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靜 劉浩
(1.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1170; 2.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2010年和2011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表明,江蘇學生形態發育水平持續提高,營養狀況繼續改善,學生爆發力、柔韌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下滑的趨勢雖得到有效遏制并呈現出逐步回升的態勢,但整體狀況仍不是太樂觀。高職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份子,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決定了未來職業更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這種教育類型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突出職業性特點,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生理等特點,用高效、有效體育教學,提高其體質健康,適應其發展需要。因此,進行高職體育有效教學的研究,既能夠提高高職體育教師有效教學的意識和習慣,也能給他們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效益和效果提供參考依據,使其體育課程改革得以順利進行。該研究采用有效體育教學進行實驗,旨在探尋針對性強、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及內容來改善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隨機抽取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2012、2013級共4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查閱自1997年至2013年國內外有關體質健康研究相關期刊雜志90篇,學位論文13篇,專著6部和政策法規十余,查閱江蘇省6所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庫,收集了大量與本研究有關的文獻資料。
(2)測試法: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規定,并考慮到各校的實際情況,選擇10個測試項目(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引體向上、仰臥起坐、800m、1000m)對受試者進行測量。
(3)數理統計法:根據統計方法和原理,對咨詢、調查、訪談收集的有效數據,采用常用體育數理統計方法,借助計算機運用Excel、SPSS 11.5數據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方面的相關統計、分析處理,用百分數進行描述。所有數據用平均值和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
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選擇了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3大類內容中的10項測試指標和2項派生指標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力爭從不同視角全面反映基于高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有效體育教學對高職學生的體質健康影響的效果。所選用的測試指標及派生指標見(表1)。
身體形態即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征,形態指標反映了人體的發育水平即體型、身體姿態和營養狀況等,對于人體的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及健康狀況都有重要影響。本次測試數據主要包括被測試者的身高、體重、BMI指數數值指標。
從表2可以看出,通過一年的有效體育教學,但因為高職大學生屬于成年人,發育已經基本成熟,骨骼已經再生不明顯,身高的變化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前后一年左右男女生體重指標也不明顯,總體指標略有升高,但幅度不大,無顯著性差異(P>0.05);BMI的變化也不顯著,但整體數值稍高一點,說明高職大學生在大二期間除了正常體育課外,參與其它體育活動較少,脂肪增多,數據變化無顯著性的差異(P>0.05)。

表1 選用測試指標及派生指標
表2 實驗前后高職大學生身體形態指標比較( ±S)

表2 實驗前后高職大學生身體形態指標比較( ±S)
身高(cm) 體重(kg) BMI實驗前后 男 女 男 女 男 女實驗前 172.6±6.46 161.4±5.90 65.32±8.78 50.4±6.87 21.9±2.8 19.6±2.4實驗后 172.8±6.65 161.7±5.86 66.52±7.39 50.5±6.58 22.1±2.5 19.1±1.9
表3 實驗前后高職大學生肺活量指標比較( ±S)

表3 實驗前后高職大學生肺活量指標比較( ±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實驗前后 男 女 男 女肺活量肺活量指數實驗前 3815.1±617.0 2489.7±364.4 61.54±7.21 46.38±4.89實驗后 4173.5±631.2﹡ 2752.8±342.1﹡﹡ 62.11±7.39﹡ 54.09±4.78﹡﹡
表4 實驗前后高職大學生身體素質指標比較( ±S)

表4 實驗前后高職大學生身體素質指標比較( ±S)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實驗前后 立定跳遠(cm) 坐位前屈(cm) 50 m跑(s) 引體向上(次) 仰臥起坐(次) 1000 m跑(s) 800 m跑(s)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實驗前 231.0±19.2 251.8±33.2實驗后 245.1±14.5﹡﹡159.5±16.63 9.89±7.88 13.48±7.49 7.31±0.40 9.66±0.77 7.18±3.92 30.77±8.61 262.9±42.4 161.8±17.35﹡10.02±6.53 17.49±6.69﹡﹡7.13±0.39﹡9.22±0.75﹡8.97±2.15﹡36.11±8.17﹡﹡248.6±32.9﹡﹡231.5±26.8﹡﹡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量,肺活量=潮氣量十補吸氣量+補呼氣量。肺活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一年的有效體育教學,高職大學生的肺活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與第一次測試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同時肺活量體重指數也有顯著性差異,其中女生比較顯著(P<0.01),男生較為顯著(P<0.05)。尤其女生,有效體育教學充分調動了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這說明了有效體育教學可以顯著提高高職大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
身體素質通常指的是人體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速度、力量、靈敏、平衡及柔韌等方面的能力。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與遺傳有關,但與后天的營養和體育鍛煉的關系更為密切,通過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鍛煉,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本次測試數據主要以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男生1000m、女生米800m為主。
從表4可以看出,分析男女生組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指標,男生的立定跳遠、1000m差異顯著,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50m跑、引體向上差異較顯著,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坐位體前屈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女生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800m差異均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立定跳遠、50m跑差異較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男生在經過有效體育教學后對發展速度、彈跳、耐力素質很大的幫助,尤其是下肢的爆發力、上肢的力量以及耐力素質有明顯提高,但其參與柔韌性練習較少,柔韌性提高不大,與女生相比,男生的柔韌性不及女生;女生在速度、耐力、力量以及柔韌性方面提高較大,尤其在耐力與腰腹肌力量增長明顯。
各高職院校體育部門應向學生全面講解體質健康的含義與作用,讓學生明確知道進行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要意義與目的,強調體質健康在學習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最好能發放有關測試標準、注意事項、測驗作用的小冊子,鼓勵學生積極準備,認真參與測試,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并將體測成績納入到學生的體育成績評價中去。
體質測量工作是一項大工程,學生量多、耗時長、項目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體育部和各系部的相互協調,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大多高職院校在體側工作中采用的是集體測試,各班級在指定的時間段分別到體育場地和體質測量中心進行室外項目和室內項目的測試。院領導高度重視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給予各系部領導、輔導員及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宣貫,這樣一起重視、一起配合,測試的數據會更有效,測試工作更能很好地完成,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加強,更能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
課內合理安排教材的同時要合理銜接好教材教學內容,安排好每堂課的運動強度,預計達到的運動負荷,注意觀察和檢查學生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變化,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課,如組織學生感興趣項目的小型比賽、多開展體育趣味游戲、野外登山等,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經常組織學生身體素質練習,比賽與練習相結合,趣味中提高學生體能。課外鼓勵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如系部籃球比賽、足球比賽、趣味運動會等。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課堂與課外相結合,這樣學生的體能可以得到更大的進展。
[1]體育保健學編寫組.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國全科醫學》編輯部.全科醫學小詞典:WHO健康新定義[J].中國全科醫學,2007(5):361-361.
[3]岳保柱.構建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的若干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28(4):454.
[4]胡永紅.有效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