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明
(中共牡丹江市委黨校,黑龍江牡丹江157003)
【區域經濟】
牡丹江市實施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戰略的原因、原則及路徑
朱 明
(中共牡丹江市委黨校,黑龍江牡丹江157003)
牡丹江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投資拉動意義重大,這是從理論、政策和現實多角度分析得出的結論。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要嚴格遵循統籌兼顧原則、突出重點原則、注重對接省、國家重大項目原則、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原則、環境可承載原則。應緊密結合牡丹江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打贏產業項目攻堅戰,強化基礎設施投資,推動融資規模倍增,有重點、有規劃地穩步推進。
投資拉動;牡丹江市;經濟增長;現實分析
1.符合工業化發展階段的一般規律。按照經濟學家錢納里等人提出的工業化六個階段劃分標準,即不發達經濟階段、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化后期階段、后工業化社會、現代化社會。當人均GDP為3000元~6000元時,就可以判定這個國家或地區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目前,牡丹江市正處于此階段,這一階段資本會上升為經濟增長主要支撐要素,會為社會發展起到主動力作用,所以,投資拉動具有客觀必然性。
2.立足本地現實情況。準確把握牡丹江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四個階段特征”:科學技術發展的時代特征、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的消費特征、投資拉動占主導的階段特征、中俄地方經貿合作更加緊密的開放特征。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投資率達到35%以上時,就可以判定這個國家或者地區進入了投資拉動階段。牡丹江市近年來投資率一直高于35%,2013年投資對全市GDP貢獻率達到56%,因此,牡丹江市目前正處于投資拉動階段。
3.投資會帶動項目建設,進而促進地區經濟增長。項目是擴大投資的重要載體和切入點。投資會帶來投資項目,將產業發展與項目聯動、將經濟增長與項目聯動,就會得到整體效應。這是一個連鎖反應:投資引來項目;項目發展帶動產業發展升級和優化結構調整,進而解決就業和增加稅源;通過產業優化和稅收增加,提高地方經濟發展的長效動力,加強地方的經濟實力,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4.實施投資拉動戰略是改變牡丹江市后發狀態的有效途徑。沒有投資就缺少資本源動力,就無法搞科技創新,無法改善民生,無法保證完成經濟轉型、城鎮化等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尤其在后發地區,沒有完整有效的投資拉動經濟,不僅經濟發展是一句空話,就連基本的民生都難以保證。牡丹江市經濟目前缺少的是總量規模。投資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聚集量的積累。對牡丹江市而言目前最能見效、最快見效的就是投資。而有了量的積累就能實現質的飛躍。
5.實施投資拉動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201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對于牡丹江市經濟發展而言,消費動力不足是制約性障礙,近年來,牡丹江市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但是在消費方面,仍舊受經濟總量規模小、地方財力不足、城市人均收入不高等因素制約,主要靠增加消費需求來實現增長現實性不強。需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就是要穩增長,做大蛋糕,增“盤子”。所以,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下,牡丹江市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空間很大。
擴大投資是當前拉動牡丹江市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徑。為使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取得最好效應,應遵循以下原則。
1.統籌兼顧原則。存量增量并重,國際國內項目一起抓,大小項目一起抓,市縣鄉村項目一起抓。科學籌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
2.突出重點原則。在投資領域上,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產業化、生態環境保護、民生社會事業;在投資項目上,突出規模化、專業化、支柱性產業項目;在投資效應上,突出園區承載力,發揮園區的集聚效應。突出支撐牡丹江市本級財政的項目落地,彌補市本級財政短板。
3.注重對接省、國家重大項目原則。投資項目要與國家、省的重點項目銜接、對接和承接,使投資用足政策上的優惠。同時,也要注重科技創新在項目投資中的關鍵作用。
4.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原則。持續穩定是指投資的項目必須是以需求為導向的項目,是有長期穩定的消費市場(包括生產性消費和消費性消費)項目。只有這樣的投資,才能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取得長期穩定的社會經濟效益和效果。
5.環境可承載原則。無論是基礎性投資、生產性投資還是消費性投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土地、水、電等資源環境條件上的。由于環境資源的有限性,不可能無限地吸納投資,因此投資的多少、規模、質量、方向和方式必須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為此,應加強項目投資的可行性研究,做好項目的選擇和投資規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增長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最為關鍵的是要更加注重投資方向、結構和質量。2014年,牡丹江市政府工作報告為本市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勾畫出了清晰的發展輪廓,指出了發展路徑。報告指出:在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還有巨大投資空間。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打贏產業項目攻堅戰。要讓投資能夠多領域生成項目、接續式推進項目,進而提升產業層次,擴張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2.強化基礎設施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城市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重點投資項目應集中在“五個通道”、“三橋六路”工程、強力推進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切實將投資用在民生領域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上。
3.推動融資規模倍增。繼續實施金融強市戰略,強化融資理念,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技能,增強金融“造血”能力。中央提出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2012年以來,牡丹江市政府性融資實現100億的突破,完成了200億的目標,未來投資杠桿的作用將發揮更大的效用,它會帶來更大資金總量,進而帶動經濟增速。牡丹江市需要做大市級融資平臺;推進直接融資,不但自身造血,更要積極引入外來的新鮮血液,著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堅持“外資、民資、國資”并舉,定向定位開展戰略招商,為發展集聚更多資金。
歸根結底,不論什么經濟體,投資是否活躍,都是其經濟是否景氣的主要風向標。
[1]袁靜茹.投資拉動型地方經濟增長的風險研究[J].會計之友,2013(21).
[2]馬曉河.近中期拉動經濟增長:消費難替投資[J].中國投資,2013(5).
[3]張晶川.中共牡丹江市十一屆五次全委會議報告[R].牡丹江:牡丹江市委政研室,2013.
[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N].人民日報,2013-12-14(1).
(責任編輯:梁宏偉)
F061.5
A
2095-3283(2014)11-0105-02
朱明(1974-),女,黑龍江牡丹江人,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觀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