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昌奎
標準化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與社會管理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等方面存在交集。搞好首都標準化工作要抓好三個關鍵環節:一要建立以首標委和質監局為主要協調人的“政府主導、統籌發展”工作機制;二要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體系;三要以標準化體系為切入點構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北京模式”。抓好這三個關鍵環節的工作,標準化在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中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發揮,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將會迎來質的飛躍。
構建“政府主導、統籌發展”的標準化工作機制
縱觀世界城市精細化管理發展潮流,運用標準化治理城市的趨勢日益明顯,標準化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路徑與做法日新月異。目前,世界城市運用標準化治理城市主要集中在垃圾處理、空氣與污水治理、能源管理、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體包括可持續發展社區、能源管理系統、智慧建筑和可持續建筑、零能源建筑、小家庭和小型商業建筑節能、新能源汽車、清潔空氣、飲用水和廢水、道路安全、社會安全、可持續活動管理、城市適應力、使用壽命規劃等領域。特別是大氣污染治理和道路交通治理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其中大氣治理主要包括清潔能源、減排技術、實時監控、定時發布、清潔車輛使用等,道路交通治理主要包括限制機動車數量、降低公共交通價格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交通擁堵費、個性化公交和各種交通設施的設置,如信號燈、交通標識、天橋和單行道等。
從世界城市精細化管理發展的經驗看,城市精細化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難以劃分為多個絕對獨立的小工程,這一任務不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部門可以獨自完成的,需要幾個部門協同完成。比如,市政市容、城市交通、應急管理和醫療衛生都涉及公共安全問題,同時這三個領域在環境保護和大氣治理方面存在許多相互制約與影響因素??梢?,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的建立離不開部門間的協作。
協同各部門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的工作,要求負責指揮、統籌與信息傳遞的部門不僅要掌握標準化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各領域內的標準化基礎知識。因此,要想高效實現部門間協作,構建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必須構建“政府主導、統籌發展”的標準化工作機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搭建一個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信息共享平臺,通過信息共享平臺保障各部門工作進度與相關信息的快遞、準確傳遞,保障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整個體系建立的準確把握。在具體協作方式上,要以首都標準化委員會和北京市質監局為主要協調人,充分利用他們有長期的標準化工作經驗,并且擁有各種領域內的標準化專業人才的優勢,完成指揮、統籌與信息傳遞等任務。
建立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體系
要建立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體系,首先,要確立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領域。標準化領域的選擇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當前城市管理中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二是在當前技術水平下應該且能夠開展標準化工作的領域。
根據生存精細化、發展精細化、特色精細化的城市管理需求,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領域可劃分為六大領域:市政市容、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城市環境、應急管理、城市生態。具體來說,市政市容領域主要包括環境衛生、能源供給、市政設施、城管執法四大類別;公共安全領域主要包括治安、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公共信息、安全防范、刑事偵查、裝備人員八大類別;城市交通領域主要包括綜合管理、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服務三大類別;城市環境領域主要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棄物及其他污染物四大類別。其中,大氣污染物中PM2.5的形勢嚴峻,是城市環境領域子標準體系的關鍵;應急管理領域主要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突出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別;城市生態領域主要由市園林綠化局負責,包括園林綠化和水資源兩大部分。
其次,選定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重點領域。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重點領域主要集中于北京城市管理的棘手問題,例如PM2.5治理、交通擁堵和居民安全等方面。按照基礎保障和先進引領標準,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各個領域分別包含不同的工作重點:市政市容領域的基礎類保障標準化工作重點包含垃圾處理、垃圾分類,先進引領類標準化工作重點是污水處理、節水利用;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類保障標準化工作重點包含交通運輸安全、消防安全,先進引領類標準化工作重點是安防監控、信息安全;城市交通領域,基礎類保障標準化工作重點和先進引領類標準化工作重點分別是軌道交通和導向系統;城市環境領域,基礎類保障標準化工作重點包含汽車尾氣、清潔能源、施工揚塵,先進引領類標準化工作重點是油品品質、電動汽車、道路遺撒;應急管理領域,基礎類保障標準化工作重點和先進引領類標準化工作重點分別是排洪排澇和應急預案;城市生態領域的基礎類保障標準化工作重點和先進引領類標準化工作重點分別是園林綠地養護和濕地保護。
加快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步伐
加快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步伐,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強化標準體系建設和落實的流程監控。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包括四個方面的流程:標準體系編制、宣傳貫徹落實、效果評估反饋、修訂標準體系。首標委和市質監局要發揮全市統籌協調職能,有計劃、分步驟、按領域推進全市標準化制訂、推行、宣貫、評估和修訂工作。特別是在標準體系落實階段,要特別強調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比如北京近期出臺了治理道路遺撒的建筑垃圾運輸車地方標準,這個標準的落實涉及城管、交管、住建等多部門,目前這些部門還沒有形成合力,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多部門協同配合機制來保證標準的貫徹和落實。
第二,開展標準試點示范工作,并組織標準重大專項。試點工作可以發現標準的設置是否合理,試點成功之后再進行推廣。重大專項可以考慮已遴選出來的20個重點領域,其中,與PM2.5和環境治理相關的專項更應該引起極大的重視。
第三,完善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化體系的保障機制。一要重視績效考核。將標準化相應職責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范疇,并賦予標準化工作一定的考核分值,這樣既可以起到一定的監督與督促作用,同時也能激發各部門開展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二要創新體制。建立健全由首標委和市質監局統籌協調的運行機制,對一些非常重要的標準體系政府要以法律、法規、條例、文件等形式強力推行,要搭建協助各部分相互溝通與協調的信息共享平臺,以及對市民開放的標準體系查詢平臺。三要重視人才建設。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有一定的結構性與階梯性,既要有基礎的標準化人才,又要有專業的標準化人才,更要有標準化的領軍人才。充分利用首都的優質資源,引進標準化領軍人才。在城市管理各領域中培養標準化專業人才,為專業的標準化人員建立清晰的職業規劃,提高標準化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基層工作人員的標準化基礎知識和概念的培訓工作。在黨校的培訓教材中將標準化課程列入必修課,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標準意識和相關知識水平。四要建立多元化的標準供應機制。非公益性標準由企業以自投資金為主的形式完成。公益性標準應該大力發揮公共財政導向作用,加大對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建立工作的經費支持,設立北京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專項資金。逐步建立標準化工作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建立資金評價體系,開展針對資金使用的績效考核,規范資金使用方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五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國家標準化法律法規,加快制定和修訂配套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完善《北京市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加強對地方標準的統一管理。以法律、法規、條例和文件等形式強化標準的實施力度,保障標準的實施與推行。
(作者: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管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鄭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