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珮斯
(廣東省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
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以母乳為標準,對牛奶進行全面改造,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符合嬰兒消化吸收和營養需要的食品,是無母乳或母乳不足時嬰兒最理想的替代食品,也是較大嬰兒、幼兒的主要輔助食品。但隨著現代食品工業更多的追求速度與利潤,激素食品開始出現泛濫,引起了消費者廣泛的關注。而某國產奶粉的激素風波“疑致嬰幼兒性早熟”事件,造成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專家們普遍認為,天然牛乳中含有微量的內源性性激素,但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由于激素能促進奶牛的生長,增加泌乳量,因此一些不法奶農在飼料中添加激素或直接給奶牛注射激素,而激素會通過泌乳進入牛奶中[1]。激素對胎兒的發育和嬰兒健康可能有潛在的影響[2]。
本文隨機挑選了80 個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樣品,涉及了40 個以上的國內外奶粉品牌,參照我國農業部1031號公告-1-2008、農業部1031號公告-2-2008的檢測方法[3,4],對80 個樣品進行16 種激素類物質的檢測,其中包括8 種性激素(睪酮、甲基睪酮、黃體酮、勃地龍、群勃龍、諾龍、司坦唑醇、美雄酮)和8 種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潑尼松龍、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氫可的松、甲基潑尼松、倍氯米松、氫化可的松)。通過對檢測結果的分析,比較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在激素含量上的差異,以便進一步了解不同地區生產的奶粉激素含量,為消費者選購奶粉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研究對象
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流的24 個國產品牌和20 個進口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1.2 研究方法
1.2.1 采樣方法
在24 個國產品牌和20 個進口品牌中,隨機采集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各40 個嬰幼兒配方奶粉樣品。
1.2.2 主要儀器
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4000 Qtrap 三重四級桿質譜儀(美國AB SCIEX公司),Milli-Q去離子水發生器(美國Millipore公司);3K15高速離心機(美國sigma公司);MS3 basic漩渦混合器(德國IKA公司);KS 501圓周振蕩儀(德國IKA公司);TurboVap LV氮吹儀(美國Biotage公司);固相萃取裝置(美國Waters公司)。
1.2.3 樣品前處理
(1)糖皮質激素
準確稱取樣品1 g(精確至0.001 g)于 50 mL塑料具蓋離心管中,加入5 mL水溶解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0 mL,漩渦混勻,200 r/min搖床振動15 min,8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乙酸乙酯層,氮吹濃縮至干,加乙酸乙酯1 mL和正己烷5 mL溶解殘渣,待凈化。
用正己烷6 mL活化固相萃取柱,提取液過柱。用正己烷6 mL淋洗萃取柱,抽干,用正己烷-丙酮(6/4,V/V)6 mL洗脫,洗脫液50 ℃氮氣吹干,加20%乙腈水溶液(V/V)1.0 mL,溶解殘渣,過0.22μm濾膜,供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測定。
(2)性激素
準確稱取樣品1 g(精確至0.001 g)于 50 mL 塑料具蓋離心管中,加入 5 mL 水溶解,再加入10%的碳酸鈉溶液3 mL和叔丁基甲醚25 mL,漩渦混勻,200 r/min搖床振動15 min,6 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上層清液。用25 mL叔丁基甲醚重復萃取一次,合并上層清液,氮吹至干。用50%的乙腈水溶液(V/V)2.0 mL溶解殘余物,漩渦混勻后,溶液冷凍30 min,16 000 r/min離心5 min,取適量溶液經0.22 μm濾膜過濾至樣品瓶中,供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測定。
1.2.4 檢測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法進行測定。
2.1 檢出率
分別對40 個國產奶粉樣品和40 個進口奶粉樣品進行16 種激素的檢測,各項目的檢出率見表1。結果表明,對80 個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檢測的16 種激素中,7 種性激素(睪酮、甲基睪酮、勃地龍、群勃龍、諾龍、司坦唑醇、美雄酮)和8種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潑尼松龍、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氫可的松、甲基潑尼松、倍氯米松、氫化可的松)的檢出率均為0,只有性激素(黃體酮)有檢出,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的黃體酮檢出率分別為97%和95%。

表1 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16 種激素的檢出率

表2 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中黃體酮的檢測結果 單位:μg/kg

圖1 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的黃體酮含量分布圖
2.2 檢測結果
檢測的16 種激素中,只有黃體酮有檢出,以下只對黃體酮的檢測結果及含量分布情況進行比較,具體見表2及圖1。結果表明,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的黃體酮含量主要在20 μg/kg(含20 μg/kg)以下;在20~60 μg/kg之間的,國產奶粉有11 個樣品,進口奶粉有2 個樣品;超出90 μg/kg的只有2 個進口奶粉樣品。
3.1 本次試驗對24 個國產品牌的40個樣本和20 個進口品牌的40 個樣本進行了16 種激素類物質的檢測。結果顯示,16 種激素類物質中,有15種在國內外奶粉中均沒發現;只有黃體酮在國內外奶粉中均有95%以上的檢出率,其含量主要在20 μg/kg(含20 μg/kg)以下。可見,黃體酮在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其含量范圍有一定的相似性。
3.2 黃體酮是由卵巢黃體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在體內對雌激素激發過的子宮內膜有顯著形態學影響,為維持妊娠所必需。臨床用于黃體功能不全、經前期綜合征、繼發性閉經等[5]。雖然食用含有激素的奶粉被認為是兒童性早熟的原因之一,但關于黃體酮是否對嬰幼兒的健康產生影響,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定論。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普遍存在黃體酮,其來源有待進一步研究。
[1]張春山.乳制品激素檢測技術分析.食品安全導刊,2012(7):36-37.
[2]張忠恕,王仁禮.性激素對胎兒發育和嬰兒健康的影響.國外醫學計劃生育分冊,1982(2):55-60.
[3]農業部1031號公告-1-2008 動物源性食品中11種激素殘留檢測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4]農業部1031號公告-2-2008 動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多殘留檢測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5]錢麗娟.黃體酮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國外醫學計劃生育分冊,2001,20(2):101-1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