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斌飛+葉雅琴
摘要:本文基于四川省1994-2012年經濟增長GDP和稅收收入樣本數據,建立Var模型,作協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四川省經濟增長與稅收收入之間的動態變動關系。
關鍵詞:經濟增長; 稅收收入;協整檢驗; Granger因果關系;誤差修正模型
中圖分類號:F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1-0077-02
一、引言
本文以四川省為例,所用數據來源于《四川省統計年鑒2013》。四川省的稅收收入由1994年的85.10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1827.04億元,年平均增長量為96.77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8.6%。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由1994年的2001.41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23872.80億元,年平均增長量為1215.08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4.8%。
二、基于Var模型的四川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經濟增長序列和稅收收入序列預處理
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表示經濟增長,記為X。稅收收入,記為Y。由表1可知,序列X和Y,對序列X和Y取自然對數,剔除序列趨勢,得序列LNX和LNY,一階差分后的對數序列LnX和LnY的ADF檢驗的概率均顯著大于臨界概率5%和10%,既三對序列均非平穩。對數變換后的二階差分序列ADF檢驗的概率均顯著小于臨界概率5%和10%,為平穩序列。即LnX和LnY是二階單整I(2)。
(二)協整檢驗
1.協整回歸
因為LNY和LNX序列都是二階差分,可以進行協整分析。本文以稅收收入的對數序列(LNY)為被解釋變量,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LNX)為解釋變量,用最小二乘回歸方法估計回歸模型,結果見表3。
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X)對稅收收入(Y)的彈性系數為1.233660,即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促進稅收收入增加1.23360%。得出的結果為:四川省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大于經濟增長速度。
2.殘差檢驗
為了確認LNY和LNX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還必須對對上面式子的殘差(et)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殘差不存在單位根,則說明LNY和LNX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反之則不存在。首先由回歸方程估計可得
et = LNYt-1.233660LNXt + 4.996275
對et單位根檢驗,由于殘差序列的均值為0,所以本文選擇無截距項、無趨勢項的DF檢驗,估計結果見表4。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t檢驗概率為0.0363,小于5%的臨界概率,即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純隨機序列。說明四川省稅收收入(Y)和國內生產總值(X)之間具有協整關系,四川省稅收收入總額與GDP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穩定關系。
(三)Granger 因果關系分析
由表5,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滯后長度為2時,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與稅收收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增長的格蘭杰原因,而稅收收入增長不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也就是說是經濟增長能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但稅收增長不能促進經濟增長。
(四)誤差修正模型
四川省稅收收入的變化不僅取決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而且還取決于上一期稅收收入對均衡水平的偏離,誤差項et-1估計的系數-0.432333體現了對偏離的修正,上一期偏離越遠,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即四川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短期均衡關系。
三、結論
1.1994—2012 年,四川省的稅收收入的對數序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都是I(2)。稅收收入對數序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之間具有協整關系。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稅收收入將會增長1.233660%。
2.經濟的快速增長會有力地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四川省的稅收彈性比較穩定,如果提高四川省整體宏觀稅負負擔水平將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資金,也會促進循環經濟的自動調節和經濟的發展。
3.四川省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是經濟增長能帶動稅收收入的增加,這使得經濟增長在四川省的稅收收入增長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4.四川省經濟增長和稅收收入之間存在長期和短期的均衡關系。
四、政策建議
1.完善目前的稅制,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的進度,進而完善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調整各種稅費關系,統一地方政府收入的各種形式,杜絕財稅管理各種借口;完善地方稅體系,構建財產稅為主體稅,連同其他輔助稅,地方稅模式。而且前四川省稅收收入彈性基本處于穩定狀態,可以適度的提高四川省整體稅負水平,這樣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也可以促進循環經濟的自動調節和經濟發展。但是稅負的增加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不能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無限制的提高稅負水平,這會使社會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經濟的發展。政府須嚴格控制稅負的增加水平。
2.四川省還有很多失業人員,這些失業人員對經濟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勞動力資源。政府可以加大對失業人員再就業措施的力度,這樣既可以降低失業率,又可以提高經濟發展的勞動力因素。政府還應該大力支持技術類產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將會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杰卿.廣東省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3):55-56.
[2] 李 銳,師應來.經濟增長與稅收收入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07(1):80.
[責任編輯:王 帥]
摘要:本文基于四川省1994-2012年經濟增長GDP和稅收收入樣本數據,建立Var模型,作協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四川省經濟增長與稅收收入之間的動態變動關系。
關鍵詞:經濟增長; 稅收收入;協整檢驗; Granger因果關系;誤差修正模型
中圖分類號:F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1-0077-02
一、引言
本文以四川省為例,所用數據來源于《四川省統計年鑒2013》。四川省的稅收收入由1994年的85.10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1827.04億元,年平均增長量為96.77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8.6%。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由1994年的2001.41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23872.80億元,年平均增長量為1215.08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4.8%。
二、基于Var模型的四川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經濟增長序列和稅收收入序列預處理
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表示經濟增長,記為X。稅收收入,記為Y。由表1可知,序列X和Y,對序列X和Y取自然對數,剔除序列趨勢,得序列LNX和LNY,一階差分后的對數序列LnX和LnY的ADF檢驗的概率均顯著大于臨界概率5%和10%,既三對序列均非平穩。對數變換后的二階差分序列ADF檢驗的概率均顯著小于臨界概率5%和10%,為平穩序列。即LnX和LnY是二階單整I(2)。
(二)協整檢驗
1.協整回歸
因為LNY和LNX序列都是二階差分,可以進行協整分析。本文以稅收收入的對數序列(LNY)為被解釋變量,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LNX)為解釋變量,用最小二乘回歸方法估計回歸模型,結果見表3。
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X)對稅收收入(Y)的彈性系數為1.233660,即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促進稅收收入增加1.23360%。得出的結果為:四川省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大于經濟增長速度。
2.殘差檢驗
為了確認LNY和LNX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還必須對對上面式子的殘差(et)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殘差不存在單位根,則說明LNY和LNX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反之則不存在。首先由回歸方程估計可得
et = LNYt-1.233660LNXt + 4.996275
對et單位根檢驗,由于殘差序列的均值為0,所以本文選擇無截距項、無趨勢項的DF檢驗,估計結果見表4。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t檢驗概率為0.0363,小于5%的臨界概率,即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純隨機序列。說明四川省稅收收入(Y)和國內生產總值(X)之間具有協整關系,四川省稅收收入總額與GDP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穩定關系。
(三)Granger 因果關系分析
由表5,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滯后長度為2時,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與稅收收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增長的格蘭杰原因,而稅收收入增長不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也就是說是經濟增長能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但稅收增長不能促進經濟增長。
(四)誤差修正模型
四川省稅收收入的變化不僅取決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而且還取決于上一期稅收收入對均衡水平的偏離,誤差項et-1估計的系數-0.432333體現了對偏離的修正,上一期偏離越遠,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即四川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短期均衡關系。
三、結論
1.1994—2012 年,四川省的稅收收入的對數序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都是I(2)。稅收收入對數序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之間具有協整關系。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稅收收入將會增長1.233660%。
2.經濟的快速增長會有力地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四川省的稅收彈性比較穩定,如果提高四川省整體宏觀稅負負擔水平將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資金,也會促進循環經濟的自動調節和經濟的發展。
3.四川省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是經濟增長能帶動稅收收入的增加,這使得經濟增長在四川省的稅收收入增長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4.四川省經濟增長和稅收收入之間存在長期和短期的均衡關系。
四、政策建議
1.完善目前的稅制,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的進度,進而完善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調整各種稅費關系,統一地方政府收入的各種形式,杜絕財稅管理各種借口;完善地方稅體系,構建財產稅為主體稅,連同其他輔助稅,地方稅模式。而且前四川省稅收收入彈性基本處于穩定狀態,可以適度的提高四川省整體稅負水平,這樣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也可以促進循環經濟的自動調節和經濟發展。但是稅負的增加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不能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無限制的提高稅負水平,這會使社會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經濟的發展。政府須嚴格控制稅負的增加水平。
2.四川省還有很多失業人員,這些失業人員對經濟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勞動力資源。政府可以加大對失業人員再就業措施的力度,這樣既可以降低失業率,又可以提高經濟發展的勞動力因素。政府還應該大力支持技術類產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將會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杰卿.廣東省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3):55-56.
[2] 李 銳,師應來.經濟增長與稅收收入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07(1):80.
[責任編輯:王 帥]
摘要:本文基于四川省1994-2012年經濟增長GDP和稅收收入樣本數據,建立Var模型,作協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四川省經濟增長與稅收收入之間的動態變動關系。
關鍵詞:經濟增長; 稅收收入;協整檢驗; Granger因果關系;誤差修正模型
中圖分類號:F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1-0077-02
一、引言
本文以四川省為例,所用數據來源于《四川省統計年鑒2013》。四川省的稅收收入由1994年的85.10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1827.04億元,年平均增長量為96.77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8.6%。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由1994年的2001.41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23872.80億元,年平均增長量為1215.08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4.8%。
二、基于Var模型的四川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經濟增長序列和稅收收入序列預處理
本文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表示經濟增長,記為X。稅收收入,記為Y。由表1可知,序列X和Y,對序列X和Y取自然對數,剔除序列趨勢,得序列LNX和LNY,一階差分后的對數序列LnX和LnY的ADF檢驗的概率均顯著大于臨界概率5%和10%,既三對序列均非平穩。對數變換后的二階差分序列ADF檢驗的概率均顯著小于臨界概率5%和10%,為平穩序列。即LnX和LnY是二階單整I(2)。
(二)協整檢驗
1.協整回歸
因為LNY和LNX序列都是二階差分,可以進行協整分析。本文以稅收收入的對數序列(LNY)為被解釋變量,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LNX)為解釋變量,用最小二乘回歸方法估計回歸模型,結果見表3。
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X)對稅收收入(Y)的彈性系數為1.233660,即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促進稅收收入增加1.23360%。得出的結果為:四川省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大于經濟增長速度。
2.殘差檢驗
為了確認LNY和LNX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還必須對對上面式子的殘差(et)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殘差不存在單位根,則說明LNY和LNX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反之則不存在。首先由回歸方程估計可得
et = LNYt-1.233660LNXt + 4.996275
對et單位根檢驗,由于殘差序列的均值為0,所以本文選擇無截距項、無趨勢項的DF檢驗,估計結果見表4。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t檢驗概率為0.0363,小于5%的臨界概率,即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純隨機序列。說明四川省稅收收入(Y)和國內生產總值(X)之間具有協整關系,四川省稅收收入總額與GDP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穩定關系。
(三)Granger 因果關系分析
由表5,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滯后長度為2時,四川省的國內生產總值與稅收收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增長的格蘭杰原因,而稅收收入增長不是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原因。也就是說是經濟增長能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但稅收增長不能促進經濟增長。
(四)誤差修正模型
四川省稅收收入的變化不僅取決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而且還取決于上一期稅收收入對均衡水平的偏離,誤差項et-1估計的系數-0.432333體現了對偏離的修正,上一期偏離越遠,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即四川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短期均衡關系。
三、結論
1.1994—2012 年,四川省的稅收收入的對數序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都是I(2)。稅收收入對數序列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序列之間具有協整關系。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內生產總值每增加1%,稅收收入將會增長1.233660%。
2.經濟的快速增長會有力地促進稅收收入的增長。四川省的稅收彈性比較穩定,如果提高四川省整體宏觀稅負負擔水平將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資金,也會促進循環經濟的自動調節和經濟的發展。
3.四川省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是經濟增長能帶動稅收收入的增加,這使得經濟增長在四川省的稅收收入增長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4.四川省經濟增長和稅收收入之間存在長期和短期的均衡關系。
四、政策建議
1.完善目前的稅制,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的進度,進而完善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調整各種稅費關系,統一地方政府收入的各種形式,杜絕財稅管理各種借口;完善地方稅體系,構建財產稅為主體稅,連同其他輔助稅,地方稅模式。而且前四川省稅收收入彈性基本處于穩定狀態,可以適度的提高四川省整體稅負水平,這樣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也可以促進循環經濟的自動調節和經濟發展。但是稅負的增加必須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不能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無限制的提高稅負水平,這會使社會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經濟的發展。政府須嚴格控制稅負的增加水平。
2.四川省還有很多失業人員,這些失業人員對經濟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勞動力資源。政府可以加大對失業人員再就業措施的力度,這樣既可以降低失業率,又可以提高經濟發展的勞動力因素。政府還應該大力支持技術類產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將會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杰卿.廣東省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3):55-56.
[2] 李 銳,師應來.經濟增長與稅收收入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07(1):80.
[責任編輯:王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