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限救市”成為近期房地產市場最熱的話題之一。為了刺激萎靡不振的樓市,各地方政府紛紛松綁限購,退出限購似乎是大勢所趨。截至8月18日,46個樓市限購城市中有37個“倒戈”。限購執行最為嚴格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會不會放開限購?放松限購又能否挽救房地產頹勢?
管清友V(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
目前限購政策松動的城市,人均房屋保有量較高,投資屬性明顯,因此在房價沒有可觀漲幅預期下,限購放開對需求的貢獻有限。如果政策維持目前狀態,年內房地產難言改觀,而這將對上游制造業、地方財政收入、相關產業鏈消費等造成直接沖擊,拖累經濟復蘇。
肖磊看市V(財經專欄作家)
“限購”是不可能完成的歷史使命!4年來,限購不是讓買不起房的人買了房子,限購只是將買得起房子的人的需求延后了幾年。當市場重新回到起點,“你”還是那個買不起房的你,而“他”會竊喜和感謝限購,因為未來你所需要的房子將再次掌握在他的手里。關注“限購”的問題,我們一開始就偏離了方向。
慕容小散
僅靠取消“限購”改變不了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的現實。需求要得到認真對待,任何“一刀切”式的政策走到最后都會留下一地雞毛。站在這樣的立場上看來,退出“限購”更像是個哄小孩的把戲:告訴他想買就買沒問題,只是從來就不給他零花錢。
陳勁松V(深圳世聯行地產顧問董事長)
時間真是神奇,具有消化能力!再有一年時間,在貨幣14%超發、經濟增長7%左右的情況下,大部分城市房價就顯得便宜了。
鄧浩志V(地產經濟學家)
別怪領導沒有骨氣,其實是中國目前太需要地產了。誰愿意剛買房就負資產?誰愿意降薪裁員?誰愿意節衣縮食?別說救地產是飲鴆止渴,中國哪個城市水源達標?你不照樣喝嗎?有遠慮,但也得先解近憂。
“冰桶挑戰”:
一場以慈善為名的營銷秀?
一場旨在呼吁公眾關注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冰桶挑戰”,在蓋茨和庫克等人的身先士卒下,從美國傳遞到了中國,引得社會各界名人紛紛現身參與。但是,自“冰桶”踏進中國的那刻起,為慈善公益正能量鼓舞的熱浪,正在悄然轉化為對“中國式慈善自拍秀”或“中國名利場慈善炒作”的質疑。究竟該如何看待夏秋之交的這桶冰水?
周鴻祎V(奇虎360董事長)
不是只有捐錢才是做公益,你讓全社會知道了,這是更大的公益;不是哭天喊地、悲天憫人才是做公益,用開心的方式做公益更多的人才愿意參與;不是有錢人參與的才是高大上;不是國外傳進來的才是正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公益的種子??梢哉f,冰桶挑戰是一種公益新思維!
誰用了我的昵稱了
娛樂和公益沖突嗎?最起碼現在很多人知道ALS了。既娛樂了大家,又做了公益,沒什么不好。捐多少是份心意,何必在乎。
營銷學者朱華鋒
以娛樂的方式做公益,感覺不是那么好;以自虐取樂的方式做公益,說不上壞,但也說不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