-01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也是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校園文化建設反映了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因此,倡導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始終是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校園文化又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種具有引導性的亞文化,一種特殊的社區文化、一種精神文化。從其構成上看,它是以物質條件為基礎的載體文化和以人文為中心的人和社會精神文化的統一。校園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一專多能的跨世紀、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一、校園體育文化內涵與結構
“一個社會的文化模式和它的生活方式與個人的人格行為有密切關系。而且這種模式一經形成,它就會作為一種傳統持久的存在下去。”文化的意義多在于此。體育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體育文化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物質條件等等。
校園體育文化從廣義上講, 是師生員工在學校體育教學、體育工作和體育活動等過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內容的總和。從狹義上講,校園體育文化是指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 以校園為空間所形成的文化形態。其結構內涵可分為三個層面: 1) 表層文化: 主要是顯形的物質文化, 表現為體育運動的形式, 體育設施等可感覺到的形態, 形成了特有的校園體育文化景觀( 例如: 體育場館、設施、器材等)。2) 中層文化: 主要是混形的制度文化, 是學校體育的綜合形態, 具體表現在學校體育組織、體育政策、制度、體制、管理體系、運動競賽等。3) 深層文化: 屬隱形的精神文化, 主要指校園體育的價值觀、審美觀、意識形態和體育心理等方面。
二、校園體育文化功能
教育熏陶:在文化環境中一個人可以不斷的吸收文化營養、感受文化的熏陶從而更加的充實自己,文化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而文化環境就是人類汲取精神食糧的場所。校園體育文化是存在于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中的體育文化形態。我們知道教師是擁有某些專門知識的教育型人才,而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體育教師也不例外,他們都具專業的體育知識,他們的職責就是把自己所具有的專業知識通過自己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們從而對他們的學校有一定的幫助,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認清體育的價值,進而能夠擁有專業的體育知識,從而使學生的體育意識得到培養。
強身怡情: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給予了新的定義,新意義下的健康不再是單單指人身體的健康它還包括了精神上的健康。校園體育文化中包含了一種行為文化,這種行為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以身體運動為主的,身體的運動所產生的體育鍛煉,能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體各器官,使機體在生理機能、形態結構等方面發生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從而對機體產生積極的影響并能有效地促進身體健康;校園體育文化通過各種體育手段和方法,有助于人們的心理調節,可以鍛煉意志品質,催人奮發進取,培養集體觀念,加強組織紀律,協調人際關系,消除精神煩惱,給人帶來歡愉,從而滿足師生員工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
1、加強體育與健康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營造濃郁的體育文化氛圍。在體育課堂教學之外,通過講座、辯論賽、知識競賽等手段,借助標語、圖片、廣播、電視、錄像、網絡等媒體,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系統的體育文化宣傳和滲透,使學生充分認識體育的價值和體育鍛煉的意義,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逐漸培養體育參與意識,最終促進 “享受體育”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加強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并漸進實現“一體化”。學校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相結合是未來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它能最大限度地為學生體育生活化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支持、技術支持和時間保障,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和終身運動習慣的養成。
3、組織豐富多樣的體育文化活動
體育活動是體育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通過體育活動能夠更好的讓體育文化滲透到師生之中,另外,因為體育活動多帶有娛樂性、對抗性和挑戰性等特點,所以體育活動深受師生的喜愛,通過參與體育文化活動讓師生充分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并讓其融入到樂趣之中。因此,我們應該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和編排每學年、每學期、每季度、每月的體育活動賽程。例如,一年一度的校際運動會、足球聯賽、籃球聯賽、趣味運動會、棋牌賽、乒乓球賽、拔河比賽等,既有個人比賽,也有集體項目,提高學生的參加率,當各班積極投入賽前訓練和開展比賽時,這些都成為學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體現了學生團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4、完善校園體育文化的規章制度,加強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首先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學校體育規章制度, 將規章落到實處,以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其次要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學校體育場地應可能利用周圍自然資源與自然和諧發展。體育設施的建設盡量不改動或少改動周圍環境,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學生利用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因此,加強校園體育文化物質條件的建設,包括建造體育場館,添置設施,并合理使用已有的體育場地設施和體育用品都是重要的,因為它對促進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具有一定的誘導和保證作用,有利于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 勇,周健生,胡建忠.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城市精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5): 668-670.
[2] 王曉紅,黎雅菊.21世紀高校體育文化特征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 9) : 8- 10.
[3] 沈芝萍.校園體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02,(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