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青
(邳州市人民醫院消化科,江蘇 邳州 2213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和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場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1],是消化內科臨床常見急癥,其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本病發病突然,發展迅速,病情嚴重者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由于該病易反復發作的特點,使得患者不同程度地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和預后。筆者對38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全面系統的優質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1 年9 月至2012 年11 月邳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 例,其中肝硬化者64 例,消化性潰瘍者12 例。將76 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 組:觀察38 例,男29 例,女9 例,年齡(60.8±16.1)歲;對照組38 例,男26 例,女12例,年齡(59.5±17.1)歲。2 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危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消化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心理護理。①入院時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地接待患者和家人,陪同患者到病房,介紹管床醫生、護士、護士長、同室病友,使其盡快熟悉病房環境。②主動了解患者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社會關系等資料,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分析心理問題的原因,利用溝通技巧穩定患者情緒,給患者以支持和鼓勵。③介紹同病房恢復好的患者情況,進行現身說法,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④做好患者家人的心理疏導,全面消除患者家人的緊張與疑慮,并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從另一角度影響和安慰患者,通過親人間的鼓勵使患者能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2]。
2)健康宣教。①用專科知識向患者及家人講解出血發生的原因、疾病過程、治療及護理方法,消除患者疑慮,告知不良的情緒會加重病情。②飲食指導:告知患者合理飲食能促進止血,飲食不當可加重病情。當休克狀態、急性大量出血或伴明顯惡心、嘔吐時應禁食。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停止2~3 d 后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限制蛋白質和鈉鹽的流質飲食為宜,指導患者細嚼慢咽,尤其注意避免進硬食或帶刺食物。消化性潰瘍出血停止12~24 h 即可進食流質,對少量出血、無嘔吐或僅有黑便者給清淡、無刺激性冷流質,出血停止給予半流質,逐漸改為易消化、富營養、粗纖維少的軟食,并過度到正常飲食。少食多餐,不食生拌菜及刺激性食物[3]。③教會患者和家人學會觀察嘔吐物或排泄物的量、性質、次數,講解出血量的評估,了解和觀察繼續出血或再出血的現象,正確服藥,定期復查。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應用緩瀉劑;避免受涼,及時治療咳嗽,防止腹壓過高。有研究報道,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響因素中,飲食不當是最主要誘因占45.3%,勞累占22.1%,腹壓增高占17.4%,情緒不穩占9.3%,而寒冷的冬季、春季、秋季比夏季發病率高,夜間發病明顯高于白天[4]。
1)在入院第2 天和干預后第7 天,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2 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價。SAS 和SDS 各包括20 個條目,總分越高表明焦慮或抑郁越重,得分(標準分)≤50 分為正常,得分(標準分)>50 分表示存在焦慮或抑郁情緒[5]。2)采用問卷調查法對2 組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 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采用SPSS13.0 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組患者干預前SAS 及SDS 評分均高于50分,2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2 組SAS 及SDS 評分較干預前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SAS 及SD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94.7%比81.5%,P<0.05),見表2。
表1 2 組干預前后SAS 評分和SDS 評分比較 ,分

表1 2 組干預前后SAS 評分和SDS 評分比較 ,分
*P<0.05 與同組干預前比較。

表2 2 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例
優質護理服務是指在做好臨床常規護理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加強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理念及措施,以有效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樹立護理人員良好形象,創造良好診療氛圍[6]。而焦慮和抑郁是一種常見的負性情緒反應,是個體對所面臨的潛在威脅而產生的一種復雜、消極的心理應激反應,能引起個體痛苦體驗,并借一定的生物學機制影響個體的生理平衡。有研究[7]表明,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狀態下,血液中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偏高,進而抑制吞噬細胞的吞噬性及免疫細胞分泌抗體的能力,削弱機體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能力。而焦慮和抑郁又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因素,睡眠減少有造成免疫球蛋白、補體和部分T 細胞亞群下降的趨勢[8]。上消化道出血時機體丟失大量血液,導致機體更加虛弱。而對于焦慮、神經質、內向和抑郁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明顯提高[9],感染和便秘又是上消化道再出血和肝性腦病的誘因。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后,其SAS、SDS 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后(P<0.05),而護理服務滿意度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優質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可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相關醫學知識的認知水平,掌握對該病的預見性處理,平時生活中注意避免各種誘因,及時發現再出血先兆,從而減輕焦慮、抑郁情緒;可避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病情恢復快,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1]尤黎明,吳英.內科護理學[M].4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47.
[2]李慧卿.護理干預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13 .
[3]馮正儀.內科護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41.
[4]陳偉娟,陳紅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響因素與預見性護理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20-21.
[5]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22-127.
[6]化宜春.優質護理服務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河北醫學,2012,18(1):128.
[7]張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焦慮抑郁者的免疫功能測定與健康教育[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5):790-791.
[8]洪軍,裘于容.剝奪睡眠56 h 對正常人血細胞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0,8(1):27-28.
[9]夏瑾,陳建永,潘峰,等.功能性便秘病人社會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