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萍


某區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的入學機會;某區嚴管使用權房入學。最嚴入學新政發布后,市場表現怎樣?有人歡喜有人憂,甚至還有人渾水摸魚:君不見,一些中介甚至現在還在高價叫賣使用權學區房,號稱能上好學校,這不明擺著欺負一些父母不了解情況嗎?
1. 使用權房:遇冷了
關鍵句:比較好的情況是,孩子能上學,但使用權房“爛”在手里;最糟糕的情況是,使用權房“爛”在手里,孩子還上不了學。
因為對口名校,所以奇貨可居。近年來,在住宅市場上,學區房已成為“硬通貨”,有的學區房又破又舊,但單價甚至比肩頂級豪宅,照舊有人買。近日,某市中心城區地方政府接連出手,向炒賣學區房開刀,新政下最郁悶的當屬買了使用權學區房的家長。
因為沒有房產證,所以使用權房暫時不受限購令和房產稅影響,使用權房可以掛戶口,因此對口好學校的使用權房一度成為“差錢”家長的不錯選擇。一位孩子在某實驗小學就讀的家長表示,自己朋友去年買了對口“某路一小”的使用權學區房,看到最嚴入學新政后,朋友直接昏過去了。“政策沒有緩沖期,快報名上學了,才告訴你,沒有入學資格,這對家長打擊太大了。”
某市多個小學的招生公告顯示,使用權房符合下列條件,才能上學:適齡兒童的父母以及適齡兒童本人必須都要在該戶籍地址出生。換句話說,符合條件的使用權房須是未經過買賣的,或買賣過但已有兩代人在此出生的。對于新政的突然出臺,不少家長表示新政太苛刻,使用權房必須是祖傳的才能上學,要父子兩代都出生在房子里,并不能遷過戶口,有幾個能達到?
業內人士表示,某區“狠招”一出,不僅某區使用權房難賣,也影響其他區縣使用權房的市場行情。用一位家長的話總結:“就算使用權房今年或者明年還能夠入學,以后出手也困難了,誰知道哪天本區會不會出個同樣的政策呢?總之,比較好的情況是,孩子能上學,但使用權房‘爛在手里。最糟糕的情況是,使用權房‘爛在手里,孩子還上不了學。”
2. 未買的家長:慶幸了
關鍵句:花費巨資買的學區房,將來可能進不了好學校,風險難以承受。
今年一些入學新規定公布后,望子成龍心切的駱女士,基本打消了想買使用權房的沖動。估計入學新規對戶籍年限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即便現在花幾百萬元買了房,將來能否進好學校也很難說。
因為被限購,孩子一出生,駱女士就開始在某區看使用權房,要求既能對口好學校,又能就近居住。然而,幾百萬元的使用權房,其煤衛配套、鄰里關系、社區環境大都不理想。本來準備咬咬牙選套使用權房先買下,將來孩子完成學業后再賣出,可是看看如今的入學政策,對口學區的不確定性在不斷增加。現在對口學區普遍要求入戶籍三年以上,難保不久會調整到五年或六年以上。某區使用權房更嚴格,是戶籍出生地才行,花費巨資買的學區房,將來可能進不了好學校,風險難以承受。
駱女士在南京的親戚表示,南京入學更嚴格,要滿足家庭唯一一套、父母孩子同一戶籍和居住年限等多條規定,有的父母不惜為孩子讀書而假離婚以滿足入學規定。駱女士說,上海這些年小孩出生量不斷增加,生孩子床位都很緊張,名校競爭未來會更激烈。隨之而來的是入學規定也會越來越嚴格,所以買學區房的不確定性增加了許多,目前還是放棄購買的好。
3. 已買的家長:忐忑了
關鍵句:矛盾的關鍵是學區內的適齡兒童大于招生人數,所以必須抬高門檻限制住一批。A區是一個方法,B區是另一個方法。
安先生一年多前在C區買了套使用權房,希望兩年后兒子能上對口的區重點小學。看到A 區和B區入學新政后,安先生非常忐忑:“B政策影響很大,難保A區將來不跟進,這種政策預期就像是懸掛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落下來。”朋友這樣安慰安先生:真要把你們都調劑到“菜場小學”,說不定以后“菜場小學”就成名校了。
大多數家長認為,如今的學區房已變成不穩定房源,不能確保高價買房就能順利入名校。一名叫“老和山人”的網友表示,產權房也不能保證上名校。矛盾的關鍵是學區內的適齡兒童大于招生人數,所以必須抬高門檻限制住一批。B區是一個方法,A區是另一個方法。未來,有的區限制使用權房,有的區也可能拿產權房開刀。
學區房入學新政已對學區房市場造成影響,人們購買學區房的意愿有所下降,短期內可能會凍結部分房源。近幾日上門的購房者大都是詢問出臺的相關政策,主要關心在售的學區房距上家孩子入學有幾年,還有市場上出售的房源多少等問題。
4. 簽約的家長:后悔了
關鍵句:短期內,由于學區房擇校的含金量降低,人們炒學區房的激情都會下降。
“我剛繳了定金買了套使用權學區房,現在直接拗斷合同,豁出去不要這10萬元定金,也比百萬元買套房砸手里強。”日前,一名網友在群里向大家請教,自己很后悔入手這個所謂的學區房,打算“壯士斷腕”放棄合同。這種當機立斷的做法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
業內認為,最嚴入學新政對占房擇校而言,的確大大降低了擇校的人數和幾率。也就是理論上或者表面上看,短期內,由于學區房擇校的含金量降低,人們炒學區房的激情和幾率都會下降,但本質上,最嚴入學新政還是“堵”的短期權宜之計,本身效力和效果如何,需要時間檢驗。
一季度,某市學區房的價格出現小幅上揚,但成交量相較以往有所下降。學區房市場逐漸“退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是學區房價格持續走高,讓一部分購房者望而卻步;其次是普通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基礎設施的提升,縮小了與重點學校的差距,因此部分購房者購買學區房的意愿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