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珍,朱劍芳,王廣珊
(1.南昌市第三醫院超聲科,南昌 330009;2.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南昌 330006)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患者的預后有著直接的影響[1-3]。乳腺超聲檢查是臨床上檢查乳腺病變普遍接受和可靠的方法,特別是在對無癥狀的乳腺疾病診斷中有獨特的優勢。乳腺超聲檢查已有50 多年的歷史,傳統的手持超聲(handheld ultrasound,HHUS)是以往檢查的金標準,然而,它過分依賴于操作者的技術與經驗,而且必須及時對圖像進行采集。隨后研發的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查系統(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具有三維立體超聲成像技術,可顯示傳統二維超聲無法獲得的冠狀切面圖像,為乳腺病變的檢查提供了新的選擇。然而,臨床工作者一直對2 種檢查方法的優劣性持有不同的看法。本研究旨在對比2 種超聲設備在診斷乳腺病灶方面的應用價值。
選擇2012 年3 月至2013 年12 月因癥狀或體檢在南昌市第三醫院超聲科進行乳腺HHUS 和ABVS 2 項檢查的患者191 例,均為女性,年齡21~69 歲,平均(42.3±13.6)歲。臨床主要癥狀:乳房區痛疼、乳頭溢液及觸及乳房腫塊等。
采用Siemens Acuson S2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為18L6 型高頻線陣探頭,頻率為5~14 MHz;Siemens Acuson S2000 ABVS 系統(德國西門子)探頭為14L5BV 型線陣探頭和固定于活動臂末端的觸摸屏探頭頻率為5~14 MHz。兩者的中心頻率均設置在11 MHz。
HHUS 檢查:受檢者取平臥位,雙手置于頭上方,充分暴露胸部及雙側腋下,探頭緊貼皮膚,以乳頭為中心分別對兩側乳腺做放射狀掃查,記錄腫塊的部位、形態、大小、邊界、內部回聲及有無鈣化等特征,并將腫塊最大徑線的單幅靜態圖像和整個腫塊的動態圖像存盤。
ABVS 檢查:受檢者采取與HHUS 檢查相同的體位進行ABVS 掃查。每側乳房常規完成3 個方位的全面掃查,包括正中位、內側位及外側位,乳房較大時增加掃查方位。每個掃描切面間隔0.5 mm,每一方位的掃描耗時65 s。自動掃查探頭初始擺放時需要使用一定的壓力,以圖像顯示清晰及患者無明顯痛感為宜,然后固定探頭初始位置,啟動自動掃查按鈕進行掃查。掃查結束后,以乳頭為定位標志,保存圖像并傳輸至工作站進行脫機分析,獲取橫切面、矢狀面及整個乳腺的冠狀面圖像。
所有腫塊的HHUS 和ABVS 圖像判讀均由2位具有豐富乳腺超聲經驗的醫師獨立完成;對意見不一致者經2 人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作為最后結論。
應用SPSS17.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卡方檢驗分析ABVS 與HHUS 對乳腺腫塊檢出率間的差異,以P<0.05 為統計學有意義。以手術或組織學活檢病理結果為診斷金標準,分別計算2種方法檢查乳腺病灶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性。
191 例患者中ABVS 的陽性檢出率為70.2%(134/191),HHUS 的陽性檢出率為59.2%(113/191),ABVS 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HHUS 的陽性檢出率(P<0.05)。
篩選出2 種檢查方法對陽性病灶數檢查結果一致的病例共96 例(124 個病灶),去除由于各種原因未獲得病理結果的病例,只有83 例患者(104 個病灶)用于后續的研究,其中良性病灶組49 例,惡性病灶組34 例。83 例患者的病理結果見表1。

表1 83 例患者(104 個病灶)的病理結果
惡性病灶組以浸潤性導管癌多見,其ABVS 冠狀面上特征性表現:呈放射狀向腫物聚集的中強回聲——“匯聚征”,它是腫塊周邊條索狀高回聲和低回聲相間向腫塊匯聚的顯像(圖1);良性病灶組以乳腺纖維腺瘤多發,其ABVS 冠狀面上特征性表現:大部分邊界清晰,具有完整的中-高回聲邊界,周圍腺體回聲正常(圖2)。而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的HHUS表現為: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呈蟹足樣浸潤,內部回聲不均勻(圖1);乳腺纖維腺瘤的HHUS 表現為:邊界清晰,形態較規則,內部回聲均勻(圖2)。

圖1 乳腺癌患者的ABVS 圖像與HHUS 圖像特征表現

圖2 乳腺纖維腺瘤患者ABVS 圖像與HHUS 圖像特征性表現
以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為金標準,65 個良性病灶中ABVS 診斷52 個,而HHUS 診斷47 個;39 個惡性病灶中ABVS 診斷32個,而HHUS 診斷29 個,ABVS 在診斷良、惡性病變方面均要高于HHUS。見表2。ABVS 診斷乳腺惡性病灶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分別為82.1%、80.0%及80.8%;HHUS 診斷乳腺惡性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分別為74.4%、72.3%及73.1%。ABVS 組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均高于HHUS(均P<0.05)。

表2 2 種檢查方法對患者良、惡性病灶的檢查結果 n=104 個病灶
與傳統的HHUS 相比,ABVS 可避免由于操作者的技術以及經驗所對結果產生的偏倚,并且在整個乳腺的掃描中可重建三維圖像,具有傳統HHUS難以企及的優勢。二維HHUS 作為中國最普及的乳腺檢查方式,在各類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基于聲束在介質中直線傳播,當聲波在各種介質中速度一致且各介質中的聲衰減值相同的情況下成像的,而實際情況下很難滿足,因此聲像圖上會有形狀、位置及亮度的失真,造成某些病灶的假陰性或假陽性[4]。ABVS 系統可快速采集全景超聲容積圖,方便全面查看和診斷乳腺病變,從而簡化工作流程,降低對操作人員的依賴度和可變性。這種先進的三維技術可提供直觀的組織冠狀面圖,更全面地展示乳房的整個組織結構。且ABVS系統特有的半自動報告和BI-RADS 報告功能可進一步改善臨床工作流程,能有效地縮減工作者的檢查時間,提高工作效率[5]。而傳統的HHUS 技術無法做到這一點。本研究結果顯示:ABVS 的乳腺病灶檢出率為70.2%,明顯高于HHUS 的59.2%(P<0.05),這進一步證實了上述的結果。矯健等[6]的研究亦獲得相同的結論。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所檢出的83 例患者(104個病灶)的病理結果以及超聲成像的特點。1)HHUS表現:乳腺癌表現為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呈蟹足樣浸潤或“毛刺樣改變”,主要是邊緣癌組織向周邊浸潤,腫物內部回聲不均勻,后方回聲衰減,部分病灶內部可見砂粒樣鈣化斑點,橫徑小于縱徑[7](圖1);乳腺纖維腺瘤主要表現為邊界清晰,一般呈類圓形或橢圓形,形態比較規則,內部回聲均勻或欠均勻,縱徑小于橫徑(圖2);乳腺囊腫則表現為圓形無回聲,邊界清晰,后方回聲增強;導管內乳頭狀瘤表現為擴張的導管內可見瘤樣較高回聲,邊界清晰[7-8]。2)ABVS 檢查時冠狀面表現:由于惡性病灶向周圍正常組織浸潤生長,對周圍組織造成牽拉,在冠狀面上表現為呈放射狀向腫物聚集的中強回聲——“匯聚征”,它是腫塊周邊條索狀高回聲和低回聲相間向腫塊匯聚的顯像(圖1),亦稱之為“火山口征”。本研究中39 個惡性病灶中有29 個呈典型的上述征象。乳腺囊腫表現為邊界清晰,具有完整囊壁的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乳腺纖維腺瘤大部分邊界清晰,具有完整的中-高回聲邊界,周圍腺體回聲正常(圖2);導管內乳頭狀瘤除表現為腫塊邊界清晰外,還可見多層面與之相連的擴張的導管回聲,深部層面顯示條索狀高回聲,為擴張導管后方回聲增強[6-8]。
本研究中將所有未發現病灶的病例去除,只留下2 種檢查方法都能檢出相同數目病灶的83 例患者(104 個病灶)進行后續的研究,將研究對象限定在有乳房病變的病例中,而且有明確的病理診斷,這樣就盡可能避免了病例本身對結果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ABVS 診斷乳腺惡性病灶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分別為82.1%、80.0%及80.8%;HHUS 診斷乳腺惡性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分別為74.4%、72.3%及73.1%。ABVS 組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性均高于HHUS(均P<0.05)。而且關于ABVS 與HHUS 在診斷乳腺病變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方面有諸多報道,2011 年,Wojcinski 等[9]對50 例患者的資料分析中得出,ABVS 診斷的精確度、敏感度、特異性分別為66%、100%和52.8%。2012 年,Lin等[10]對比分析81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得出在敏感性上ABVS 和HHUS 上相同,均為100%,在特異性上ABVS 和HHUS 分別為95.0%和85.0%,而在精確度上兩者分別為97.1% 和91.4%。這些數值都出奇的高,但缺乏大型的數據去研究從而證實上述結論的正確性。2012 年,Wang 等[11]對213 例女性患者239 個病灶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示ABVS 及HHUS在敏感性上分別為95.3%和90.6%,特異性分別為82.5%和80.5%,精確度分別為85.8% 和85.3%。由上述諸多結論可以看出,在乳腺病變的檢查中,ABVS 的確要占據優勢。亦有文獻[12-13]報道,ABVS 在掃描的范圍以及掃描乳頭周邊區域的準確性上有相當大的優勢。
然而,本研究以及ABVS 本身還存有不足之處:1)本研究中由于條件所限,所取樣本量有限,不能更準確地反應真實、有效的結果。2)雖然ABVS 掃描的范圍較大,但卻難以對腋窩淋巴結進行有效地掃描,而有些乳腺癌發病時淋巴結往往會腫大,這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ABVS 檢查就容易忽略這一點。3)受ABVS 檢查技術特點所限,對部分患者如乳頭內陷者、晚期乳腺癌皮膚表面有破潰者等難以有效地掃描,所以仍需要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及頻譜的掃查,必要時還需進行彈性成像及雙側腋下淋巴結的檢查,以提高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ABVS 系統作為超聲檢查的一種新途徑,穩定、成熟,具有發展為超聲常規檢查的潛力,減少了目前常規超聲對操作者的依賴,增加了檢查結果的可重復性,彌補了以往乳腺自動掃查方式的不足,然而,它還有諸多的不足之處有待于研究及其改正。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ABVS 系統能夠在乳腺腫瘤的診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1]De Snoo F,Bender R,Glas A,et al.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decoding breast cancer[J].Surg Oncol,2009,18(4):366-378.
[2]朱振新,顧軍,于澤平.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若干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8,21(2):203-206.
[3]顧軍.乳腺癌手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1):107-112.
[4]陳翠京,張彥,史秀云,等.乳腺病灶超聲全容積成像臨床應用價值[J/CD].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9(9):817-821.
[5]Kim Y W,Kim S K,Youn H J,et al.The clinical utility of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 pilot study of 139 cases.[J].J Breast Cancer,2013,16(3):329-334.
[6]矯健,劉娜,侯新燕,等.乳腺自動全容積掃查系統與手持超聲探頭的對比評估[J/CD].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9(9):822-826.
[7]朱麗,邱林,張小林,等.乳腺浸潤性導管癌在自動乳腺容積成像系統中聲像圖特征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13,42(5):120-122.
[8]王宏橋,魏志敏,呂啟鳳,等.乳腺惡性腫瘤全自動乳腺容積成像系統圖像分析[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8(4):295-298.
[9]Wojcinski S,Farrokh A,Hille U,et al.The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initial experiences in lesion detec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handheld B-mode ultrasound:a pilot study of 50 cases [J].Int J Womens Health,2011,3:337-346.
[10]Lin X,Wang J,Han F,et al.Analysis of eighty-one cases with breast lesions using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and comparison with handheld ultrasound[J].Eur J Radiol,2012,81(5):873-878.
[11]Wang H Y,Jiang Y X,Zhu Q L,et al.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a comparison betwee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reast volume scans and handheld ultrasound examination[J].Eur J Radiol,2012,81(11):3190-3200.
[12]Tozaki M,ukuma E.Accuracy of determining preoperative cancer extent measured by automated breast ultrasonography[J].Jpn J Radiol,2010,28(10):771-773.
[13]Isobe S,Tozaki M,Yamaguchi M,et al.Detectability of breast lesions under the nipple using an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comparison with handheld ultrasonography[J].Jpn J Radiol,2011,29(5):36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