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琳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濟南 250001)
論工程量清單計價在通信工程中的實用性
段琳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濟南250001)
【摘要】本文從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定義、與定額計價的區別及實用價值等方面進行討論,以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為目標,論證了在通信工程建設領域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必要性和可取性。
【關鍵詞】通信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實用性
隨著通信行業的重組與改革,通信工程建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如何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獲得最大收益,降低通信工程項目成本,提高工程質量及管理水平,成為各通信運營商的首要目標,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出現,與國際通用計價模式接軌有著重要意義,是通信建設領域的一項根本性改革,是提高造價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工程量清單計價就是在建設工程施工招投標時,依據“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的總體指導思路,招標人根據施工圖紙、招標文件的要求,將擬建工程的全部項目和內容按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和統一的施工項目劃分規定,將項目的工作量,單價,合價按表格的形式列出,為投標人提供工程量清單,作為中標依據和投標報價;投標人根據本企業的自身實際情況,在充分考慮利潤、消耗、市場等各種風險因素的前提下,結合工程具體情況,自主填報清單,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利潤和稅金在內的承諾單價與合價,并以所報的單價作為竣工結算時增減工程量的計價標準來調整工程造價。
目前在通信工程中,存在著工程數量較多,但單項工程造價不高的特點,計算工程造價時,無論工程規模大小,由于各種費用之間相互關聯,每一分項單價的調整都會引起單項工程造價的較大變動,因此企業根據自身的管理水平自主報價,由市場競爭決定價格,可以有效的避免不正當競爭,為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通信行業中,工程造價一直采用的是定額計價方式,定額計價是建立在以政府定價為主導的計劃經濟管理基礎上的價格管理模式,它采用“量價分離”的模式編制,在計算造價時,根據標準定額上提供的工日機械儀表消耗量,然后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的各種費用的取值、材料的實際價格、機械臺班定額中的臺班費用確定價格,再根據費用定額計算費率,最終形成建安工程造價。它體現了國家對工程造價的直接管理和調控,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工價值越來越高、機械性能也隨之提高,通信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因素或者額外的工程量,而定額不能及時更新并且相對滯后,定額涵蓋的內容不完全,最終導致定額水平與市場價格不一致,定額計價后的工程造價不能反映工程的實際情況,且通過定額計價之后整體造價偏高,目前,雖然各通訊運營商根據這個問題已形成了自己的內部處理意見,但不可避免的造成招標與投標雙方爭議的存在以及不公平競爭的出現。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由施工企業自主報價,把價格的決定權交給投標人,通過市場競爭及合理的資源配置,使最適合最實惠的報價成為中標價,在工程決算時,依然采用投標單價,這樣可以簡化結算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建設周期,另外項目工程量由招標方提供,工程量完全公開,投標方在競標時更加透明,且招標方承擔工程量計算錯誤或者需要變更的風險,施工單位只對自己的報價負責,可以合理的降低建設風險,而不再是由投標方承擔風險,符合風險合理分擔權責對等的原則。這種計價方式,嚴格遵循“統一計算規則,有效控制水量,徹底放開價格,正確引導企業自主報價、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價格”的思路,進行全面成本管理,可以直觀的了解工程造價,更加適合通信工程市場的良性發展。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一種全新的計價方式,根據通信工程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將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一是通信工程規模小,工期緊,往往需要根據用戶要求緊急施工,在施工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而工程量清單計價需要明確的工程量及完整的施工圖紙,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變化較小,才能保證招標方提供的清單的準確性和工程后期決算的穩定性;二是建設單位為了使工程能夠及時完成,在提供工程量清單的時候以設計或其他作為依據,使得工程量描述不夠清晰,條目及數量不準確、有遺漏,造成中標價格與工程最終決算存在差距,對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有一定的影響;三是評標過程中,評標人往往會根據投標人所報的價格,選取報價最少的施工單位中標,而不是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對投標報價進行客觀的評判;四是投標方只承擔價格風險,在競標時往往只關心報價,為了獲得報價上的優勢而不注重工程量清單的準確性,不能以最合理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
以上問題是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推行過程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尋求一種合理的方法,來保證工程量清單招標的順利實施,保證建設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一是在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及時對清單編制人員的業務素質進行培訓,提高造價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工程現場勘查,對工程設計質量嚴格把關,以確保工程量清單提供的準確性;二是施工企業應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突出優勢部分,制定合適自己的企業定額,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并且對施工人員不斷強化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在投標中給出合理的價格;三是評標時,為保證中標價的合理性和評標過程的公平公正性,可以事先在招標文件中約定對于過高或過低的綜合單價如何分析其合理性,判定是否有依據遵循,來進行客觀評判;四是投標人在投標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圖紙,核實工程量,給出最合理的報價,設計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無論使用哪種計價方式,在通信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造價的合理性,也就是如果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對工程造價進行管理。目前各建設單位往往把精力都集中在工程施工階段,對施工質量、過程監督比較重視,往往忽略了項目前期調研規劃及設計的準確性,再加上定額計價費用普遍偏高,容易造成實際造價與設計偏差較大,所以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就在于施工前期的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由于工程量清單計價是由建設單位提供工程量清單,只要在招標時能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提供出準確、全面的清單,把工程重點轉移到建設前期階段上來,采用最優化的建設方案,就會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的控制,把造價的發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和核定的造價限額內。
我們處在一個改革的時代,通信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應用前景廣闊,它有利于公平競爭,避免暗箱操作,有利于風險合理分擔,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建設單位合理控制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利于工程造價人員的素質提高,是通信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SO500-2003[s]
[2]陳鳳蘭,郭輝,試論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業主的工程造價控制[J],長江大學學報,2005(02)
[3]黃明,全面推行和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