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7)
高職學生體育文化素質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立足校園、以校園文化活動為基本方式、以課外體育精神生活文主要內容的學校體育文化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大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與獲得離不開學校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它來自于一定校園文化土壤的培養,是在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中生發出來的。體育是校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的必要因素。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保持其先進性,這樣才能推動體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源頭和基地,其校園文化必須與先進性文化的發展保持一致,必須對高職學生的體育素養的養成起到關鍵的作用。
對南京市地區部分幾所高職院校進行調查研究。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和內容查閱了大量論著、學報、期刊、相關文件及課題研究成果中相關的資料,為本課題的分析研究提供了詳實的理論依據。對200多名高職院大學生進行面對面訪談。
對于體育文化的認識有著很多種的看法。尼古阿·萊克塞博士在自己牽頭出版的《體育運動名詞匯》中,對“體育文化”作出了全新的詮釋。廣義文化中包含著體育文化。它是通過利用鍛煉身體來提升人的精神潛力以及生物學的制度、范疇、規律和物質的設施。但是也有其他人認為它是以身體競賽為特殊手段、以身體活動為基本的形式,用于完善和提高身體發展為目標的活動。人們現在認為高校體育文化就是在高校環境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大多數教師和學生通過體育教育、體育活動、體育比賽和其他體育形式進行體育傳播和交流的行為。物質和精神成果被學生和教師在各種體育賽事產生相互作用,長時間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及審美水平。
校園體育精神文化、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校園體育物質文化這幾個因素構成了高校校園文化。
2.2.1 校園體育精神文化
教師和學生在校園里校園創造出體育精神文化,它有著自己很獨特的一面。它主要表現在價值體系和意識形態運動兩個方面。大學生們的身體、健康、運動機能、體育觀、審美學、道德、人際關系等幾個方面是精神文化表現的幾個重要因素。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園文化它也反映了學校體育的歷史、特點等。校園體育文化存在于每一所學校,但是任何一所院校想構建自己很有特色的學校體育精神絕非一件容易的事。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學校體育精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及影響力,它對學校的很多方面都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它必將成為師生員工努力工作的精神支柱。
2.2.2 校園體育藝術文化
體育藝術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特性。它與體育物質文化和體育精神文化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長期的校園文化發展過程中,學校體育與校園藝術在很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兩者共同編制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構成校園體育藝術文化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繪畫、雕塑、表演藝術、建筑藝術、體育欣賞等幾個因素。當大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會產生一種“完美”的追求以達到藝術靈感上的滿足。
2.2.3 校園體育制度文化
校園文化由一套很復雜的系統組成。系統中包含著很多的規則和條例,它的存在并以固定的文本形式表達出來。校園體育文化精神的先進性必須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及一些先行的機制表達出來,否則實實在在的體育文化就難以存在,并且嶄新的體育文化就難以形成,對推動校園文化進步的作用就很難實現。校園文化精神經過歷史的磨練轉化成真正的制度時,先進的校園文化精神這個時候才能被學生們接受,才能得以實現,被學生們長期的傳播,形成校園獨特的風景。
青年學生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主體,他們充分利用校園作為自己發展的空間。學生們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時代價值取向。這種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自發展以來作為高校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高校體育的影響很大,它的健康發展對大學生的健康有很好的促進效果。對高校體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高校體育文化不斷健康的發展對在社會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特征:動態性、先鋒導向性、閉合性、客觀性、時代性。
體育素養一詞來源于現代素質教育,它本身有著極強的生命力。通過對體育教育和體育參與的研究,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運動能力和整體性能。通過表1可見,體育素養間的各個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整體。體育知識是基礎,但只有身體,沒有運動技能和技巧,也只是一句空話。依托體育教育作為前提,在正確的體育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們的鍛煉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它對學生們的精力充沛,工作學習效率提高,它能更好地改善人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的幸福安康。培養體育文化應與體育的傳統形式相結合。現有的中國學校體育課程的性質是“體育”,并在未來學校體育課程的性質方向應該是廣泛的,文化的教育,是學校體育在中國的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改變人才培養的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注重大學生體育文化修養的培養,以促進大學生身體鍛煉行為習慣的養成。
大學生體育素養,是大學生適應當前激烈的競爭中必須具備的個人素質及未來的社會積累,人才素養的培養今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注重對大學生體能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學生的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心理素質幾方面素質的培養。作為一所優秀的高等學校,要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具有過硬的道德品質,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具有健全的體魄和很高的體育素養。表2可以看出學生體育素養評價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每個因素對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表1 大學生體育素質的結構圖

表2 學生體育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我們需要意識到,在新的學校體育的概念體系中,我們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把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校園文化環境的影響等理論教學、技能傳授、課外體育鍛煉有機結合,體育文化,如“灌水”,多分散給學生滲透,從而實現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
高校應改變人才培養的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注重大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的培養。體育教育是當今高等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把提高體育文化素養作為教育學原理與學科知識相融合是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具體改革措施。
大學生們有著健康的心理素質對提高未來社會人才的整體水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行為,并了解
當前和未來的健康需求,加強自我保健學習意識的培養。
[1]劉彬.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6):104-105.
[2]馬宏霞.河南大學生體育素養調查[J].體育文化導刊,2009(12):85-87.
[3]秦勇.體育文化教育與大學生終身體育素養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3):73-76.
[4]石雷.大學生體育指導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9-12.
[5]李偉.高校體育效果評價與個體評價標準的研制[J].體育文刊,2003(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