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鄭軍,何笑凱,邢東亮,酒 濤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泌尿外科,鄭州 450052)
腎癌也被稱為腎細胞癌、腎腺癌,是成人中常見的腎臟腫瘤,嚴重者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如高血壓、凝血機制異常、高血糖、貧血、神經肌肉病變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對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2011—2013年收治的60 例腎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探討腹腔鏡下上尿路解剖聯合腹膜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治療腎癌的臨床效果,為腎癌患者的治療提供參考。
選擇本院收治的腎癌患者60 例,均符合臨床腎癌檢測標準[1]。其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齡34~70(51.3±3.8)歲;病程1~3(1.0±0.2)年。主要臨床表現為血尿、腎絞痛、排尿痛以及排尿困難等癥狀。無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將6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 例。2 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腎癌根治術聯合藥物進行治療,口服舒尼替尼(意大利,Pfizer Italia s.r.l.,批號:20100777 ),2.5 mg·次-1,2 次·周-1。
試驗組患者實施腹腔鏡下上尿路解剖聯合腹膜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進行治療。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健側臥位,抬高腰部。常規建立后腹膜腔氣腹,置入相應的腔內操作器械和監視鏡。首先觀察后腹腔的解剖結構,這是手術成敗的關鍵,然后行患腎切除術。游離腎蒂,用hemo-lok夾分別結扎腎動、靜脈,再連同腎周筋膜及脂肪囊一并切除,標本從肋緣下腋前線切口向下延長取出。最后創面置引流管,關閉穿刺孔。術后應用滅滴靈、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并解除對患者的氣腹。在腹腔鏡手術治療之后,將患者安置在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的病室,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體溫、脈搏、血壓、呼吸及心率變化。
觀察2 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2 組患者治療中使用抗生素用量(頭孢克洛膠囊)、住院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及并發癥(血尿、腰痛、腫塊、肝功能異常、紅細胞增多癥、高鈣血癥)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比較。
應用SSPS1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2 組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抗生素用量及手術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2 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有文獻[2]報道,近年來腎癌發病人數明顯增高,在臨床治療方面,采用腹腔鏡下上尿路解剖聯合腹膜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其術后的成功率可以高達80.0%,是治療該疾病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
臨床中,對腎癌患者治療中,應該采用有效地治療方法進行治療,這樣才可以提高治病療效。萬銀緒等[3]指出:經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治療,不僅可以提高疾病治療效果,也可以優化治療手段,采用腹腔鏡解剖上尿路結構,掌握腹腔鏡下上尿路解剖特點,可在治療中選擇無血管平面入路,以此作為解剖腎周間隙,有效地減少了術中出血,保持手術中術野清晰,提升臨床腹膜后腹腔鏡手術容易度,不僅可以降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還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達到根治腎癌的效果。本研究中試驗組的手術成功率為80%,與文獻[4]的結果一致。
對腎癌患者采用腹腔鏡下上尿路解剖及腹膜后腎癌根治術治療,不僅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可以改善腎癌患者的臨床癥狀,不良反應也較輕,還有效地避免了患者術后服藥的麻煩,不僅減小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術后患者的恢復也較快,大大地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5],并能降低因手術而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
綜上所述,腎癌患者應用腹腔鏡下上尿路解剖聯合腹膜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治療,其臨床效果優于常規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
[1]楊明山,王琳,李希明,等.腹腔鏡與開放腎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比較:附102 例報告[J].山東醫藥,2006,46(21):40-41.
[2]王琳,張鵬,吳吉濤,等.腹腔鏡、后腹腔鏡與開放腎癌根治術的療效比較:附92 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6,6(8):599-601.
[3]萬銀緒,安郁利,張永富,等.經腹腹腔鏡腎癌根治術的臨床分析[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2):104-106.
[4]李學朝,方烈奎,楊江根.經腹腹腔鏡與開放腎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6):622-624.
[5]楊江根,張軼庠,方烈奎.經腹腹腔鏡腎癌根治術:附82例報告[J].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09,1(4):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