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定調國企改革后,“國企日子不好過了”的聲音開始出現在輿論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第四次會議,將國企高管的薪酬問題再次納入了改革視野。這給了輿論一個等待已久的信號。
現在,隨著《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兩文件的出臺,國企領導的日子也不那么好過了。
中國國有企業經過幾輪改革,從計劃經濟的純國有化走出來,民營企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不斷提升,但國有大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仍然具有無可替代、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些留下的企業的“國有”性、產業的壟斷性、管理者的獨斷性,一直讓國有企業體現無可替代的優越性。而這種優越性令國有企業成為上一輪改革后的寵兒,即使中國全面進入了市場經濟,國有企業的某種特殊性,并沒有令其站在市場的同一起跑線上。
“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國資國企改革,要取得成功、得到人民擁護,生命線就是要‘公平、公正、公開?!必斀浿菐焐除埳?,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華生的一席話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對積弊“動刀”,調整畸高收入、規范“職務消費”
對積弊“動刀”,調整畸高收入、規范“職務消費”和住房公積金、補充養老保險費(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各類商業保險……長期以來,一些領域或行業的“隱性福利”大量存在,不僅導致收入統計數據失真,更扭曲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針對國企薪酬積弊已久的問題“動刀”,標志著國企收入改革進入到觸及利益的實質性推進階段,明確了三個方面的國企薪酬改革焦點:
一是調整薪酬結構。根據國資委的有關調查結果,2011年央企負責人薪酬平均水平為72萬元。2004-2011年間,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年均增幅8.5%。電力、通信、煙草等部門的高管因畸高收入飽受爭議。此次會議明確釋放了逐步矯正不合理的國企薪酬制度信號。
二是規范“職務消費”。長期以來,“職務消費”是鋪張奢靡、貪污腐敗的溫床,達到一定級別的領導沒有消費上限。
會議強調,除了國家規定的履職待遇和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標準的業務支出外,國有企業負責人沒有其他的“職務消費”,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并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
三是破除“隱性收入”。薪酬不代表全部收入,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審計署今年6月發布的11家國有企業2012年審計報告顯示,大唐集團、華潤集團等6家國企及所屬企業,違規發放職工福利1.7億元。即使在中央八項規定之下,一些行業、單位仍存有數額較大的灰色福利。
打破“固化利益” ?啃下“硬骨頭”
一直以來,降低國企高管薪酬呼聲不斷。但國企高管卻存在“兩頭占”的狀態。說是官員,拿著企業家的薪資;說是企業家,卻又保留著相應級別和福利。一些國企高管的高薪又不與企業業績掛鉤……
“改革就是要啃硬骨頭,所謂硬骨頭就是利益格局?!敝袊缈圃褐袊芯恐行母泵貢L高波認為,在社會呼聲比較高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中,國企高管收入,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這次從國企主要負責人入手來調整這個利益格局,重構分配制度,是一個“動真刀子”的舉措。
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企業,多處于壟斷地位,但對相應國企高管的“職務消費”卻缺乏明確的約束和規范。這次明確要“砍掉”國企主要負責人的“消費定額”,其實質也是對國有企業制度和體制的某種規范,是反“四風”的深化。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措施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進展與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不少差距。根源之一,在于國企收入分配中形成了“固化利益”,而薪酬改革正是要向“固化利益”開刀。
利益固化有多嚴重?從一些數據中可以窺見一斑。僅僅2013年下半年,某直轄市市屬國有企業領導的職務消費總額就達1.1億多元。一份國資委紀委通報顯示:中國鐵建超8億元業務招待費,其中“領導職務消費是大戶”。
約束高管“逐利”空間 ?改善現行收入分配格局
2012年42家央企出現巨虧,但其高管仍然享受著高薪待遇。這既不符合行政內的績效考核標準,也不符合市場化的考核標準……即將啟動的國企薪酬改革,將會大大約束央企高管的“逐利”空間,有助于改善現行收入分配格局。
央企負責人的薪酬目前存在三方面的不公平,一是行業與行業之間差距大;二是管理層和普通職員之間收入差距大;三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差距大。不瞄準、解決這些問題,改革就難以深入。
“真槍真刀”不是空話。探索國企薪酬制度、職務消費、福利制度的改革已經在全國展開試點。江西國企建立以績效工資制為主、能增能減的薪酬制度,安徽規定國企管理者應及時向職工曬職務消費“賬單”,深圳在實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后,計劃實現職務消費實名制全覆蓋……
合理的國企薪酬,就應與行業整體效益和平均薪酬水平掛鉤,應與職工的職位更要與崗位績效掛鉤。加強國企薪酬管控,對肆意發放福利等違規行為加大懲處,有助于糾正長期存在于國企薪酬制度“體外循環”的收入情況,提高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調控工作的科學化、合理化。
(摘自《思想理論動態參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