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
摘 要: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就一定能結出豐碩果實,就一定能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勞動者,促進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學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331-01
作為職業高中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初中時的中下游學生,他們往往因為自己上普通高中考大學無望才選擇進入職業高中學校學習。一般特點是:有很強的自尊心和進取愿望,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講意氣,但個性強、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質低,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往往是偏激的;在初中學習生活中,他們經常受批評多,受表揚少,自信心差,行為表現上紀律散漫不求上進,形成一些壞毛病。因此,職業學校的課程教學,特別是專業課教學需要老師有較強的責任心耐心去不斷了解學生、把握學生,尋找適合這些學生的教育的突破口。
計算機專業課傳統教學方法通常是選用經典教材,對課程中各部分內容逐一詳細講解,甚至每個功能及操作都逐條命令式地講解。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兼顧不同層面學生的不同需求,解決本課程知識點瑣碎、枯燥的現象,讓絕大多數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掌握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這就需要我們從教學方法上去改革。筆者作為計算機教師,結合職業學生特點和實際教學經驗,就計算機教學方法提出自已的一些見解。
一、精講多練
傳統的計算機授課方式多為“板書+講解”,而現在的計算機軟件教學均以圖形界面和鼠標操作為主,其界面友好,操作直觀、便捷,這些軟件的應用與操作在黑板上是無法向學生講解明白的,既使老師在臺上“手舞足蹈”、“繪聲繪色”,臺下的學生也會滿臉茫然,一頭霧水。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因此,現代計算機教學必需打破傳統,教師首先以貼切實際的舉例和形象直觀的課件進行功能說明,讓學生從感觀上對新內容進行認知,再使用投影、多媒體軟件等演示設備向學生進行演示操作,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實習驗證,初步形成技能,最后由教師進行操作修正并對其進行拓展,學生便可修正、鞏固自己的操作方法,同時在知識的連續性上,學生也有了發展創新的空間。也就是說,教師的“教”應該以基本講解→啟發思考→示范操作→輔導實習→鞏固講解→設計練習→拓展延伸為主,即采用邊講邊練,精講多練等講練結合的授課方式進行授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也就收到了筆記心記→大膽質疑→理解認知→操作驗證→鞏固提高→展開討論→自主創新的效果。再加上現在的計算機教材大都簡明、通俗且圖文并茂,是名符其實的“零起點”書、“傻瓜”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貫通、點撥的作用,少講精講,多讀、多做、多思,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其今后在工作崗位上的“二次學習”打下了基礎,增強了其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任務驅動
職業高中的學生大都有厭學的通病,其表現主要有上課睡覺,看小說等,上機實習時總喜歡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學生不動起來,教師再急其“朽木不可雕”也都無濟于事。怎樣才能使他們動起來呢?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個很好的方法。它具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任務驅動”的特征。教師把課堂教學目標物化為具體任務,通過和學生們一起分析交流,梳理出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新舊知識點,探討細化出完成任務的具體步驟,最終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方式完成任務。它按照實現時間順序,將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師以展示任務、分解任務、變式創新、綜合提高等幾個階段加以實施,而學生則以明確任務、初步嘗試、完成任務、技能形成、拓展任務等幾個階段去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再輔以適當的情感溝通以及興趣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就都會相應完成不同層次的任務。這樣,學生的學習有了動力,活動有了計劃,有了步驟,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全程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積極主動性,教學目標得以有效實現。
三、分層教學
職業高中學校的學生,個體差異較大,他們在基礎知識、接受和理解能力、邏輯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只重面向多數,缺少培優輔差,從而導致優生不突出,差生越學越沒興趣學等問題。計算機專業由于概念抽像、上機操作又沒有生活中的實際模型等等學科特點,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學生能到學校學習,其主要還是想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的,那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呢?我認為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層教學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技巧、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水平以及班級學生的上課表現等因素,在授課上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哪些是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要掌握的,對差生有怎樣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達到什么目標,而對優等生又有哪些更進一步的要求,怎么充分挖掘其潛能,然后在課堂教學及課堂練習中進行分層,上課時,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方式及方法等以中等生為標準,課中注重對優生的引導和對差生的輔導。每堂課都留有足夠時間給學生練習或思考,這樣,對差生降低了練習的要求,多了點關心、指導和鼓勵,讓其看到了學習的成果,在每一次獲得小小的成功的成就感中進步,進而重新有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同時也給了優生一定的爬坡度,引導其去不斷創新,不斷提高,滿足其求知欲,讓其"吃飽喝足"全班每個同學都有了學習的目標,并且也有能力去完成,學生共同進步了,教學質量也就提高了。
四、目標激勵
職業高中學校技能訓練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在校時的短期目標——職業資格等級證書,一個是學生畢業后的長期目標——稱心如意的工作崗位。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職業資格等級證書這個在校期間的目標,我們既可以要求學生全體參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等,也可以結合學校開展的諸如:計算機技能競賽、技能月等活動,強化實踐技能,用大量的操作技巧來提高操作速度,同時也深化學習內容,這樣,學習就有一種成就感,能夠有效的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習的動力。另外,利用未來的工作崗位對學生進行目標激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們在講授某一課程時,時常穿插一些其對應社會工作崗位的要求及工作報酬等相應情況的介紹,以及該工作崗位可能面臨的發展機遇等,由于學生共同的目標是將來能尋求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教師如此引導,學生必然明白,只有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才能使自己將來能有很好的出路,才有稱心的就業崗位,自然就會端正了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