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鋒,江 騰,方志軍,方 謙
(紅安縣七里坪鎮中心衛生院外科,湖北 紅安 438400)
痔是由于直腸下段黏膜及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而混合痔是由齒狀線上、下靜脈叢同時發生曲張形成的,治療的主要手段為行吻合器痔環切除術及痔核切除術[1]。由于直腸及肛管的特殊生理位置,使得術后易發生切口出血、感染及肛門疼痛等并發癥,是影響患者手術療效的重要因素[2],臨床上一般給予高錳酸鉀坐浴。為了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筆者對57 例混合痔術后并發癥的患者分別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治療與中藥熏蒸坐浴治療,并對兩者臨床療效進行比較。
選擇2012 年12 月至2013 年12 月在七里坪鎮中心衛生院住院的混合痔術后并發癥的患者57例,均行吻合器痔環切除術。其中出現水腫23 例,肛門疼痛19 例,肛門狹窄10 例,尿潴留5 例。將57例患者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2 組:觀察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齡25~58(36.4±5.6)歲,病程2~7(4.7±2.2)年。對照組27 例,男15 例,女12 例,年齡23~56(32.2±5.4)歲,病程1~6(3.8±2.0)年。2 組的性別、年齡、病程及并發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2 組均采用頭孢他啶(瑞陽制藥,批號:14021611)0.5 g 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1,療程為1 周。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1︰5000 高錳酸鉀(天津市北方天醫化學試劑廠,批號:2006103)溶液(1 g 高錳酸鉀加5 000 mL 溫開水,攪勻,溶液呈淡紅色即為合適濃度,現配先用)1 000~1 500 mL 坐浴,溫度為43~46 ℃時,坐浴15~20 min,2~3 次·d-1,療程為2 周。觀察組采用中藥熏蒸坐浴治療,藥物組方為:將黃柏20 g,芒硝10 g,蒲公英30 g,苦參20 g,五倍子15 g,甘草12 g,魚腥草20 g,當歸20 g,大黃10 g 研磨成細粉末混勻,取30 g 中藥粉末加入清水1 500 mL 煎煮10~15 min。當水溫50 ℃時,熏蒸10~15 min。當水溫降至37 ℃時,坐浴15~20 min,2~3 次·d-1,療程為2 周。
療效判斷標準:痊愈為手術創口處脹痛、感染以及肛緣水腫等癥狀消失;顯效為手術創面有輕微疼痛、瘙癢等,出現不足0.5 cm 的水腫;有效為脹痛、瘙癢等癥狀減輕,創口有少量滲血、滲液,水腫面積0.5~1.0 cm 或2 處不足0.5 cm 的水腫;無效為臨床癥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 組療效的比較 例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 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例
混合痔以發生于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形成團塊,具有內、外痔兩者特征,臨床表現為便血、痔塊脫出、疼痛及分泌物滲出等,其發病原因與長期坐立、習慣性便秘、腹內壓增高、直腸下段及肛管慢性炎癥等有關。臨床對混合痔多采取痔核切除術,傳統的還有結扎切除術、外剝內扎注射術和環狀混合痔分段結扎法。手術治療雖為混合痔的有效方法,但術后常因創傷刺激增強了肛門處末梢神經的敏感性,導致此處的血管及淋巴管痙攣性收縮,局部血液循環及淋巴液回流障礙,使較多體液滯留于局部組織間隙內,同時因肛門位于身體的最低位置,所以術后極易發生肛緣水腫。另外,因手術創傷,術后臥床時間增加,使得創面出血、疼痛及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3]。為了減輕術后患者切口疼痛,降低術后出血及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臨床多主張術后配合中藥熏蒸療法[4]。
痔核切除術后易出現肛緣水腫、出血多是因為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5]。中醫熏蒸法的主要目的是祛風、清熱解毒、除濕、活血及消腫。本研究中采用的黃柏、苦參具有殺蟲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芒硝、大黃具有瀉火、止血及消腫止痛等作用;五倍子具有消除炎癥的作用;甘草可發揮對諸藥的調和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8%(P<0.05),表明中藥熏蒸治療有明顯優勢。高貴峰[7]采用中藥熏蒸治療肛腸手術后并發癥,臨床總有效率為95%,其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另外,中藥熏蒸坐浴法可加快藥物經皮膚、黏膜的吸收速度,加速直腸靜脈叢血液流通,有效地改善肛門周圍血液循環,同時加快組織對炎癥的吸收、消散,促使新生的肉芽組織生長,從而使創面在較短時間內即可愈合[8-9]。此外,中藥治療又避免了抗生素等西藥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1]劉長勇.膠圈套扎法和中藥熏蒸坐浴治療痔瘡45 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2,19(15):53.
[2]李國義.中藥熏蒸坐浴在痔瘡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283-284.
[3]楊鳳.PPH 術配合中藥口服及坐浴治療重度環形混合痔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9):40-41.
[4]劉鳳艷.痔瘡的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649-650.
[5]陳月華.中藥熏蒸緩解痔瘡急性疼痛和消除水腫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4):17-18.
[6]聶邯洛.中藥熏蒸洗治療肛腸手術后并發癥40 例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8):2125.
[7]高貴峰.中藥坐浴用于混合痔術后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2,16(2):237-238.
[8]王學茂,祖先中.PPH 聯合外痔剝離術治療急性嵌頓環狀混合痔34 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8):117-118.
[9]王元釗,楊旭,葉妮,等.側臥式中藥熏蒸治療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的療效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12):2490-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