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在隆 趙婧辛
摘 要:該文通過對21份谷子品種在赤峰地區種植的產量、性狀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赤谷6號、九谷11、龍09-55024、沁谷三、豐谷2號這5個品種高產、綜合性狀好;赤谷6號和公矮5號具有特殊性狀,屬優異材料;豐谷2號、豐谷13、鑫谷6號、C1、鑫谷5號屬千粒重較大的品種,可作為大粒材料保存;九谷11與沁谷三可糧飼兼用。通過對這些材料的鑒定,為赤峰地區在谷子生產和育種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這些材料提供參考。
關鍵詞:谷子;性狀;產量;赤峰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31-02
谷子(Setaria viridis Beauv.)是禾本科(Gramineae) 狗尾草屬(Setaria)內的一個二倍體(2n=18)栽培種。由于谷子具有生長期短、適播期范圍寬、抗旱、耐瘠、籽實耐儲藏等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都有廣泛的栽培[1]。谷子是赤峰地區的主栽作物之一,在雜糧作物中尤以谷子的保收系數大,成為本地區穩定糧食總產的重要保證之一。為了加快谷子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的步伐,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并且使谷子種植轉型(逐步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筆者于2013年開展了21個谷子新品種的對比試驗,通過種植觀察,對其生育性狀、產量性狀進行鑒定、評價,最終篩選出特性優異的品種,為今后赤峰地區谷子育種和生產中利用這些材料提供參考。
1 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21個,分別是98-008,雙遼2010-1,龍09-55024,赤09-218,公矮5號,200106,赤谷17,龍01-7003,九谷11,峰紅谷,鑫谷10號,赤10-224,鑫谷5號,沁谷三,C1-01,鑫谷1號,赤09-240,鑫谷6號,豐谷2號,豐谷13和赤谷6號。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在赤峰市農科院試驗地進行。試驗地為水地,土質為沙壤土,前茬作物為玉米,肥力好。上年秋季施用農家肥15 000kg/hm2。在7月初施尿素150kg/hm2。田間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5m行長,6行區,行距0.45m,小區面積13.5m2,3次重復。
1.3 田間調查及室內考種 調查項目有生育期、株高、主穗長、穗粗、穗型。調查項目及調查方法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品種區域試驗的要求調查。考種項目有單株穗重、單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小區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谷子品種的株高與生育期表現 由表1可見,21個谷子品種生育期上有一定的變幅,在102~120d,極差為18d,生育期最長的是公矮5號,最短的是赤谷6號。因此,根據生育期的長短,可把這批材料分為早熟組共4份(100~105d)和中熟組共17份(106~120d),可見大部分是中熟品種,在生產上廣泛應用的就是這批材料。此外,21個品種中株高的變幅也較大,在80.9~159.2cm,極差達78.3cm,最低的是98-008,最高的是沁谷三。其中,100cm以下的2份,101~150cm的17份,150cm以上的2份。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品種的生育期、株高和穗型有很大的差異。其中,赤谷6號、C1-01和赤09-240生育期短,株高較低,適于赤峰旱薄地區種植,這些品種為抗旱品種的選育提供了新的種質資源;九谷11與沁谷三生育期較長,植株偏高,可以作為谷子飼草品種資源。從產量及產量性狀來看,龍09-55024和九谷11屬于高產品種;豐谷2號、豐谷13、鑫谷6號、C1-01,鑫谷5號的千粒重較大,可以作為大粒品種保存資源。通過對21個谷子品種的系統鑒定,明確了各品種在生育期、性狀、產量等方面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篩選出一批產量高、綜合性狀好的品種。這些品種可以作為遺傳資源在谷子育種中加以利用,豐富了赤峰地區谷子資源的多樣性,為赤峰地區谷子育種和生產利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輝,曲文祥,李書田,等.內蒙古特色作物[M].北京: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0-264.
[2]白大鸝,李書田.赤峰地區谷子品種演變過程及昭谷一號衍生品種分析[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6:15-16.
[3]李書田,趙敏,等.赤峰地區優質谷子系列新品種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集成開發[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137-139,141.
[4]李書田,趙敏,劉斌,等.赤峰市谷子產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與展望[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1:82-83.
[5]索朝和,高俊,李書田,等.國家級優質米谷子系列新品種[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2,增刊:6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該文通過對21份谷子品種在赤峰地區種植的產量、性狀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赤谷6號、九谷11、龍09-55024、沁谷三、豐谷2號這5個品種高產、綜合性狀好;赤谷6號和公矮5號具有特殊性狀,屬優異材料;豐谷2號、豐谷13、鑫谷6號、C1、鑫谷5號屬千粒重較大的品種,可作為大粒材料保存;九谷11與沁谷三可糧飼兼用。通過對這些材料的鑒定,為赤峰地區在谷子生產和育種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這些材料提供參考。
關鍵詞:谷子;性狀;產量;赤峰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31-02
谷子(Setaria viridis Beauv.)是禾本科(Gramineae) 狗尾草屬(Setaria)內的一個二倍體(2n=18)栽培種。由于谷子具有生長期短、適播期范圍寬、抗旱、耐瘠、籽實耐儲藏等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都有廣泛的栽培[1]。谷子是赤峰地區的主栽作物之一,在雜糧作物中尤以谷子的保收系數大,成為本地區穩定糧食總產的重要保證之一。為了加快谷子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的步伐,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并且使谷子種植轉型(逐步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筆者于2013年開展了21個谷子新品種的對比試驗,通過種植觀察,對其生育性狀、產量性狀進行鑒定、評價,最終篩選出特性優異的品種,為今后赤峰地區谷子育種和生產中利用這些材料提供參考。
1 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21個,分別是98-008,雙遼2010-1,龍09-55024,赤09-218,公矮5號,200106,赤谷17,龍01-7003,九谷11,峰紅谷,鑫谷10號,赤10-224,鑫谷5號,沁谷三,C1-01,鑫谷1號,赤09-240,鑫谷6號,豐谷2號,豐谷13和赤谷6號。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在赤峰市農科院試驗地進行。試驗地為水地,土質為沙壤土,前茬作物為玉米,肥力好。上年秋季施用農家肥15 000kg/hm2。在7月初施尿素150kg/hm2。田間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5m行長,6行區,行距0.45m,小區面積13.5m2,3次重復。
1.3 田間調查及室內考種 調查項目有生育期、株高、主穗長、穗粗、穗型。調查項目及調查方法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品種區域試驗的要求調查。考種項目有單株穗重、單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小區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谷子品種的株高與生育期表現 由表1可見,21個谷子品種生育期上有一定的變幅,在102~120d,極差為18d,生育期最長的是公矮5號,最短的是赤谷6號。因此,根據生育期的長短,可把這批材料分為早熟組共4份(100~105d)和中熟組共17份(106~120d),可見大部分是中熟品種,在生產上廣泛應用的就是這批材料。此外,21個品種中株高的變幅也較大,在80.9~159.2cm,極差達78.3cm,最低的是98-008,最高的是沁谷三。其中,100cm以下的2份,101~150cm的17份,150cm以上的2份。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品種的生育期、株高和穗型有很大的差異。其中,赤谷6號、C1-01和赤09-240生育期短,株高較低,適于赤峰旱薄地區種植,這些品種為抗旱品種的選育提供了新的種質資源;九谷11與沁谷三生育期較長,植株偏高,可以作為谷子飼草品種資源。從產量及產量性狀來看,龍09-55024和九谷11屬于高產品種;豐谷2號、豐谷13、鑫谷6號、C1-01,鑫谷5號的千粒重較大,可以作為大粒品種保存資源。通過對21個谷子品種的系統鑒定,明確了各品種在生育期、性狀、產量等方面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篩選出一批產量高、綜合性狀好的品種。這些品種可以作為遺傳資源在谷子育種中加以利用,豐富了赤峰地區谷子資源的多樣性,為赤峰地區谷子育種和生產利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輝,曲文祥,李書田,等.內蒙古特色作物[M].北京: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0-264.
[2]白大鸝,李書田.赤峰地區谷子品種演變過程及昭谷一號衍生品種分析[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6:15-16.
[3]李書田,趙敏,等.赤峰地區優質谷子系列新品種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集成開發[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137-139,141.
[4]李書田,趙敏,劉斌,等.赤峰市谷子產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與展望[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1:82-83.
[5]索朝和,高俊,李書田,等.國家級優質米谷子系列新品種[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2,增刊:6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該文通過對21份谷子品種在赤峰地區種植的產量、性狀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赤谷6號、九谷11、龍09-55024、沁谷三、豐谷2號這5個品種高產、綜合性狀好;赤谷6號和公矮5號具有特殊性狀,屬優異材料;豐谷2號、豐谷13、鑫谷6號、C1、鑫谷5號屬千粒重較大的品種,可作為大粒材料保存;九谷11與沁谷三可糧飼兼用。通過對這些材料的鑒定,為赤峰地區在谷子生產和育種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這些材料提供參考。
關鍵詞:谷子;性狀;產量;赤峰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31-02
谷子(Setaria viridis Beauv.)是禾本科(Gramineae) 狗尾草屬(Setaria)內的一個二倍體(2n=18)栽培種。由于谷子具有生長期短、適播期范圍寬、抗旱、耐瘠、籽實耐儲藏等優點,因而在世界各地都有廣泛的栽培[1]。谷子是赤峰地區的主栽作物之一,在雜糧作物中尤以谷子的保收系數大,成為本地區穩定糧食總產的重要保證之一。為了加快谷子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的步伐,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并且使谷子種植轉型(逐步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筆者于2013年開展了21個谷子新品種的對比試驗,通過種植觀察,對其生育性狀、產量性狀進行鑒定、評價,最終篩選出特性優異的品種,為今后赤峰地區谷子育種和生產中利用這些材料提供參考。
1 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21個,分別是98-008,雙遼2010-1,龍09-55024,赤09-218,公矮5號,200106,赤谷17,龍01-7003,九谷11,峰紅谷,鑫谷10號,赤10-224,鑫谷5號,沁谷三,C1-01,鑫谷1號,赤09-240,鑫谷6號,豐谷2號,豐谷13和赤谷6號。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在赤峰市農科院試驗地進行。試驗地為水地,土質為沙壤土,前茬作物為玉米,肥力好。上年秋季施用農家肥15 000kg/hm2。在7月初施尿素150kg/hm2。田間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5m行長,6行區,行距0.45m,小區面積13.5m2,3次重復。
1.3 田間調查及室內考種 調查項目有生育期、株高、主穗長、穗粗、穗型。調查項目及調查方法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谷子品種區域試驗的要求調查。考種項目有單株穗重、單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小區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谷子品種的株高與生育期表現 由表1可見,21個谷子品種生育期上有一定的變幅,在102~120d,極差為18d,生育期最長的是公矮5號,最短的是赤谷6號。因此,根據生育期的長短,可把這批材料分為早熟組共4份(100~105d)和中熟組共17份(106~120d),可見大部分是中熟品種,在生產上廣泛應用的就是這批材料。此外,21個品種中株高的變幅也較大,在80.9~159.2cm,極差達78.3cm,最低的是98-008,最高的是沁谷三。其中,100cm以下的2份,101~150cm的17份,150cm以上的2份。
3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品種的生育期、株高和穗型有很大的差異。其中,赤谷6號、C1-01和赤09-240生育期短,株高較低,適于赤峰旱薄地區種植,這些品種為抗旱品種的選育提供了新的種質資源;九谷11與沁谷三生育期較長,植株偏高,可以作為谷子飼草品種資源。從產量及產量性狀來看,龍09-55024和九谷11屬于高產品種;豐谷2號、豐谷13、鑫谷6號、C1-01,鑫谷5號的千粒重較大,可以作為大粒品種保存資源。通過對21個谷子品種的系統鑒定,明確了各品種在生育期、性狀、產量等方面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篩選出一批產量高、綜合性狀好的品種。這些品種可以作為遺傳資源在谷子育種中加以利用,豐富了赤峰地區谷子資源的多樣性,為赤峰地區谷子育種和生產利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輝,曲文祥,李書田,等.內蒙古特色作物[M].北京: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0-264.
[2]白大鸝,李書田.赤峰地區谷子品種演變過程及昭谷一號衍生品種分析[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6:15-16.
[3]李書田,趙敏,等.赤峰地區優質谷子系列新品種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集成開發[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137-139,141.
[4]李書田,趙敏,劉斌,等.赤峰市谷子產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與展望[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1:82-83.
[5]索朝和,高俊,李書田,等.國家級優質米谷子系列新品種[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2,增刊:67.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