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合軍
【摘 要】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劇,計算機網絡以其先進性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對于煤礦開采中的安全管理活動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加以控制是當前信息技術領域和煤礦開采領域共同研討的課題。計算機網絡的運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煤礦開采工作安全性較低的現狀,一方面又能提高企業管理部門的工作水平,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筆者分析了當前計算機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領域的現狀,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 安全管理 自動化控制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了我們身邊的多個行業。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領域的應用已凸顯出了絕對的優勢。目前,我國煤礦事業的發展已經居于世界前列,但是近年來煤礦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對我國煤礦企業的發展產生了惡劣影響,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煤礦產業實現自動化的主要手段是以工業以太網為核心,通過建立一個井上、井下自動化網絡控制平臺,將煤礦的各個部分整合成一個系統,進而實現對生產設備的遠程監督。該項技術的出現,對于煤礦企業間的數據共享、安全監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對煤礦安全管理領域存在問題的分析
雖然計算機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領域的使用極其廣泛,但該項技術依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首先,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供應商有很多,每個企業所使用的系統和設備型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就會對管理過程產生影響[1]。因為不同的設備供應會導致管理系統、控制系統、檢測系統以及其它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受到阻礙,不能同時滿足多個領域的信息需求。由此引發的信息質量下降,集中管理受阻等問題都會對安全管理產生惡劣影響。其次,由于信息系統自身的缺陷,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礦井職工作業時的安全隱患,就需要對所使用系統進行及時的修復與維護。通過對已有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對于損壞設備不能及時維修是導致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信息安全維護是安全防范工作的重點[1]。在實踐工作中,應該及時建立安全制度,保障系統一直處于正常運作狀態,這樣才能在危險發生時做出及時的應對。
2 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企業中的應用
2.1 利用智能系統進行綜合調度
通過自動化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綜合利用,可以實現對煤礦企業生產過程的綜合調度。該項功能通過對采礦、挖掘、機械運輸、生產系統的信息進行收集,利用監測系統和數據傳輸系統將收錄的視頻和數據進行整合,通過綜合處理傳輸到數據庫,從而建立起一個計算機網絡調度系統[2]。它在監控井上井下的工作實況和調度指揮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一旦發現礦中出現人員傷亡或者出現即將導致人員傷亡的突發情況,該項技術都能夠及時的進行控制和處理,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這樣就使網絡調度的集成化和可視化得到了充分體現。
2.2 煤礦安全檢測系統
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建立著分布式煤礦安全監測系統,對于整個礦區的檢測通過智能網絡監測系統和自動報警系統就能輕松實現。該系統還能對井下的安全通風問題、火災隱患以及毒害氣體威脅等問題進行及時的報警,從而將安全損失降到最低[2]。這項檢測系統中連接了攝像頭和視頻服務器等設備,通過聯網設置,自動監控功能就輕松解決了。如果將原有的監測系統與這項系統合并使用,因為控制范圍更加廣泛、檢測更加嚴密,將會達到最佳的監控效果。
2.3 數據庫系統
數據庫系統是計算機網絡應用于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該項功能能夠使所收集的音頻、視頻等資料通過信息傳輸儲存到企業數據庫中,再利用互聯網絡進行資源共享,這樣就能夠利用各個礦區的數據,綜合分析和整理,找到能夠高效控制煤礦企業安全隱患的方法[3]。數據庫系統的出現,既能實現數據管理的嚴格、統一,又能方便管理者查找。
3 解決問題的幾點建議
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煤礦安全管理領域能夠發揮互聯網的一些優勢,解決煤礦開采過程中經常忽視的一些問題,但是仍然有一定的缺陷,導致該項技術的實施并不能實現最優的控制效果。為此,筆者針對目前我國存在的一些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安全管理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3.1 人員管理
計算機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領域的應用離不開管理人員的技術支持。交接班過程中的信息核對與問題分析都對安全監控過程起到重要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需要對煤礦中的安全隱患等問題進行及時記錄,這樣就能保證接班人員能夠迅速找到已有問題并實施重點監控,同時這種工作方式還能夠明確工作責任,保證工作人員能夠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3.2 病毒入侵的處理
互聯網有其自身的危險性,所以對于計算機病毒感染的防范也就成為了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煤礦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一。計算機病毒能夠對計算機所編制出的程序指令進行破壞,導致設備損壞、文件丟失甚至系統崩潰。為此,工作人員對于文件下載、郵件接受與發送等工作內容都需提高警惕。而相關專業人員的介入對于突發情況的處理也將起到良好的效果。
3.3 設置安全規章制度
企業可以通過對之前搜集的數據進行整合,將以前發生的事故進行歸納和總結,設計出符合現有煤礦開采條件的安全規章制度。該制度一方面應控制相應的工作人員規范其工作方式,讓其在具體作業中做到有制度可依、有標準可循;另一方面是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加以制約,以此來保證監控圖像、企業關鍵數據的保密性和安全可靠性,這對于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而言將十分受益。
4 結語
安全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由于煤礦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關于煤炭開發中的安全管理問題也成為相關部門重點控制、監督的內容。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需要各個行業的支撐與配合,煤礦生產安全同樣任務艱巨。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被迅速地應用到煤礦安全管理領域中,為控制煤礦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利用計算機網絡監控技術對礦井的生產、運輸和環境等內容進行監測,成為提高生產安全性、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這對于煤礦企業的科學發展,對促進社會科技不斷進步意義重大。總之,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領域的使用,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的經濟與社會安全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輝明.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煤,2010,19(4):90-91.
[2]劉健源.關于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化,2013,(2):89-90.
[3]李佳珊.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13,(10):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