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剛 宋艷美等
摘要:城鎮給水廠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基礎設施,而隨著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提升、節能降耗和減排以及水廠運行安全與可靠要求的提高,城鎮水廠的升級改造迫在眉睫。然而城鎮水廠在工藝升級改造中面臨水質達標和提升、水廠布局和建設用地、改造過程中生產維持等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文章以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孤北水廠升級改造工程為例,研究給水廠升級改造的工程措施,以供周邊城鎮相近情況的給水廠升級改造參考。
關鍵詞: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城鎮給水廠;升級改造;飲用水;水質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36-0041-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沿海一帶城市開發戰略做出相應的調整,東營市確立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目前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并且已經初見成效。與之對應,經濟開發區的建設與開發、企業的引進與發展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供水。
目前,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供水主要由仙河水廠來完成,主要是通過一條供水管線輸送到開發區。隨著開發區發展建設的加快,仙河水廠的供水能力已經不能夠滿足其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規劃》,在2015年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需水量在21.5萬m3/d,孤北水廠將是開發區最主要的供水廠。根據港城實際建設發展時序對孤北凈化站進行擴建,作為開發區的供水廠,其在2010年和2020年規模分別達到7萬m3/d和14萬m3/d,鑒于此,重新啟動孤北水廠升級改造計劃,以便滿足港區的供水需求。
1 孤北水廠概況
孤北水廠投產于1995年,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水5.0萬m3,采用“接觸過濾”工藝。孤北水廠建設的目的是針對當時的區域規劃發展的需要,主要供水區域為規劃中的仙河鎮及其周邊地區。而由于區域發展規劃的調整,仙河鎮由規劃的地點向南調整至孤島鎮的北側,孤北水庫和孤東水庫之間,導致供水格局的調整。最終確定仙河鎮的供水由仙河水廠(孤島水廠)和孤東水廠來完成,故孤北水廠迄今為止已經停產10余年。
根據《孤北凈化站工藝總平面竣工圖》和《孤北凈化站濾池工藝竣工圖》,結合現場調研可知凈化站流程包括原水泵房、雙閥濾池、清水池、加藥加氯系統及送水泵房等工藝處理建構筑物和變電站、低壓配電室、鍋爐房和綜合樓等附屬設施。其中現有設施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 原水廠存在的問題
孤北水廠的建設時間較早,采用的工藝是早期運用于給水廠的接觸濾池為主體的工藝。目前處于停產狀態,由于多年的停運,缺少人工的維護和管理,孤北水廠的工藝構筑物基本無法繼續使用,設備全部損壞,附屬建筑物也破損老化,此外水廠現狀的工藝陳舊,無絮凝沉淀段工藝,無法滿足水質達標的要求,具體問題如下:
2.1 運行因素變化
孤北水廠已10余年未運行,停產之前和目前的周邊條件產生變化,故原有工藝的設定背景不同,主要表現在為:(1)原水評價標準更新為GB3838-2002,同時原水水質產生變化;(2)出水水質標準更新為GB5749-2006,出水要求大大提高;(3)停產之前并未滿負荷運行,而現在出水水量需求增加,造成出水不達標風險更大。
2.2 出水水質不達標
水廠上一次運行于2002年,水質檢測報告顯示,出水在夏季高藻和高濁時期,濁度、溶解性總固體、氯化物指標存在較長時間的超標,其中濁度按1NTU考評時,超標率近70%,按3NTU考評,超標率近20%。
2.3 工藝缺陷
孤北水廠現有的處理工藝為“接觸過濾”,其核心的水處理設施只有一座雙閥濾池,工藝保障性差,處理效果差,現在的自來水廠中已經很少應用,尤其是近年來人們對飲用水的水質越來越重視,單純的“接觸過濾”工藝已經不能夠滿足給水處理的需要。
2.4 設備落后
孤北水廠現已停產10余年,設備損壞和老化情況嚴重,經過現場調研發現加氯系統無氯氣泄漏報警和吸收裝置,存在安全隱患;濾池的反沖、加藥、余氯、濁度等的檢測全部為人工手動憑經驗操作,自動化程度低;隨著設備的更新換代原有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水廠改造后的需要。
3 升級改造影響因素
對水廠進行升級改造,需要考慮各方面因素,綜合比對才能選出最適合的改造工藝措施,而影響孤北水廠升級改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
3.1 原水水質特點
根據水質檢測報告,孤北水庫總體情況屬于地表水三類水體,水質相對較好,但是存在以下兩個重要問題:(1)受黃河水水質影響,水庫原水濁度不穩定,據監測報告顯示,水庫年平均濁度10~20NTU,但有50%左右時間超過15~20NTU,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5~11月份),其中15%左右時間接近40~50NTU;(2)原水藻類含量高,夏季經常性大于100萬個/L,屬于高含藻水。
3.2 凈水工藝
設計運行良好的濾池對濁度的去除率一般可以實現80%~90%左右,再提高則難以保障,對于直接過濾,原水濁度持續性高于20NTU時,濾池出水不能滿足≤5NTU。而濾池也不適宜直接用于除藻,直接過濾工藝難以保障高濁高藻水的出水水質達標,風險太大;同時濾池頻繁沖洗運行會受影響,濾料極易阻塞,反洗次數頻繁,孤北水廠于2002年的運行資料已經體現了此問題,這造成更多的運行費用浪費,并非經濟高效的方法。而增加絮凝沉淀段工藝,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對濁度和藻類的去除都比較有效,能夠滿足出水達標要求。
3.3 原有設施的利用
升級改造過程中需要考慮對舊有設施進行利用,這樣新建設施少、投資低,且施工速度快,所以本工程規模除考慮用地情況外,一個重要的限定性因素為現狀的濾池的具體參數和建造情況,即確定規模時必須考慮現有設施的挖潛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論證。
4 升級改造措施
根據孤北水庫原水水質、孤北水廠的實際情況,參考近年來水廠改造的經驗,并結合水廠平面布置及占地情況,孤北水廠升級改造采用“高密度沉淀池+V型濾池”的改造工藝方案。此外,由于暫時不考慮深度處理設施,針對原水水質,必須采取預處理措施并適當強化常規處理設施。具體升級改造措施如下:
4.1 濾池改造
原雙閥濾池改造成為V型濾池,濾池濾速V=5.6m/h,具體方案:(1)更換濾料系統,濾料層厚度由原雙閥濾池的0.7m加厚到1.2m,采用均質石英砂濾料,粒徑選擇Φ0.95~1.35mm,K80=1.2~1.3;底部設粒徑4~8mm、厚度50mm天然河卵石。(2)改變進水方式,將進水虹吸管拆除,改為進水電動閘板,將原進水渠用混凝土板分割為清水渠和排水渠。在清水渠至濾池之間的墻體上開洞,安裝不銹鋼V型槽,變為V型槽進水。原洗砂排水槽不再具備進水配水功能,僅作為反沖洗排水用。(3)更新濾池附屬建筑設施,將現狀破損的彩鋼板屋頂、扶手、欄桿、鋼爬梯等設施全部更換,滿足濾池的管理需求。(4)更新反沖洗系統設施。
4.2 新建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是新建的處理構筑物,規模與改造后的濾池配套,一、二期合建,一期供水規模7萬m3/d,預留二期接口。
4.3 改建綜合加藥間
綜合加藥間內設藥劑投加種類為:PAC(混凝和助濾)、PAM、高錳酸鹽、粉末活性炭(應急)、液氯。投加點分別為:混凝劑、高錳酸鹽、粉末活性炭在進水總管上,助濾劑在總的沉淀池出水處;助凝劑在機械混合池出水處,液氯位于濾池出水總管上。
所有藥劑的投加均采用計量泵或專用制備投加一體化系統進行投加,實現藥劑投加的自動化控制。加氯系統設置事故報警和余氯吸收系統,保障運行安全。
4.4 泵房改建
原泵房內的機組已無法利用,本工程將其全部拆除。其中原水泵房內原有5臺大泵基礎保持不變,將2臺小泵基礎拆除合并為1臺大泵基礎,整個原水泵房水泵機組為6臺,4用2備。送水泵房利用原有9臺大泵基礎,設置水泵機組為9臺,并在泵房內設真空引水設施一套。
5 結語
目前國內許多水廠都存在與孤北水廠同樣的問題,即工藝不完善,很多達不到國家對出水水質的最新要求,同時廠內普遍存在設備老舊、落后的問題,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而由孤北水廠升級改造工程可知,要達到改造目標,需要全面、詳盡地了解水廠現狀,包括現狀工藝、用地、設備及管線等。綜合可知,給水廠的升級改造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1)原有凈水工藝的完善,包括現狀處理構筑物的改造以及新的凈水構筑物的建造;(2)原有設備的利用,即盡量利用原有設備管線,從而使新建設施少,施工速度快,投資成本低。掌握水廠現場情況,理清改造主體思路,平衡工程投資、運行成本、工程周期等各方面,再結合其他配套專業如電氣、自控等的調整變化,綜合全面考慮,最終可使升級改造工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張可萌.天津漢沽水廠擴建工程的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 石錦慎.淺談優化城鎮給水廠的運行和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4).
[3] 曹勇鋒,張朝升.V型濾池常用濾砂在給水處理中各參數的對比試驗[J].廣東化工,2008,35(5).
[4] 萬巧玲,王良超.我國給水處理技術出廠水控濁措施研究進展[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12M).
[5] 董聰聰,楊宏,孫文勇.凈水廠技術改造的研究及展望[J].建筑科學,2011,27(增刊-2).
作者簡介:尹剛(1970-),男,山東萊陽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高級工程師。
4 升級改造措施
根據孤北水庫原水水質、孤北水廠的實際情況,參考近年來水廠改造的經驗,并結合水廠平面布置及占地情況,孤北水廠升級改造采用“高密度沉淀池+V型濾池”的改造工藝方案。此外,由于暫時不考慮深度處理設施,針對原水水質,必須采取預處理措施并適當強化常規處理設施。具體升級改造措施如下:
4.1 濾池改造
原雙閥濾池改造成為V型濾池,濾池濾速V=5.6m/h,具體方案:(1)更換濾料系統,濾料層厚度由原雙閥濾池的0.7m加厚到1.2m,采用均質石英砂濾料,粒徑選擇Φ0.95~1.35mm,K80=1.2~1.3;底部設粒徑4~8mm、厚度50mm天然河卵石。(2)改變進水方式,將進水虹吸管拆除,改為進水電動閘板,將原進水渠用混凝土板分割為清水渠和排水渠。在清水渠至濾池之間的墻體上開洞,安裝不銹鋼V型槽,變為V型槽進水。原洗砂排水槽不再具備進水配水功能,僅作為反沖洗排水用。(3)更新濾池附屬建筑設施,將現狀破損的彩鋼板屋頂、扶手、欄桿、鋼爬梯等設施全部更換,滿足濾池的管理需求。(4)更新反沖洗系統設施。
4.2 新建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是新建的處理構筑物,規模與改造后的濾池配套,一、二期合建,一期供水規模7萬m3/d,預留二期接口。
4.3 改建綜合加藥間
綜合加藥間內設藥劑投加種類為:PAC(混凝和助濾)、PAM、高錳酸鹽、粉末活性炭(應急)、液氯。投加點分別為:混凝劑、高錳酸鹽、粉末活性炭在進水總管上,助濾劑在總的沉淀池出水處;助凝劑在機械混合池出水處,液氯位于濾池出水總管上。
所有藥劑的投加均采用計量泵或專用制備投加一體化系統進行投加,實現藥劑投加的自動化控制。加氯系統設置事故報警和余氯吸收系統,保障運行安全。
4.4 泵房改建
原泵房內的機組已無法利用,本工程將其全部拆除。其中原水泵房內原有5臺大泵基礎保持不變,將2臺小泵基礎拆除合并為1臺大泵基礎,整個原水泵房水泵機組為6臺,4用2備。送水泵房利用原有9臺大泵基礎,設置水泵機組為9臺,并在泵房內設真空引水設施一套。
5 結語
目前國內許多水廠都存在與孤北水廠同樣的問題,即工藝不完善,很多達不到國家對出水水質的最新要求,同時廠內普遍存在設備老舊、落后的問題,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而由孤北水廠升級改造工程可知,要達到改造目標,需要全面、詳盡地了解水廠現狀,包括現狀工藝、用地、設備及管線等。綜合可知,給水廠的升級改造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1)原有凈水工藝的完善,包括現狀處理構筑物的改造以及新的凈水構筑物的建造;(2)原有設備的利用,即盡量利用原有設備管線,從而使新建設施少,施工速度快,投資成本低。掌握水廠現場情況,理清改造主體思路,平衡工程投資、運行成本、工程周期等各方面,再結合其他配套專業如電氣、自控等的調整變化,綜合全面考慮,最終可使升級改造工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張可萌.天津漢沽水廠擴建工程的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 石錦慎.淺談優化城鎮給水廠的運行和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4).
[3] 曹勇鋒,張朝升.V型濾池常用濾砂在給水處理中各參數的對比試驗[J].廣東化工,2008,35(5).
[4] 萬巧玲,王良超.我國給水處理技術出廠水控濁措施研究進展[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12M).
[5] 董聰聰,楊宏,孫文勇.凈水廠技術改造的研究及展望[J].建筑科學,2011,27(增刊-2).
作者簡介:尹剛(1970-),男,山東萊陽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高級工程師。
4 升級改造措施
根據孤北水庫原水水質、孤北水廠的實際情況,參考近年來水廠改造的經驗,并結合水廠平面布置及占地情況,孤北水廠升級改造采用“高密度沉淀池+V型濾池”的改造工藝方案。此外,由于暫時不考慮深度處理設施,針對原水水質,必須采取預處理措施并適當強化常規處理設施。具體升級改造措施如下:
4.1 濾池改造
原雙閥濾池改造成為V型濾池,濾池濾速V=5.6m/h,具體方案:(1)更換濾料系統,濾料層厚度由原雙閥濾池的0.7m加厚到1.2m,采用均質石英砂濾料,粒徑選擇Φ0.95~1.35mm,K80=1.2~1.3;底部設粒徑4~8mm、厚度50mm天然河卵石。(2)改變進水方式,將進水虹吸管拆除,改為進水電動閘板,將原進水渠用混凝土板分割為清水渠和排水渠。在清水渠至濾池之間的墻體上開洞,安裝不銹鋼V型槽,變為V型槽進水。原洗砂排水槽不再具備進水配水功能,僅作為反沖洗排水用。(3)更新濾池附屬建筑設施,將現狀破損的彩鋼板屋頂、扶手、欄桿、鋼爬梯等設施全部更換,滿足濾池的管理需求。(4)更新反沖洗系統設施。
4.2 新建高密度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是新建的處理構筑物,規模與改造后的濾池配套,一、二期合建,一期供水規模7萬m3/d,預留二期接口。
4.3 改建綜合加藥間
綜合加藥間內設藥劑投加種類為:PAC(混凝和助濾)、PAM、高錳酸鹽、粉末活性炭(應急)、液氯。投加點分別為:混凝劑、高錳酸鹽、粉末活性炭在進水總管上,助濾劑在總的沉淀池出水處;助凝劑在機械混合池出水處,液氯位于濾池出水總管上。
所有藥劑的投加均采用計量泵或專用制備投加一體化系統進行投加,實現藥劑投加的自動化控制。加氯系統設置事故報警和余氯吸收系統,保障運行安全。
4.4 泵房改建
原泵房內的機組已無法利用,本工程將其全部拆除。其中原水泵房內原有5臺大泵基礎保持不變,將2臺小泵基礎拆除合并為1臺大泵基礎,整個原水泵房水泵機組為6臺,4用2備。送水泵房利用原有9臺大泵基礎,設置水泵機組為9臺,并在泵房內設真空引水設施一套。
5 結語
目前國內許多水廠都存在與孤北水廠同樣的問題,即工藝不完善,很多達不到國家對出水水質的最新要求,同時廠內普遍存在設備老舊、落后的問題,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而由孤北水廠升級改造工程可知,要達到改造目標,需要全面、詳盡地了解水廠現狀,包括現狀工藝、用地、設備及管線等。綜合可知,給水廠的升級改造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1)原有凈水工藝的完善,包括現狀處理構筑物的改造以及新的凈水構筑物的建造;(2)原有設備的利用,即盡量利用原有設備管線,從而使新建設施少,施工速度快,投資成本低。掌握水廠現場情況,理清改造主體思路,平衡工程投資、運行成本、工程周期等各方面,再結合其他配套專業如電氣、自控等的調整變化,綜合全面考慮,最終可使升級改造工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張可萌.天津漢沽水廠擴建工程的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 石錦慎.淺談優化城鎮給水廠的運行和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4).
[3] 曹勇鋒,張朝升.V型濾池常用濾砂在給水處理中各參數的對比試驗[J].廣東化工,2008,35(5).
[4] 萬巧玲,王良超.我國給水處理技術出廠水控濁措施研究進展[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12M).
[5] 董聰聰,楊宏,孫文勇.凈水廠技術改造的研究及展望[J].建筑科學,2011,27(增刊-2).
作者簡介:尹剛(1970-),男,山東萊陽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