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澤鈴
摘 要:所謂情感,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映現象,一般表現為喜怒哀樂、好惡愛恨等方面。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要與關鍵的環節和內容,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85-01
所謂情感,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映現象,一般表現為喜怒哀樂、好惡愛恨等方面。而情感教育則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任務,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發生積極的變化,進而產生新的高級的情感,逐步形成新的高級的情感品質的過程。初中階段作為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的一個非常重要階段。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切實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因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情感空間,不斷提高情感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關鍵所在。我們知道,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真正領會到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他們善于學習教材、欣賞教材、運用教材和研究教材。只有通過對初中語文教材的學習、欣賞、運用與研究,才能讓學生在清醒的認識比較中發現自我,重塑自我,進而不斷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節與環境語文教學論文,盡量做學生學習的忠實引路人和指導者,真正讓學生善于和敢于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去體驗和理解初中語文教學。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下,逐漸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產生熱愛之情,從而激發起 自己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情感與經歷,進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
二、合理引導學生情感
合理引導學生情感,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客觀要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但在情感教育中更為重要的則是方法與分寸。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著力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知識水平,切實培養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基礎,盡量把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我們更要善于和敢于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入手,全方位、多渠道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論文提綱格式。我們堅信,通過教師滿腔的熱情,必然會使學生產生共鳴,也將直接對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據有關心理學的研究資料表明,情感教育普遍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通常情況下,很多初中學生都會出現比較喜歡或崇拜某些教師的行為,進而對他們所教的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一般也都會努力地去學好所喜歡的教師所教的課程。由此可見,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情感教育,進一步感化學生、激發學生和引導學生。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的這一特征,著力為初中語文教學開通一條情感教育通道,不斷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一般而言,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真實情感,不斷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進而促使學生更加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初 中語文教學活動中來。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必然要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這樣說過:教學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所面對的是有一定情感知覺和體會的學生。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具體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當充分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積極創設一定的教學氛圍和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全面開展情感教學活動。但是,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氛圍與環境,必須是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的氛圍與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解放出來,真正做到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語文教學論文,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全面發展。實際上,在開展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和敢于充分利用先進的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盡量使教學內容圖文并茂,聲情同存,在充分展示語文魅力的基礎上,無形中在情感教育上創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合理地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進而達到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此外,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愛好與情趣,努力實現學生的閱讀情感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帶著豐富的想象,達到知識、思維和能力與素質全面提升的境界,全面促進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
總之,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要與關鍵的環節和內容,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和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完善的情感因素,促使其對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并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認真落實到教學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