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完全自然生長的有機芹菜,在收獲之后卻遭到很多消費者對品質的無情差評,致使大片芹菜未采摘就全都荒于地。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據了解,事出名不見經傳的一家5個小伙的重慶小蜜蜂生態農場。名為“小蜜蜂”,名字雖不大,可他們所要做的事情可不小。
滯銷的有機芹菜,就是他們于2012年12月種植的,沒曾想卻遭遇了滯銷。這對創業途中的小農場來說,打擊不小。
如今,漸多的高學歷、白領人士扎根農田,投身有機農業。雖然有機農業前景廣闊,但風險與挑戰也是眾人皆知。
作為以有機農業為夢想的小蜜蜂生態農場,就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虎峰村。5位合伙人2012年畢業,來自兩所不同的大學,專業不同且都是非農業專業。
時下以創業帶動就業,已成為大學生們應對就業難的新舉措。然而,這家所謂的小蜜蜂生態農場的創業夢想,真能結成果實?
“通過東拼西湊合資10萬元,期間華龍網李總的朋友以大學生創業幫扶計劃資助了8萬元。”2012年初,這五位自稱“農業文盲”的90后大學生,開始了自己的生態農業“夢想之旅”。
據了解,5個合伙人中,張燦負責市場部銷售,田成負責物流,李欣負責財務與公關,農場的大小事宜和配菜管理由陳誠負責,而李江則專心負責種植。同時,農場還雇傭了3個當地的農民。
“從網上買了很多關于有機農業的書,靠書上學習、網絡搜索和向農民討教,慢慢形成自己的系統”。李江稱,從2012年5月份才開始探索種植技術。
“因為氣溫低,去年11月份到今年3月份病蟲害較少,3月過后農場就出現很多毛毛蟲,圓白菜受損很嚴重。”李江回憶道,“后來天氣轉暖,出現土蠶、跳甲、蚜蟲……蟲被控制住了,病害又來了。黃瓜得了霜霉病,西葫蘆和金瓜得了病毒病,地里蔬菜因此出現了很多品種的減產、絕收。”
據小蜜蜂農場調研了解到,重慶當地蔬菜品種少,夏秋季最多時也才近20種左右,很多市民都希望能吃到種類多的蔬菜。為滿足市場需求,小蜜蜂農場春季種了紫花芥藍、櫻桃蘿卜、耐熱菠菜、北方香瓜等品種。可是結果芥藍播種不發芽,蘿卜溫度高了出現裂口,菠菜溫度高了就變黃,香瓜只開花不結果……似乎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對于芹菜不被消費者認可的問題,陳誠介紹說,“當時我們種植芹菜是移栽,這是我們種植技術的問題,芹菜盡量不要移栽。當地農民種植芹菜時,會在芹菜長到一半時用生長激素920,也因此好看,且吃起來嫩。”
“未用生長激素920自然生長的芹菜,遠比不上市場上的芹菜鮮嫩可口,吃起來纖維多,還帶苦味。很多消費者不接受我們的芹菜,所以只好停止配送。”
據了解,小蜜蜂農場目前主要營銷方式是社區推廣和消費者口碑傳播。他們也曾嘗試過上門拜訪、發傳單,結果不甚理想。后來轉入網絡營銷和電話營銷后,逐漸在網絡營銷找到了突破口。
現在,小蜜蜂農場已經由5個他們的老師支持的配送份額發展到150家遍布重慶主城區的客戶。
陳誠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很真誠,剛開始覺得這只是為了自己的創業夢想,現在覺得這是一種責任。”而夢想與責任的疊加,需要勇氣,5位創業大學生執夢可嘉,正如前文所述,雖然有機農業前景廣闊,但風險與挑戰也是眾人皆知。他們是否能經受住市場的風吹雨打,這真得看他們的行動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