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友
摘 要:以10a生蘋果樹為試驗材料,研究了不同時期的根系修剪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秋季根剪的果實品質與對照相比,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維生素C含量、果皮花青苷方面提高最為明顯;萌芽期根剪在改善果形指數、果肉硬度方面優于其它處理;花后根剪更有利于提高產量。
關鍵詞:蘋果樹;根系修剪;產品;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55-02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10-year-old apple material impact on apple's growth by pruning of roots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result showed that,autumn root cut fruit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in soluble solids,titratable acidity,vitamin C content of anthocyanin improve the most obvious aspects;budding root shears improve fruit shape index,flesh firmness surface than other treatments;post-anthesis root pruning was more conducive to increase production.
Key words:Apple tree;Root pruning;Yield;Quality
目前,我國果園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果樹的修剪多依賴于人工操作,工作量大。蘋果園的根系修剪常與深翻施肥等操作結合,易于被廣大果農所接受,有研究表明,通過根系修剪,可以調節果樹枝類組成,減少營養生長,利于成花。筆者對蘋果樹的根剪時期及根剪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以期找出適合當地條件下的蘋果園根系管理措施,對于提高蘋果樹的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遼寧喀左縣一蘋果園內進行。該園蘋果品種為富士,10a生,株行距2m×4m,選擇長勢相同蘋果樹40株作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進行,分別設秋季根剪(11月13日)、萌芽期根剪(3月11日)、花后根剪(4月27日)和對照不剪(ck)4個處理。單株小區、10次重復。每種處理在距樹干1.5m處兩側行間挖溝,溝深50cm,寬30~40cm,切斷部分根系。試驗樹其他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2012年10月份果實成熟后,隨機摘取50個果實,測定果實的單果質量、果形指數、果面色度、果肉硬度、果皮花青苷、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果實可滴定酸、果實維生素C含量等。用電子天平測定單果重,用游標卡尺測算果形指數,用色差計測定果面色度,采用水果質地分析儀測定果肉硬度,依據仝月澳等(1982)的方法測定果皮花青苷含量,用糖度計測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果實VC含量。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運用Excel及SAS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3 結論
在果樹生長期中,通過根系修剪,不僅能提高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和果實品質,而且還能提高光合產物的積累。由本試驗可知,不同根剪措施處理均能提高蘋果樹的花量和產量,但是不同時期根剪措施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有一定的差異;在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果皮花青苷方面,均以秋季根剪提高最多,且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在果形指數和果肉硬度方面,萌芽期根剪效果優于其它處理;花后根剪對蘋果樹生長和產量方面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仝月澳,周厚基.果樹營養診斷法[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113-115.
[2]蘇渤海,范崇輝,李國棟,等.紅富士蘋果改形過程中不同樹形光照分布及其對產量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158-162.
[3]杜榮,曲俊賢,趙增強,等.不同拉枝角度對嘎拉蘋果葉片及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4(2):71-74.
[4]韓明玉,李永武,范崇輝,等.拉枝角度對富士蘋果樹生理特性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園藝學報,2008,35(9):1345-1350.
[5]李明霞,白崗栓,閆亞丹,等.山地蘋果樹更新修剪對樹體營養及生長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1,38(1):139-144.
[6]呂德國,秦秀霞.3年生盆栽蘋果樹根系修剪的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1(4):389-394.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以10a生蘋果樹為試驗材料,研究了不同時期的根系修剪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秋季根剪的果實品質與對照相比,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維生素C含量、果皮花青苷方面提高最為明顯;萌芽期根剪在改善果形指數、果肉硬度方面優于其它處理;花后根剪更有利于提高產量。
關鍵詞:蘋果樹;根系修剪;產品;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55-02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10-year-old apple material impact on apple's growth by pruning of roots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result showed that,autumn root cut fruit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in soluble solids,titratable acidity,vitamin C content of anthocyanin improve the most obvious aspects;budding root shears improve fruit shape index,flesh firmness surface than other treatments;post-anthesis root pruning was more conducive to increase production.
Key words:Apple tree;Root pruning;Yield;Quality
目前,我國果園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果樹的修剪多依賴于人工操作,工作量大。蘋果園的根系修剪常與深翻施肥等操作結合,易于被廣大果農所接受,有研究表明,通過根系修剪,可以調節果樹枝類組成,減少營養生長,利于成花。筆者對蘋果樹的根剪時期及根剪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以期找出適合當地條件下的蘋果園根系管理措施,對于提高蘋果樹的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遼寧喀左縣一蘋果園內進行。該園蘋果品種為富士,10a生,株行距2m×4m,選擇長勢相同蘋果樹40株作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進行,分別設秋季根剪(11月13日)、萌芽期根剪(3月11日)、花后根剪(4月27日)和對照不剪(ck)4個處理。單株小區、10次重復。每種處理在距樹干1.5m處兩側行間挖溝,溝深50cm,寬30~40cm,切斷部分根系。試驗樹其他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2012年10月份果實成熟后,隨機摘取50個果實,測定果實的單果質量、果形指數、果面色度、果肉硬度、果皮花青苷、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果實可滴定酸、果實維生素C含量等。用電子天平測定單果重,用游標卡尺測算果形指數,用色差計測定果面色度,采用水果質地分析儀測定果肉硬度,依據仝月澳等(1982)的方法測定果皮花青苷含量,用糖度計測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果實VC含量。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運用Excel及SAS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3 結論
在果樹生長期中,通過根系修剪,不僅能提高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和果實品質,而且還能提高光合產物的積累。由本試驗可知,不同根剪措施處理均能提高蘋果樹的花量和產量,但是不同時期根剪措施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有一定的差異;在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果皮花青苷方面,均以秋季根剪提高最多,且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在果形指數和果肉硬度方面,萌芽期根剪效果優于其它處理;花后根剪對蘋果樹生長和產量方面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仝月澳,周厚基.果樹營養診斷法[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113-115.
[2]蘇渤海,范崇輝,李國棟,等.紅富士蘋果改形過程中不同樹形光照分布及其對產量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158-162.
[3]杜榮,曲俊賢,趙增強,等.不同拉枝角度對嘎拉蘋果葉片及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4(2):71-74.
[4]韓明玉,李永武,范崇輝,等.拉枝角度對富士蘋果樹生理特性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園藝學報,2008,35(9):1345-1350.
[5]李明霞,白崗栓,閆亞丹,等.山地蘋果樹更新修剪對樹體營養及生長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1,38(1):139-144.
[6]呂德國,秦秀霞.3年生盆栽蘋果樹根系修剪的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1(4):389-394.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以10a生蘋果樹為試驗材料,研究了不同時期的根系修剪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秋季根剪的果實品質與對照相比,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維生素C含量、果皮花青苷方面提高最為明顯;萌芽期根剪在改善果形指數、果肉硬度方面優于其它處理;花后根剪更有利于提高產量。
關鍵詞:蘋果樹;根系修剪;產品;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55-02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10-year-old apple material impact on apple's growth by pruning of roots in different periods.The result showed that,autumn root cut fruit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in soluble solids,titratable acidity,vitamin C content of anthocyanin improve the most obvious aspects;budding root shears improve fruit shape index,flesh firmness surface than other treatments;post-anthesis root pruning was more conducive to increase production.
Key words:Apple tree;Root pruning;Yield;Quality
目前,我國果園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果樹的修剪多依賴于人工操作,工作量大。蘋果園的根系修剪常與深翻施肥等操作結合,易于被廣大果農所接受,有研究表明,通過根系修剪,可以調節果樹枝類組成,減少營養生長,利于成花。筆者對蘋果樹的根剪時期及根剪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進行了試驗研究,以期找出適合當地條件下的蘋果園根系管理措施,對于提高蘋果樹的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遼寧喀左縣一蘋果園內進行。該園蘋果品種為富士,10a生,株行距2m×4m,選擇長勢相同蘋果樹40株作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進行,分別設秋季根剪(11月13日)、萌芽期根剪(3月11日)、花后根剪(4月27日)和對照不剪(ck)4個處理。單株小區、10次重復。每種處理在距樹干1.5m處兩側行間挖溝,溝深50cm,寬30~40cm,切斷部分根系。試驗樹其他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2012年10月份果實成熟后,隨機摘取50個果實,測定果實的單果質量、果形指數、果面色度、果肉硬度、果皮花青苷、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果實可滴定酸、果實維生素C含量等。用電子天平測定單果重,用游標卡尺測算果形指數,用色差計測定果面色度,采用水果質地分析儀測定果肉硬度,依據仝月澳等(1982)的方法測定果皮花青苷含量,用糖度計測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測定果實VC含量。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運用Excel及SAS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3 結論
在果樹生長期中,通過根系修剪,不僅能提高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和果實品質,而且還能提高光合產物的積累。由本試驗可知,不同根剪措施處理均能提高蘋果樹的花量和產量,但是不同時期根剪措施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有一定的差異;在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果皮花青苷方面,均以秋季根剪提高最多,且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在果形指數和果肉硬度方面,萌芽期根剪效果優于其它處理;花后根剪對蘋果樹生長和產量方面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仝月澳,周厚基.果樹營養診斷法[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113-115.
[2]蘇渤海,范崇輝,李國棟,等.紅富士蘋果改形過程中不同樹形光照分布及其對產量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158-162.
[3]杜榮,曲俊賢,趙增強,等.不同拉枝角度對嘎拉蘋果葉片及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4(2):71-74.
[4]韓明玉,李永武,范崇輝,等.拉枝角度對富士蘋果樹生理特性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園藝學報,2008,35(9):1345-1350.
[5]李明霞,白崗栓,閆亞丹,等.山地蘋果樹更新修剪對樹體營養及生長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1,38(1):139-144.
[6]呂德國,秦秀霞.3年生盆栽蘋果樹根系修剪的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1(4):389-394.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