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上證指數經過連續的攻城拔寨以后,在距離3100點僅一步之遙的地方產生了寬幅震蕩,本周最低打到過2807點,上下振幅300點。但2800點會不會成為本輪回調的低點呢?目前還不好判斷,我們覺得還需要觀察。本輪行情是由降息引發的加速上漲波段,主要是券商,銀行等權重股拉動,從2500點開始一口氣拉了600點,如果目前是針對600點的回調,那么300點的空間應該是夠了,但如果是針對1850點開始的總的牛市第一波的回抽確認的話,我們覺得,無論從時間還是從幅度來說,目前都還不夠,還需要時間和后面的消息的情況來確定。
但目前這種情況,市場處于牛市初級階段已經是沒有疑問的了,每一次回調,都是投資者加倉或者進場的時機,而且隨著指數進入震蕩期,個股的機會反而會增加,前期那種只有200個股票上漲,其余股票都在下跌的行情已經是暫時告一個段落。個股機會增加是好事情,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參與交易,有利于市場的做大做強。
這輪行情上來,很多投資者都在問,到底是什么資金把指數連續拉升了600點,我們也有類似的疑問,但如果多去券商營業部和銀行走走,就不會懷疑了。券商現在開戶都要排隊了,互聯網券商的客戶服務都忙不過來。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部分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傘形結構”隱秘的進入股市:三年前,一些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合作一種傘形信托,即在一個母信托賬戶之下為眾多的中小型私募基金和大戶提供股票配資。
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廣泛開展了此類業務。銀行理財資金在這些產品中認購優先級,享受固定收益;私募基金認購劣后份額,承擔為優先級保本保息的義務,其資金杠桿可以做到2到3倍,甚至5倍,遠高于融資融券的杠桿水平。另外,傘形信托在單個股票限倉方面也更加靈活,形成了一個相對的監管洼地。其實很多信托公司和證券公司都有類似的業務,更風險偏好者提供了便利。
我們對目前的震蕩一點都不悲觀,反而是整固的一個良性循環。滬市在3300點附近積累了大量的套牢盤,要想向上攻擊這個區域,必須在3000點附近積累足夠的換手才可以。現在場外資金入市的步伐很快,理財資金,房地產資金,外資等,源源不斷。隨著上半年剛性兌付的破裂以及房地產的見頂,無風險利率將是一個長期下滑的過程。
2014年以來,無風險利率盡管出現了下跌,但是目前無風險收益率依然處于很高的狀態,民間融資的利率是12%-15%左右,銀行的理財產品在5%左右。未來無風險收益率會有一個持續下跌過程,且持續很長時間。目前歐洲、日本的無風險收益率都在2%左右,如果中國的無風險收益率從6%降到2%,存在著很大的空間。所以我們認為,目前依舊是投資者布局股市的黃金時間,要抓緊時間選擇好標的,咬定青山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