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華+++張百利++尤祖傾
摘 要:生物是一門極具趣味性的自然學科 。高中生物課程特別是必修3的內容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本文據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了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資源的篩選途徑及合理利用。
關鍵詞:生活化資源;篩選;合理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56-01
“生活化”應該如何界定呢?查閱了很多資料,筆者覺得如下概念界定最全面。生活化: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現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那從何篩選生活化資源并合理利用它們呢?本文據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資源的篩選途徑及合理利用。
一、篩選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資源途徑
1.教科書中生活化資源
教科書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在新課程背景下編寫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科書新增了與生活聯系的相關欄目如“問題探討”、“思考與討論”、“資料分析”、 “與社會的聯系”、“相關信息”、“小資料”、“學科交叉”、“知識鏈接”、“旁欄思考題”等欄目,此外,有些章節后面設置有 “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家的故事”、“科學史話”、“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等課外讀。這些欄目涉及:日常生活、醫療保健、環境保護、經濟活動等方面。這么多的內容為教師利用教材,實施生活化教學提供了基礎。
2、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可以是教師(本人的或者和同事交流所獲得的)的生活經驗,更應該是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生活經驗更是一種無形的課程資源。所以平時要和學生多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相關的生活經歷、所知和所思(如課堂上,學生會問抽搐和抽筋的區別),并適時用于課堂教學,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
3、期刊
筆者較關注的期刊:《生物學通報》、《中學生物學》和《中學生物教學》等生物學教學期刊雜志,這些雜志主要針對中學生物教學設置了國內外生物科學的新進展、新成果,優秀教學設計及疑難問題探討等欄目,內容豐富、針對性強。
4、網絡資源
網絡通暢,便于查找資料。筆者通常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來進一步豐富生活化資源:(1)通常用的搜索引擎有baidu、Google。(2)通過中國知網查看碩士論文等。
5、電視節目和新聞
平時筆者會關注新聞,特別是cctv新聞和cctv10。每次收看到與生物學有關的新聞,就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如最近大家十分關注的埃博拉病毒,我們可以將它與免疫學進行聯系。
二、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資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化資源很多,但課堂的容量有限,所以我們要進行選擇并采用有效的教學形式來開展。
1、課本生活化欄目相當多,部分的內容教師也相當重視,如“問題探討”、“思考與討論”、“資料分析”等。但對于章節后面的課外讀欄目重視不夠,最多讓學生課外閱讀而已。考慮到課時的有限,教師對教材中生活化進行合理的篩選是有必要的。但筆者認為“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這欄目在課堂上應嘗試使用。生物學教學應介紹相關的職業現狀和發展趨勢,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生物學科價值的正確認識,而且對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促進其終身學習與未來發展都有重大價值。
2、“創設教學生活化情境”在多篇的期刊論文中,筆者對這個內容不陌生,因它被提及很多。生活經驗引入,大家都很熟悉。但我們也可以在教學中利用諺語、詩歌、成語等設置生活化情景。如:在教學中適當應用諺語:在講能量流動的特點時用“一山不容二虎”,讓學生從能量流動的角度來分析;在教學中應用詩歌:在講生態系統信息傳遞時用“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來分析信息的種類;在教學中應用成語:在講神經調節時,用“望梅止渴”、“驚弓之鳥”來分析反射的類型。這些生活化情景,能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學習情緒,啟發學生的思維且能實現學科間的聯系。
3、生物生活化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除了課堂講述外,還可以有如下幾種課外形式,使生物課堂教學得以課外延伸。
(1)開展辯論賽。如:評價應用激素類藥物的利與弊。考慮生物教學課時太少,可以嘗試和語文學科合作開展辯論賽。
(2)讓學生收集資源,教師進行匯總、編輯成課外讀張貼于學習園地,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如:關于艾滋病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艾滋病的產生原因、癥狀、傳播途徑、有效的預防方案及正確對待艾滋病患者五方面分組著手收集資源,而后教師匯總、編輯成課外讀。
(3)設計課外活動,如:制作生態瓶。學以致用,這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總之,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生活化教學比灌輸教學更具開放性、參與性和實踐性。高中生物必修3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提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有助于實現高中生物的人文教育價值;有助于實現高中生物的生命教育價值。所以積累生活化資源和采取有效的教學形式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的。
參考文獻:
[1] 謝欣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天津師范
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