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娟++毛英琴
南北戰爭之后,美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時間,美國社會經歷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急劇轉型。在這個轉型期,工業化造成財富奇跡般上揚的同時,整個社會卻呈現兩極分化的惡性發展勢態,社會矛盾與對抗加劇,對財富的迷戀使人性墮落、道德淪喪。特別是19世紀后半期的美利堅,權錢交易、政治腐敗等丑惡現象應有盡有。“鍍金時代”泛濫的腐敗主要呈現出這樣幾種形式。
政黨分肥原則下培植親信黨羽占據政府官職和公共資源
1832年紐約州參議院W.L.馬西說:“在政治上要像在愛情上、戰爭上一樣公平,戰利品屬于勝利者所有。”“政黨分肥”由此正式命名。南北戰爭結束后,美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社會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公共財政開支迅速增長,土地投機、政黨分肥、操縱選舉、政府貪污公款等腐敗行為已經司空見慣。各黨派大肆紛爭,但紛爭的焦點卻不是黨派政見或大政方針,而是能攫取利益的職位。因為獲利速度最快并使利益最大化的途徑,就是先爭得政府中的職位,然后以行政權力介入資源配置。官職成了發財致富的手段。既然任期有限,那么就竭盡全力地撈取最大化的利益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游戲規則如瘟疫一樣在“鍍金時代”廣泛地侵蝕著合眾國的機體。
當選的總統會把政府的肥缺和公共資源視為本黨的囊中物分賞給親信黨羽。格蘭特總統就把國家稅務部門變成了“加油站”。一上任就把紐約海關稅務司這個肥缺給了親信托馬斯·墨菲。1896年總統選舉時,共和黨的麥金萊得到各大財團的大力支持。他上任后,每個財團都有代表理直氣壯地進入了新內閣:國務卿是全球首富洛克菲勒的密友,內政部長是大銀行家公平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陸軍部長是最大銀行家摩根的法律顧問……這屆內閣被人們戲稱為“百萬富翁俱樂部”。可見當時在這個國家只要不擇手段獲得權力,就可以憑借手中的權力實現野心、滿足欲望。
政黨分肥泛濫之下,政治舞臺上活躍著各種品行低劣的政客,他們一手抓著權力一手忙著把大把的鈔票裝進口袋。官僚作風普遍存在,腐敗現象日漸增多,都是分肥制的連鎖反應和必然結果。傳記作家詹姆斯·帕頓曾辛辣地斷言:“政府供職者是具有如下三種品性之一者,即冒險家、無能者或無賴漢。”恩格斯對美國政黨分贓制的實質進行了犀利的批判:“這些人把政治變成一種收入豐厚的生意,拿合眾國和各州議會的議席來投機牟利……在那里可以看到兩大幫政治投機家,他們輪流執掌政權,用最骯臟的手段為最卑鄙的目的運用這個政權,而國民卻無力對付這兩個大的政客集團,這些人表面上是替國民服務,實際上卻是統治和掠奪國民的。”
以總統為首的政客身邊人的腐敗
權力的身邊人腐敗最嚴重的是格蘭特總統時期。格蘭特總統的秘書巴布科克常常利用與總統當年從一個戰壕里爬出來的經歷和總統私人秘書的身份,擴大個人影響,還經常蒙蔽總統,用總統的名義起草一些信件再交給總統審批,得到批示后再加上有著個人目的的有爭議的文字。他曾經為了否定國務卿起草的一個文件,假說那是一個總統不喜歡的低級外交官起草的。國務卿菲什曾評價他:巴布科克把自己當成了美國總統。他還幫助自己的朋友買官,占據重要職位,當然也會使出手段讓自己看不順眼的被舉薦人白白喪失機會。他還會利用一切機會把錢塞進自己的腰包,就連漂亮妻子頭上戴的美麗鮮花都是出自公款營建的花房。這位秘書甚至還曾被調查、被審訊,確實讓格蘭特丟盡顏面。歷史學家赫塞爾曾這樣評價巴布科克:在每條發臭的污水溝里淘金,玷污格蘭特政府的事他干得比誰都強。
而格蘭特總統夫人更是認為憑她的丈夫對國家做出的杰出貢獻,她就有資格過富足奢華的生活。既然第一夫人有這樣的愛好,財團的老板們當然不會讓她失望的,于是,格蘭特家門前每天車水馬龍。
官商勾結權錢交易
在“驢象之爭”中,共和黨的經營比較成功。其運作方式是:一方面,工業家們用賺來的錢,換取其對政策乃至政治的參與和干預;另一方面,政治家所在黨派經營手握的公共服務和公共財產的權力,獲得非法收入,來推動政黨機器和政府機器。據統計,1866-1872年,聯合太平洋公司花在賄賂上的金額達到40萬美元;1875 -1885年,中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賄賂費用達到每年50萬美元。西沃德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政黨是一家聯合股份公司,貢獻最多的人可以左右全公司的行動和管理。”1884年,恩格斯指出:“在這種國家中,財富是間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運用它的權力的。其形式一方面是直接收買官吏(美國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是政府和交易所結成聯盟。”
與政客達成默契的富豪們又是如何看待他們之間的交易呢?杰伊·古爾德說:“是我們使這個國家繁榮昌盛,是我們開發了這個國家。”鎳業寡頭約瑟夫·華爾頓說過:“我給予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大于政府給我的支持和幫助。我既不是乞丐,也不是律師。我只是某些人中的一員,這些人創造并維護了國家的興旺發達,使這個即使遭受思維錯誤和瘋狂的議員們折磨的國家也得以生存下去。”
在“鍍金時代”,政客們學會了工業家那一套,金錢成了政治上成功的標準。政治以金錢為母乳,攫取更多的利益;企業家通過權錢交易操縱國家大政方針,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經濟壟斷滋生了政治腐敗,政治腐敗又浸潤著經濟壟斷,終將導致制度的腐敗。于是,19世紀腐敗高發的同時,從改革文官制度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而今,回想“鍍金”的年代,一切仿佛如純金那樣耀眼,但是染有罪惡的金錢浮光閃爍卻難以掩蓋體制中的腐敗和政黨政治的丑陋。
(摘自《學習時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