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冰

轉眼,2014年即將過去。時光如水,匆匆流過,許多事情都已辨不清最初的痕跡。仿佛自古至今,只有這一輪皎月,無論經歷塵世多少風霜,多少滄桑,都永遠是那么纖塵不染,潔凈如一,像一杯清水那般清純透明,透明中包含著一種叫做永不會再來的幸福。
前日,學生相聚,特邀我光臨。其間觥籌交錯,人歡酒酣。席中學生說的最多的是:“劉老師,那時候我們班多好呀!”“劉老師,那時候你對我們真好啊!”“劉老師,那時候我們真的像開心果!”……
那時候,我剛剛師專畢業,走出校門,踏上講臺,年輕的我將大學學習的教育理論演繹的淋漓盡致。我待學生像親人、像朋友,我領他們放風箏、陪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給他們講托爾斯泰、講出走的安娜……
那時候,我實行值日班長制度,倡導班干部競選,推行民主平等的班級管理,我用書信和班級日志架起了和學生溝通的橋梁。
那時候,學校雖然離家五六里,但我吃住都在學校,鉆研教材、輔導學生、琢磨課堂,我的課繪聲繪色,引領學生馳騁知識的長空。
那時候,我是一個很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個僅僅傳授知識的機器,我會和他們一起大笑,和他們一起狂奔,也會和他們一起驚叫……
……
這使我不禁想起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短短七個字,卻道出了多少悲涼的無奈。初初相識,人若孔雀,本能地盡顯美麗和絢麗,禮貌羞澀著收斂脾氣和不敬,綻放美好。而對方也是大都懷著欣賞,暗暗叫好,謙恭有加。久了,孔雀頹累,羽翼漸退,當我們的審美慢慢疲勞的時候,當所有的一切都慢慢習慣的時候,間或,還會轉身,一切都失去原有的魅力。
試想,當我們新接手一幫學生的時候,一切都是零起點,一切在我們的眼里都是新奇的、美好的,但時間久了,慢慢的我們就厭倦了,種種缺點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于是我們眼中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和不足。
教育如此,人生何嘗不是這樣?“人生若只如初見”那種感覺多好呀!初見是一束陽光,可以照亮心靈的深處;初見是一條河流,可以容納千溪百川。初見驚艷,再見依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桑田,早已換了人間,再也尋不到燈火闌珊處那一抹清純的微笑。時光匆匆,我們總也回不到過去,也許曾一見傾心,每個人都會有初遇的情結。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作者單位:福建安溪縣金谷九中)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