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炎明
摘 要:學校是學生放飛夢想、自由翱翔的蔚藍天空。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環境更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土壤。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激發班主任的創新理念,更可以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為校園的文化建設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關鍵詞:班級建設;班級合作;構建和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37-01
學校是學生放飛夢想、自由翱翔的蔚藍天空。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環境更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土壤。為更好地發揮學校環境育人的功能,體現班級的文化特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茂華中學的班級建設可謂多管齊下,異彩紛呈!
一、構建“三制”“五防”體系,多輪驅動,形成班級立體合作局面
安全不保何談教育。為了打造平安校園,不斷增強全體教職員工的安全責任和防范意識,堅決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確保校園平安、穩定,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促進學校和諧發展,近年來,茂華中學始終堅持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并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經驗——“三制”“五防”。“三制”即“崗位責任制”、“首遇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學校強調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員,不同的崗位都有相同的安全管理責任。從課堂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都要時刻注意安全。“五防”是指該校創立的“校園安全管理五級防控體系”。即學校行政人員值周、各年級樓層值日、各班級矛盾排查小組及時通報信息、內保人員嚴把校門口出入關,以及公安干警定時在校門外及學校周邊巡邏。給學生營造和諧平安的育人環境。其次實施班主任工作月例會制度 ,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整體提高育人水平,規范班主任工作,肯定和推介班主任工作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找出突出的問題、棘手的問題進行研討,充分發揮班主任在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中的表率和引導作用,進一步提升我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水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研討和學習的平臺,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做好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三是活動鼓舞,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動人心魄的教育。努力實現“和諧的人際關系,溫馨的人文環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充滿激情的積極學習狀態”。
二、用班級文化打造孩子們的“精神家園”
1、為了凸顯班級文化的主題,各班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老師、家長、學生各盡其能,對本班的文化陣地——教室進行了精心的布置,力求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各班的班級展板盡顯班級風貌:班名、班徽、班歌、班風、班訓、班級口號、班主任寄語、班級公約、班級合照……它們就是班級個性化的標簽,是班級富有魅力的名片。教室后面的板報,設計新穎、版面整潔、線條分明、色彩搭配合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中國夢我的夢”見證著學生近期目標與人生規劃。“十星級學生”里記錄著學生的成長足跡,記錄著學生在誠信、守紀、學習、衛生方面的進取之路。“圖書角”則是廣闊智慧的一個集中地,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充實自己,極大地開拓視野。
2、班級目標具體化
(1)共同制定班規班紀。班主任要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和全班同學一起制定班規班紀,學生自己制定規矩,有利于學生自覺執行。共同制定班級公約,一日常規、班干崗位責任制、班費管理制度等,每一項內容都應在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下由學生們自己來生成,體現制度的人性化。
(2)組建班級管理機構,適時召開小組會議。班級管理機構就是班主任領導下的以班長為首的班委會。班長和班委會成員的產生可以采取競選制和輪任制。同時,適時召開小組會議能引導學生正確發展。
3、培植班級的精神文化
班級的“軟文化”——茂華中學各位班主任老師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努力使班級的常規管理向精細化發展。走進任何一間教室,都有賞心悅目之感:課桌椅擺放整齊劃一,令人過目不忘;教室窗明幾凈,班級的衛生角掃帚擺放亦是端正有序。這些班級事務的小細節,也是一種美的傳遞,一種文化的熏陶。
三、真誠家訪,交心談心,學生收獲幸福回憶
家訪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內容。以平常心去家訪,以誠心感染家長,以真心感動學生,以真情溫暖學生。
茂華中學的家訪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牽頭負責,科任教師全員參與,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突出重點。
抓好家訪三環節。一是家訪前,教師要精心準備個性化家訪方案,切實增強家訪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家訪時對學生要以正面肯定、積極鼓勵為主,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深入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習慣和表現,與家長交流探討家庭教育方法和學生熱點、敏感問題的解決辦法;三是家訪后,教師要對家訪中發現和掌握的情況分門別類地加以梳理,教師間要做好學生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對學生家庭狀況、校內校外表現進行對比分析,對學生心理狀況進行評估,認真填寫《家訪手記》,使學校教育更具針對性。
四、發揮示范家長學校效應,合力育人成就美好未來。
茂華中學于2005年10月成立了家長學校,開創了該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和新局面。9年來堅持不懈地開展工作,通過集中授課、家長會、家長沙龍、校園網及其論壇、校長信箱等形式密切家校聯系。學校利用家長學校積極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傳播科學的教子方法,普及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家教知識,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和廣大家長科學教子的水平及能力,更好地發揮了家庭教育優勢,形成了家庭、學校和社區的教育合力。
五、“愛心”是構建和諧班集體的導航儀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構建平等、民主、協作、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必須植根于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石。特級教師斯霞曾說:“我沒有什么成功的秘訣,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我全身心地愛著我的學生”。讓愛做主,做學生真正的朋友,是教育教學的核心理念。
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激發了班主任的創新理念,展示了學生的才華,豐富了家校合作育人的內涵,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為校園的文化建設增添了亮麗的一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