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釧
摘 要: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導入也是一樣,方式很多,但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因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教師無論以什么形式導入新課,只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境,產生情感共鳴,積極主動參與新知探究,有利于三維目標的完成,就是有效導課,就能成就有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341-01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導入教學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叭f事開頭難”,這一關把握得當,那就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作為一節課的開場白——導入,設計得好,往往能起到一般的說理不能起到的作用。課堂導入是指教師在新課或教學內容開始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是教學過程中的開始環節,也是創設良好課堂教學情境的重要一環。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一般來說,在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中,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后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游刃有余的課堂導入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產生學習動機,迅速進入思維狀態,使學生學習的思維由淺入深,進入一個特定的問題情境中。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鋪設橋梁,銜接舊知識與新知識,以舊知識帶動理解新的知識。此外,有效的新課導入可以揭示課題,體現教學意圖;溝通感情,創始學習情境。高效的新課導人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堂的導入過程中折射出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的原則。
一、課堂導入的原則
1、既定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服務于教學目標,必須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使之成為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必要而有機的部分。
2、導入必須服從于教學內容。導人,可能是新課內容的知識準備和補充,可能是新課內容的組成部分,也可能是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學習與理解。新課導入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進行的設計。
3、導人必須符合于學生的實際。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的好壞,要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體現。教學過程中,新課導入的設計要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要與學生的認識特點相適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性格特征,又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從小學進入初中的學生,一般正經歷從直觀表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階段發展的時期。因此,我們在進行新知識的教學時要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以便更好的傳授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宜采用形象直觀的、趣味性強的導入方式。
4、導入必須簡潔,緊湊。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只圖表現氣氛熱烈,鬧鬧哄哄,追求形式上的活潑,而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都引到看熱鬧上去,或過多的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結果偏離了主題,一堂課下來,費時不少,收效甚微。導入。是新課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要簡潔、短小精煉,一般控制在5分鐘以內,避免長時間的導入占據了最佳學習時間,使學生產生注意力的轉移,而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二、初中數學常用課堂導入方法
1、溫故導入法。從舊知識導入新知識,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明確探索目標。如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時,通過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導入新課,既鞏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又明確了本節課的目的、任務及重點難點,通過類比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2、設疑導入法。課堂提問能夠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動腦思考,是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提問,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探索動機,是本方法的關鍵所在。如在講《怎樣判定三角形相似》第一課時,出示大小兩個三角尺,提出問題“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嗎?”學生齊答“相似”后,馬上設疑“你能用最簡單的方法判定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嗎?”問題已出,立即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效果良好。
3、情境導入法。具體生動的情境,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新知的強烈需求。在講解《平面內位置的確定》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一個我軍擊打敵軍堡壘的問題情境,聲光影結合,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適時提問“怎樣才能確定敵方堡壘的準確位置,從而擊中目標呢?”導入新課,學生體驗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整節課學生投入,思維活躍,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4、名言導入法。數學名言是古今中外的數學家人生經驗的總結,人們可以從這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名言警句中領略到數學的奧秘及人生的真諦。在數學教學中,恰當的運用名人名言導入新課,不但可以成為教學中的得力助手,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引用英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牛頓的名言“在解決一個含有數量關系的問題時,只要把問題中的自然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就行了?!币胄抡n,既掌握了列方程的方法,又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文化底蘊。
5、謎語導入法。謎語具有雅俗共賞的文化魅力。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謎語導入新課,能夠創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如講《余角、補角》時,設置兩個謎語“多十分”和“老人拄拐杖”,分別打一數學名詞。學生思考出答案后,問“什么是余角、補角呢?”由此引入新課,吊足了學生的學習胃口。
6、實驗導人法。實驗操作具有直觀、形象、生動、具體等特點,通過實驗操作,能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知識,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經歷動手、觀察、分析、總結等探索規律的全過程,既增長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同時還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講《等式的基本性質》一節時,通過天平進行實驗,導入新課,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大大提高了課堂實效。
俗話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導入也是一樣,方式很多,但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因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教師無論以什么形式導入新課,只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境,產生情感共鳴,積極主動參與新知探究,有利于三維目標的完成,就是有效導課,就能成就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