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孟再勵 李家連
編 輯 吳長偉 mailv@xinhuanet.com
如何改進一般性會議報道,《蕭山日報》堅持大膽嘗試,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會議報道創新成為常態化,改進會議報道要取得實效,關鍵要把握時機,掌握操作技法。
在報刊改革中,《蕭山日報》雖然從地方黨報轉型為市場化運作的縣市區域報,但仍然發揮著為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服務不變、為蕭山經濟社會服務不變、為蕭山廣大讀者服務不變“三個服務不變”的地方黨報功能和作用。借助全國新聞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蕭山日報》改進會議報道邁出一大步。
黨的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出臺“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各地黨委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實施細則(辦法或意見),為改進會議報道創造了條件。
《蕭山日報》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按照中宣部《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切實改進文風的意見》,制定了《〈蕭山日報〉改進文風實施辦法》,并經蕭山區委同意付諸實施。該辦法對改進重大會議報道、改進重要會議報道、改進一般性會議報道、改進區級部門或行業會議報道、改進區主要領導參加會議和活動報道、改進區主要領導調研工作報道、改進區領導檢查工作和走訪慰問報道、改進區領導出訪報道、改進重大事項報道、改進圖片報道等作出十條硬性規定,對寫稿要求、刊發版面、字數、標題是否出現會議和領導人名字、配發現場和個人照片與否等方面都有明確規定,采編人員嚴格按要求操作。
改革會議報道,關鍵要掌握技法。《蕭山日報》主推四種方法:
一、主體新聞報道法。采用“導語+信息+領導講話”三段式報道法,主要突出會議的新聞性和信息量。比如,《首屆中國國際(蕭山)跨湖橋文化節9月23日開幕》,說的是跨湖橋文化節新聞發布會,有位區領導出席,涉及跨湖橋文化節的特點,文中只有兩處用了這位區領導“為大家一一作了講解”、這位區領導“表示”,報道的重點放在“悠久、草根、原創的文化節”“30項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兩大方面。這樣的報道方式,宣傳效果更好。
二、現場見聞報道法。從區領導參加的活動中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用現場見聞的形式報道。區領導在報道中的職務稱謂,根據活動主題確定。
三、新聞述評報道法。對常規工作性會議和例會,采用新聞述評、新聞綜述的形式,報道有價值的新聞,既圍繞會議主旨總結經驗教訓,又提出對策措施,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感召力。
四、挖掘亮點報道法。從區級各部門各行業召開的會議中挖新聞,跳出會議寫有價值的新聞,傳遞對讀者有用的信息。《首屆中國國際(蕭山)跨湖橋文化節9月23日開幕》開頭采用設問—回答式:“悠悠八千年的跨湖橋文化,蕭山如何將它最完美地呈現給社會大眾?昨天,在我區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蕭山)跨湖橋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謎底揭曉——9月23日,我區將舉辦首屆中國國際(蕭山)跨湖橋文化節,邀請海內外賓朋齊聚美麗的跨湖橋畔,共同見證蕭山悠久的文明史,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看不出領導人活動的身影和講話的口氣,卻告訴了讀者最想知道的信息。
創新會議報道要找準著力點,挖出閃光點,為讀者提供有用的東西、有價值的信息。如何挖掘會議報道亮點,《蕭山日報》總結出三條經驗:
一、創新報道方式:只報道讀者關注的亮點新聞。比如《豬也要做B超 智能化養豬成新寵》,是反映區畜牧獸醫局舉辦畜牧獸醫員和養豬場(戶)負責人、技術員培訓班的報道。按照慣例,只要報道哪位領導在培訓班上講話、參加人數等情況,發個“簡訊”就可以了,而該文則只字沒提這些無關痛癢的信息,只報道亮點新聞:豬也要“身份”認證登記,還要做B超。這種報道方式,讓讀者眼前一亮,誰會不看呢?
改進一般性會議報道,亮點新聞是報道的“核”,既是創新的難點,又是創新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會取得重大突破,獲得成功。
二、創新導語寫作方式:究其一點,不及其余。導語要別出心裁,比如《豬也要做B超 智能化養豬成新寵》采用提問式導語:“豬也要‘身份’認證登記了?無線射頻識讀器和動物移動智能識讀器又有什么不同呢?”一點也看不到會議報道的痕跡,很抓人眼球,增強了新聞的吸引力,讓讀者產生閱讀欲望。
導語中不出現會議和領導人講話指出、要求、強調等字眼,不僅是報道技巧問題,更是改掉“八股文”陋習的突破口,究其一點(新聞點),不及其余,才是制勝之道。
三、創新制題方式:告知讀者最有用的信息。改進一般性會議報道,要在制作標題上動真功。首先要改變以往在標題中突出會議主題和主要領導名字的做法,避免假、大、空;其次要挖掘會議中的新聞亮點,并提煉成新聞標題。標題“豬也要做B超 智能化養豬成新寵”,既有懸念又有新意,是培訓班中的最大亮點,更是新聞報道的亮點。主題“首屆中國國際(蕭山)跨湖橋文化節9月23日開幕”,雖然很一般,但沒有出現區委領導和會議的名字,而副題“10大主體活動20大聯動活動打響蕭山文化品牌‘金名片’”,是對主題的完美補充,傳遞了主要信息。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除了傳遞重要信息外,還具有傳情傳聲的功能。只有“眼睛”亮了,才會炯炯有神、閃閃發光,吸引更多的讀者,充分發揮好標題的信息傳遞服務功能和正確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