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晨報》副總編輯 戴軍農
2013年12月17日,《南京晨報》以“邀你寫2013南京年度漢字”為題,用四個“米字格”漢字作為頭版視覺中心,形式新穎,趣味盎然。
“年度漢字”是《南京晨報》延續了三年的新聞策劃。2011年,我們感覺到再用“十大榜單”的形式總結過去的一年可能過于自娛自樂,頭緒多無重點,沒有溫度,概括不了一個城市。因此,“年度漢字”策劃應運而生。
2011年的“創”,2012年的“人”,都是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總結和書寫的。《南京晨報》的“南京年度漢字”獲得了官方認可。2013年,晨報擴大范圍,邀請普通市民參與推薦,不設標準,認可“即使是負面也是民聲的真實表達”,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言之有物便可入選。在海選基礎上,報社選擇重合度高的漢字進行重點推薦,最終選出官方和市民都認可的感同身受的一個字。
“漢字不僅要選,還要寫”,版面如何體現“寫”?編輯們想到了“米字格”。“米字格”是中國人識字寫字過程中必定用到的方法,使用這個元素表現漢字,不僅有懷舊之感,而且也是重拾傳統。另外,選擇行楷字體,呈現毛筆字的質感。這兩個元素的結合,體現了漢字之美,也為下階段“讀者手書自己的年度漢字”策劃打下伏筆。
2013南京年度漢字“改”、“霾”獲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