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范 列
(作者是《衢州晚報》副總編輯,高級編輯,影畫發明人)
編 輯 翟錚璇 905553195@qq.com
1.視覺藝術種類的創新表現形式。影畫利用現代數碼技術,使富含繪畫韻味的影像在宣紙上任由水墨揮灑,妙趣橫生,既追求東方藝術的獨特氣韻,也追求西方藝術精確的造型比例,“光”與“畫”重新回到藝術的源點,東西方文化取長補短,相互滲透,體現了似畫似影、非畫非影、影中有畫、畫中有影、畫影兼備的藝術特點,最終形成了新的視覺藝術種類。利用高科技,人們只要掌握影畫技術,就能自拍自制,做一回“美術家”。
2.新聞攝影作品的二次開發、創新。影畫使新聞攝影作品的呈現形式產生變化,即由“影”向“畫”轉變,單一形式向復合作品轉變,新聞攝影作品得到合理的二次開發、利用,擴大了計算機圖像處理的廣度和新聞攝影作品選材的深度。影畫可以充分表達攝影記者的豐富想像,幫助攝影記者向藝術家角色轉型。人們通過攝影記者的獨特視角欣賞影畫作品,準確地觸摸社會脈搏。
3.符合文化市場開發的藝術創作形式。美感和藝術家決定著影畫的品質與藝術價值。影畫呼喚更多的攝影記者多出精品,成名成家。宣紙成本低廉,可以量身定制,也可以批量生產。用于二次創作的墨汁、宣紙等文房四寶符合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對低碳、環保的要求。2011年9月,影畫作品《江郎山》參加北京恒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以10.3萬元成交。影畫成像顏色逼真,還原性能穩定,光亮如鮮,能保存數百年之久,可以作為特色文化產品,在各地區、各景點甚至世界各國大力推廣和開發。科技與文化融合,創新才能與創意齊飛。
創新離不開創意,創意則需要科技支撐。傳統文化業態的“提檔升級”以及新興文化業態的爭奇斗艷,都離不開高新技術。新聞攝影也一樣,沒有科技支撐,處理影像很難做到快捷、多樣、精確、無耗、高質,更不可能遠距離傳輸和無限復制,永久保存。
讓我們重新回到攝影的源點。資料表明,攝影起源于“用光線來作畫”,以至于英語中“攝影”一詞Photography,是由前綴“用光線……”(Photo-)和后綴“……繪畫”(-graphy)組成的。事實上,從攝影技術誕生起,人們就一直在探討攝影與繪畫的關系。曾有人擔心攝影會顛覆并最終取代繪畫,也有人驚呼“繪畫已死”。實際發展的情況卻是,攝影和繪畫不僅沒有哪一個被另一個取代,而且也出現了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流派,形象地講就是 “影畫合璧”, 藝術家采用各自不同的藝術語言,嘗試跨越著攝影與繪畫間的界限,向人們展示了視覺藝術的多種可能性。
目前,從藝術本質和現有作品的效果來看,這些借鑒比較有限,略顯浮淺,缺乏一種實質性的內在聯系。究其原因,這些創新多局限在作品內容上,僅僅運用了圖片處理軟件,并未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更沒有與高新科技接軌。例如,一些風光、花鳥類的新聞攝影作品用毛筆補畫、題詩,或借鑒繪畫意境進行攝影創作,所用材料仍然是洗印照片的相紙,這就帶來幾個問題:第一,書法題寫在光滑的相紙上不吸墨,難保存,無法產生水墨效果,線條質感缺失;第二,作品不能像中國傳統書畫那樣用立軸來裝裱,不便攜帶;更關鍵的一點是,“影畫合璧”作品中的攝影屬性沒有改變,它仍是新聞攝影中的一種風格。
于是,尋找并運用新材料成為新聞攝影再創作的科技創新關鍵點。國畫、水彩畫、油畫等的出現,并獨立于其他藝術門類,都是因為使用了新材料。正像油畫的發明一樣,“光”與“畫”的真正融合僅有一紙之隔,這層紙就是宣紙。
筆者以為,要讓新聞圖片與書畫完美嫁接進而形成新的視覺藝術種類,首先需要解決好以宣紙為主角的三個關鍵問題:第一,在二次創作過程中,如何使新聞攝影作品具備繪畫韻味?第二,如何用傳統宣紙代替相紙?第三,如何標準化輸出所選圖像?三個關鍵問題中,宣紙是核心中的核心。因為僅僅讓新聞攝影具備繪畫韻味而沒有落在宣紙上,充其量只能算“影畫合璧”; 標準化輸出所選圖像如果以相紙為載體,最后的作品仍將是攝影。宣紙與圖像的嫁接,必須借助強大的科技力量。
攝影記者必須到新聞現場才能拍攝,這培養了攝影記者的觀察力。以一些社會公益問題為例,攝影記者可以通過換角度、換位思考的方式去剖析現象,提出觀點。比如拍攝會議報道,攝影記者往往能精選“亮點”,跳出會議活動的材料和程序,尋找讀者關心的會議新精神、新信息,選取最能撥動讀者心弦的角度,或者采取縱深開挖方式“會里淘金”。
攝影記者的分析能力體現在對新聞事物各個方面和不同特征進行系統性比較,通過理性分析來判斷新聞的重要性以決定拍攝的次序。在新聞人物拍攝中,攝影記者通過觀察和比較,往往能抓住新聞人物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這種情感是作品與讀者溝通的唯一途徑,也是讀者讀懂照片的唯一載體。這是優秀攝影記者較之普通人的高明之處。
攝影記者更加注重新聞現場的還原和畫面,事先介入等手段更能體現策劃水平和能力。日常生活中,重大新聞事件的發生畢竟不是很多,大量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一般的新聞事件,這就要求攝影記者“用創意的方式去實現意圖”。攝影記者這方面的能力是很強的。比如,攝影記者往往能對當下發生的新聞事實做出報道策劃預案,選取一定的角度,在適當的時機進行系統、深度的挖掘和報道。攝影記者所承擔的新聞策劃,首先是對新聞事件相關信息、背景等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又對新聞事件所承載的主題意義進行深層次分析與思考,最后才制定出報道方案。新聞策劃的核心是攝影記者對事件本質的認識與把握,而這一切的背后則是攝影記者的思考和修養。
攝影記者具備的這些獨特的能力和優勢,為他們在新聞攝影再創造的科技創新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