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隨著現代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如何更好地將時效性的學習貫徹在初等教育科研生活中,最大程度提高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也成為現今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大問題。在這個科技技術迅速發展和現代化快速進步的時代,信息技術對于剛剛入門的小學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此次研究通過對教育的綜合探討,合理的提出正確發展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途徑,為小學以及各種類別培訓機構的信息技術教學者提出相關創新性的意見。
關鍵詞:初等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快樂學習;實效性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329-01
近年來,科技發展進步,我國的信息技術教學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和也需要做得更徹底。小學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學習生涯的起步和奠基,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快樂學習法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可以極其有效的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思維并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本文通過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探索,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實踐性的研究結論和創新措施。
一、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理論基礎
1、小學信息技術的內容
信息技術于剛剛入門的小學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知識點。在這個科技技術迅速發展和現代化快速進步的時代,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不僅僅教會現在的小學生如何熟練地對一些基本的現代化軟件進行運用,還教會了小學生如何去簡單的獲取信息,自主對信息進行辨別。因此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理論基礎就變得至關重要。
2、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意義
加強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對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采用不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能有效增強信息技術的教育質量,促進初等信息技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如今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教育信息化、自動化的發展特征愈加明顯。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能有效增強教育理念的更新,加速教育方式的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推動小學教育質量提高。這就需要小學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并注重保持教育信息的實效性,確保教育信息資源得到及時更新,使得小學教育相關資料數據保持在較前沿的發展領域。
3、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方式
可以運用探究式的教育方式,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將知識點進行分層剖析整合,從不同角度對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進行傳授,從而使小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信息技術背后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信息技術獲得的方法,切實提高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學習能力。
二、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在教學中的案例分析
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情境學習,通過模仿學習是發生于特定情境之中的知識的建構過程。在適當的情境演示中,講解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更好地在教學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以蘇教版的《復制粘貼圖形》這課為例,在教師了解學情、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將課文內容與網上正流行的一款名叫《植物大戰僵尸》的小游戲相結合來進行課堂設計。設計如下的情景:
教師:大家都玩過植物大戰僵尸吧?喜歡玩嗎?
學生:玩過,喜歡。
教師:這一天,僵尸隊伍里來了三個新成員,他們迫不及待想加入進來了。你有辦法把它們移動到隊伍中去嗎?
(讓學生自己進行研究和探索,順利提出利用“選定”工具進行移動,教師在肯定其想法后學生進行集體的嘗試)
教師:同學們,遇到什么問題了嗎?
學生可能回答,將把1號僵尸移動進去了以后,發現后面有白色的背景,不和諧。或者是在利用“選定”工具選定2號僵尸的時候,把3號僵尸的上半部分也選進去了,等等問題。
教師可以趁這個機會進行課堂的正式引入,向學生介紹“裁剪”這一工具的應用 ,以及如何對透明背景進行設置。利用這款受歡迎的小游戲來提高課堂內容對孩子們的吸引力,使得學生在快樂中更好地學習知識,也使得教學目標得以高度的達成。
三、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有效途徑
1、把握課堂氣氛,注意交流互動
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是一種都師生進行互相交流的活動,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意識性,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進行緊密的結合,才能真正的在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首先要了解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根據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課程學習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各階段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2、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課堂科技含量
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加大了資金投入,為各班級配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閉路電視聯網,使得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能夠通過網絡獲取一些最新的教學咨詢,并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幻燈片播放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既保證了小學課堂信息技術實效性,使信息技術切實為提高小學教育質量做出貢獻,同時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其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充分提高。
3、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與其他的學科不同,它不僅僅培養的是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運用技術,同時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并教會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知識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個年齡普遍愛聽故事、愛玩游戲的心態,在課堂上靈活的運用一些游戲或故事的情節發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根據教材上內容的特點和要求進行思維發散,由此進行誘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真正進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去。同時,在素材選擇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考慮故事的實用性,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學習的知識來解決故事中發生的一些問題。
近年來,科技發展益進步,我國的信息技
術教學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和也需要做得更徹底。信息技術于剛剛入門的小學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知識點,隨著現代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如何更好地將時效性的學習貫徹在初等教育科研生活中,最大程度提高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也成為現今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大問題。此次研究通過對教育和生活各方面的綜合探討,合理的提出正確發展構建小學信息技術實效性課堂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鄭 敏.姚本先.論師生心理關系的理想建構[J].當代教育論壇.2004.第9期
[2] 龍麗嫦.小學信息技術終結性評價模型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2.05.15
[3] 童 江.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游戲化教學模式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