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春
上周A股主板藍籌股指出現加速上漲態勢,漲幅較前一周均有擴大,且成交持續放量。行業上,金融漲幅居前,TMT漲幅靠后。債市出現大調整,10y國債到期收益率大幅上行了25個bp,至3.75%,而這已是降息前水平。“棄債買股”的行為已讓大類資產輪動演繹到了極致。
12月經濟可能好于11月,11月經濟已經確定性地向下:11月中采制造業PMI為50.3%,較上月繼續回落0.5個百分點,為八個月來的最低值。但政府基建加碼將使得12月經濟環比好于11月。
資金接力賽的行情中,流動性更值得關注。發端于降息的瘋狂行情,顯示資金過多地流入了虛擬經濟,而實體經濟未必能獲得資金,“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并未能減輕。這無疑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監管層對當前股市過快上漲的警惕,畢竟監管者需要的是健康的牛市來解決轉型的問題,而非失控的瘋牛。二是會讓預期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短期陷入決策的兩難:之前預期的降準,在如此“不差錢”的市場環境中,又將讓試圖解決“結構化”問題的央行怎么想呢?
為此,我們即便從大類資產騰挪的角度保持中期的樂觀態度,但也不忽視這個短期風險點。
事實上,上周市場已經給我們上了一課。歸結于交易結構改變引爆的狂熱,是始料未及的,也是前所未見的。要清楚的是,大量的融資盤,杠桿較高作為市場跟隨者,急跌盤爆倉的沖擊也會是毀滅性的。
因此,在樂觀情緒引致的“價格超調”中,作為專業的投資人更需要在樂觀中保留幾分謹慎了。
隨波逐流,還是未雨綢繆,我們選擇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