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洋等
摘 要:該研究以連粳7號、甬優2640、南粳9108等不同類型粳稻品種為材料,通過毯苗機插、缽苗機插及旱育人工栽插進行試驗比較。結果表明:缽苗機插均較毯苗機插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增產;缽苗機插秧齡長于毯苗機插,秧苗素質較好,栽插時無植傷,無緩苗期;缽苗機插的穗粒數和千粒重均高于毯苗機插,而單位面積的穗數低于毯苗機插;主攻大穗是缽苗機插獲得高產的關鍵。
關鍵詞:粳稻品種;缽苗機插;毯苗機插;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3-123-03
Abstract: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connect Lianjing7,Yong 2640,Nanjing9108 different types of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as material, through the 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 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 and rice transplanting compared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t seedling plug all the 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ging performance increase to some extent.Pot seedling planting machine age than blanket plug seedling machine,the quality is good, no graft injury, no result showed.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ged into the ear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were higher than 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and the panicles per unit area is lower than the blanket plug seedling machine.Main is big 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ged into the key to get a high yield.
Key words:Rice varieties;Pot seedling machine plugging;Carpet seedlings machine plugging;High-yield cultivation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稻栽培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傳統的育苗移栽發展到專用秧盤育秧的毯苗機插、拋秧、缽苗機插,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和節約成本。特別是近年開發的缽苗機插技術是將毯苗機插和拋秧技術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專用的秧盤,采用一定行株距配比,無植傷移植大田的先進機插技術[1]。缽苗機插改善了毯苗機插秧齡彈性小、秧苗素質低、容易超齡、植傷重、緩苗期長、限制水稻產量發揮的不足等問題[2],2012年該技術被農業部列為12項主推技術之一[3]。蘇北是江蘇粳稻的主產區[4],多種粳稻品種在生產上應用,因此,研究粳稻的不同類型品種和相關的栽培方式,對于提高蘇北地區的水稻生產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對連粳7號(中熟中粳)、甬優2640(雜交中粳)、南粳9108(遲熟中粳)等3個類型品種缽苗機插與毯苗機插(手栽、拋秧)進行高產栽培條件下試驗研究,摸清缽苗機插稻高產形成規律及增產優勢,建立粳稻缽苗機插高產栽培的技術體系,為大面積生產提供指導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平明鎮周徐村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核心試驗示范基地,開展了甬優2640栽培試驗及小面積人工模擬缽苗機插高產栽培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開展了連粳7號、甬優2640、南粳9108等3個品種缽苗機插高產示范。連粳7號示范點2個,分別為張灣馬墩村和石榴稻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面積分別為3.47hm2和2.06hm2;甬優2640和南粳9108示范田選在平明鎮周徐村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核心試驗示范基地,面積分別為6.40hm2和7.47hm2。
1.2 試驗品種及機械 試驗品種為連粳7號、甬優2640、南粳9108等3個品種,機械為常州亞美柯生產的6行缽苗插秧機。
1.3 試驗設計
1.3.1 缽苗與毯苗機插對比試驗 試驗品種為甬優2640、1640,缽苗播種時間為5月23日,移栽時間為6月19日,秧齡27d;毯苗播種時間為6月1日,移栽時間為6月19日,秧齡為19d。栽插規格,缽苗為30.00cm×18.53cm,基本苗36.00萬/hm2,毯苗為30.00cm×13.30cm,基本苗為50.10萬/hm2,小區面積為20m2,重復2次。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77.15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150.00kg/hm2、45%復合肥525.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hm2、45%復合肥150.00kg/hm2,保花肥施尿素75.00kg/hm2。其它管理同常規生產。
1.3.2 甬優2640缽苗機插小面積示范 秧苗采用缽苗機插專用秧盤育苗,每孔播種2~3粒。播種時間為5月23日,移栽時間為6月17日,采用人工模擬定點栽插,栽插規格30.00cm×18.53cm,基本苗36.00萬/hm2,示范田面積0.33hm2。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71.25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150.00kg/hm2,保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其它管理同常規生產。endprint
1.3.3 缽苗機插示范 周徐示范點南粳9108、甬優2640播種時間分別為5月22日和5月23日,機擺秧使用專用播種機和專用秧盤、自配的營養土播種,南粳9108每孔4~5粒,甬優2640每孔2~3粒。南粳9108手栽稻同為5月22日播種,旱育秧;機插秧于6月5日播種,專用基質,流水線播種機播種。南粳9108、甬優2640機插秧在6月30日至7月1日栽插,南粳9108機插秧在6月27日栽插,南粳9108手栽稻在6月30日至7月2日栽插。石榴連粳7號缽苗機插秧在6月6日播種,機插時間為7月4日;機插育秧時間在6月10日,機插時間為7月2日。馬墩連粳7號缽苗機插播種時間為5月24日,栽插時間為6月24日。南粳9108、連粳7號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52.50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75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55.00kg,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45%復合肥150.00kg,保花肥施尿素75.00kg。甬優2640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88.50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hm2、氯化鉀112.50kg/hm2,保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150kg/hm2。
1.4 試驗記載 記錄試驗及示范的播種期、移栽期、拔節期、抽穗期、齊穗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期,以及秧苗素質、葉齡、莖蘗動態;成熟期考查產量構成因素,計算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產量表現比較
2.1.1 缽苗與毯苗機插對比試驗產量及構成 從試驗的產量結果來看,2個品種的缽苗機插的產量均高于毯苗機插,甬優2640缽育較毯苗增產8.36%,甬優1640缽育較毯苗增產6.4%(表1)。甬優2640、甬優1640缽苗機插雖然基本苗較毯苗低且最終穗數也低于毯苗,但由于秧齡較毯苗長8d,缽苗秧苗素質明顯高于毯苗,這與以往的研究相一致。缽苗機插活棵發苗快,抽穗后群體光合勢、干物質積累等光合物質生產指標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毯苗機插,每穗粒數也顯著高于毯苗,這是缽苗機插較毯苗機插增產的主要原因。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南粳9108、連粳7號、甬優2640等不同生育類型的品種,在本地區缽苗機插與毯苗機插的對比研究以及示范情況來看,缽苗機插較毯苗機插均表現出不同程度增產(石榴點播種較晚除外)。缽苗機插秧齡長于毯苗機插,秧苗素質較好,栽插時幾乎沒有機械損傷,大田幾乎沒有緩苗期,在栽插基礎上,缽苗機插占有明顯優勢。而毯苗機插秧秧苗素質較差,栽插時植傷較重,緩苗期較長。缽苗機插由于行距較大,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壯稈大穗的形成,減輕田間病蟲害的發生。這與胡雅杰、張洪程等研究的“缽苗機插帶土球栽插,秧苗素質高,無植傷,活棵早,分蘗快,形成數量足、質量高的有效大分蘗,提高了有效分蘗期內群體質量,為爭足穗和攻大穗奠定了生物學基礎[5]”相一致。由于缽苗機插和毯苗機插在栽插規格上的不同,采用缽苗機插的基本苗低于毯苗機插,理論上栽插穴數為25.20萬/hm2,而目前機插秧可以栽到28.50萬/hm2以上,基本苗的提高主要依靠播量和播種均勻度。相關高產栽培的途徑如基本苗、培育壯秧、肥水調控、生化制劑的使用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洪程,朱聰聰,霍中洋,等.缽苗機插水稻產量形成優勢及主要生理生態特點[J].農業工程學報,2013(21):50-59.
[2]宋云生,張洪程,戴其根,等.水稻缽苗機插秧苗素質的調控[J].農業工程學報,2013(22):11-13.
[3]張洪程.缽苗機插水稻生產特點及其利用的核心技術[J].農機市場,2012(8):19-21.
[4]王維屯,汪洪洋,徐宗進,等.淮北地區機插稻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村,2013(8):126.
[5]胡雅杰 張洪程 邢志鵬,等.缽苗機插水稻產量優勢及其高產群體形成機制研究[J].中國稻米,2013,19(4):142.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1.3.3 缽苗機插示范 周徐示范點南粳9108、甬優2640播種時間分別為5月22日和5月23日,機擺秧使用專用播種機和專用秧盤、自配的營養土播種,南粳9108每孔4~5粒,甬優2640每孔2~3粒。南粳9108手栽稻同為5月22日播種,旱育秧;機插秧于6月5日播種,專用基質,流水線播種機播種。南粳9108、甬優2640機插秧在6月30日至7月1日栽插,南粳9108機插秧在6月27日栽插,南粳9108手栽稻在6月30日至7月2日栽插。石榴連粳7號缽苗機插秧在6月6日播種,機插時間為7月4日;機插育秧時間在6月10日,機插時間為7月2日。馬墩連粳7號缽苗機插播種時間為5月24日,栽插時間為6月24日。南粳9108、連粳7號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52.50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75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55.00kg,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45%復合肥150.00kg,保花肥施尿素75.00kg。甬優2640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88.50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hm2、氯化鉀112.50kg/hm2,保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150kg/hm2。
1.4 試驗記載 記錄試驗及示范的播種期、移栽期、拔節期、抽穗期、齊穗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期,以及秧苗素質、葉齡、莖蘗動態;成熟期考查產量構成因素,計算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產量表現比較
2.1.1 缽苗與毯苗機插對比試驗產量及構成 從試驗的產量結果來看,2個品種的缽苗機插的產量均高于毯苗機插,甬優2640缽育較毯苗增產8.36%,甬優1640缽育較毯苗增產6.4%(表1)。甬優2640、甬優1640缽苗機插雖然基本苗較毯苗低且最終穗數也低于毯苗,但由于秧齡較毯苗長8d,缽苗秧苗素質明顯高于毯苗,這與以往的研究相一致。缽苗機插活棵發苗快,抽穗后群體光合勢、干物質積累等光合物質生產指標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毯苗機插,每穗粒數也顯著高于毯苗,這是缽苗機插較毯苗機插增產的主要原因。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南粳9108、連粳7號、甬優2640等不同生育類型的品種,在本地區缽苗機插與毯苗機插的對比研究以及示范情況來看,缽苗機插較毯苗機插均表現出不同程度增產(石榴點播種較晚除外)。缽苗機插秧齡長于毯苗機插,秧苗素質較好,栽插時幾乎沒有機械損傷,大田幾乎沒有緩苗期,在栽插基礎上,缽苗機插占有明顯優勢。而毯苗機插秧秧苗素質較差,栽插時植傷較重,緩苗期較長。缽苗機插由于行距較大,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壯稈大穗的形成,減輕田間病蟲害的發生。這與胡雅杰、張洪程等研究的“缽苗機插帶土球栽插,秧苗素質高,無植傷,活棵早,分蘗快,形成數量足、質量高的有效大分蘗,提高了有效分蘗期內群體質量,為爭足穗和攻大穗奠定了生物學基礎[5]”相一致。由于缽苗機插和毯苗機插在栽插規格上的不同,采用缽苗機插的基本苗低于毯苗機插,理論上栽插穴數為25.20萬/hm2,而目前機插秧可以栽到28.50萬/hm2以上,基本苗的提高主要依靠播量和播種均勻度。相關高產栽培的途徑如基本苗、培育壯秧、肥水調控、生化制劑的使用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洪程,朱聰聰,霍中洋,等.缽苗機插水稻產量形成優勢及主要生理生態特點[J].農業工程學報,2013(21):50-59.
[2]宋云生,張洪程,戴其根,等.水稻缽苗機插秧苗素質的調控[J].農業工程學報,2013(22):11-13.
[3]張洪程.缽苗機插水稻生產特點及其利用的核心技術[J].農機市場,2012(8):19-21.
[4]王維屯,汪洪洋,徐宗進,等.淮北地區機插稻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村,2013(8):126.
[5]胡雅杰 張洪程 邢志鵬,等.缽苗機插水稻產量優勢及其高產群體形成機制研究[J].中國稻米,2013,19(4):142.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1.3.3 缽苗機插示范 周徐示范點南粳9108、甬優2640播種時間分別為5月22日和5月23日,機擺秧使用專用播種機和專用秧盤、自配的營養土播種,南粳9108每孔4~5粒,甬優2640每孔2~3粒。南粳9108手栽稻同為5月22日播種,旱育秧;機插秧于6月5日播種,專用基質,流水線播種機播種。南粳9108、甬優2640機插秧在6月30日至7月1日栽插,南粳9108機插秧在6月27日栽插,南粳9108手栽稻在6月30日至7月2日栽插。石榴連粳7號缽苗機插秧在6月6日播種,機插時間為7月4日;機插育秧時間在6月10日,機插時間為7月2日。馬墩連粳7號缽苗機插播種時間為5月24日,栽插時間為6月24日。南粳9108、連粳7號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52.50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75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55.00kg,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45%復合肥150.00kg,保花肥施尿素75.00kg。甬優2640肥料運籌為:總氮量388.50kg/hm2,基蘗肥∶穗肥比例為6∶4,基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600.00kg/hm2,分蘗肥施尿素225.00kg/hm2,促花肥施尿素150.00kg/hm2、氯化鉀112.50kg/hm2,保花肥施尿素112.50kg/hm2、45%復合肥150kg/hm2。
1.4 試驗記載 記錄試驗及示范的播種期、移栽期、拔節期、抽穗期、齊穗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期,以及秧苗素質、葉齡、莖蘗動態;成熟期考查產量構成因素,計算理論產量和實收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品種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產量表現比較
2.1.1 缽苗與毯苗機插對比試驗產量及構成 從試驗的產量結果來看,2個品種的缽苗機插的產量均高于毯苗機插,甬優2640缽育較毯苗增產8.36%,甬優1640缽育較毯苗增產6.4%(表1)。甬優2640、甬優1640缽苗機插雖然基本苗較毯苗低且最終穗數也低于毯苗,但由于秧齡較毯苗長8d,缽苗秧苗素質明顯高于毯苗,這與以往的研究相一致。缽苗機插活棵發苗快,抽穗后群體光合勢、干物質積累等光合物質生產指標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毯苗機插,每穗粒數也顯著高于毯苗,這是缽苗機插較毯苗機插增產的主要原因。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南粳9108、連粳7號、甬優2640等不同生育類型的品種,在本地區缽苗機插與毯苗機插的對比研究以及示范情況來看,缽苗機插較毯苗機插均表現出不同程度增產(石榴點播種較晚除外)。缽苗機插秧齡長于毯苗機插,秧苗素質較好,栽插時幾乎沒有機械損傷,大田幾乎沒有緩苗期,在栽插基礎上,缽苗機插占有明顯優勢。而毯苗機插秧秧苗素質較差,栽插時植傷較重,緩苗期較長。缽苗機插由于行距較大,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壯稈大穗的形成,減輕田間病蟲害的發生。這與胡雅杰、張洪程等研究的“缽苗機插帶土球栽插,秧苗素質高,無植傷,活棵早,分蘗快,形成數量足、質量高的有效大分蘗,提高了有效分蘗期內群體質量,為爭足穗和攻大穗奠定了生物學基礎[5]”相一致。由于缽苗機插和毯苗機插在栽插規格上的不同,采用缽苗機插的基本苗低于毯苗機插,理論上栽插穴數為25.20萬/hm2,而目前機插秧可以栽到28.50萬/hm2以上,基本苗的提高主要依靠播量和播種均勻度。相關高產栽培的途徑如基本苗、培育壯秧、肥水調控、生化制劑的使用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洪程,朱聰聰,霍中洋,等.缽苗機插水稻產量形成優勢及主要生理生態特點[J].農業工程學報,2013(21):50-59.
[2]宋云生,張洪程,戴其根,等.水稻缽苗機插秧苗素質的調控[J].農業工程學報,2013(22):11-13.
[3]張洪程.缽苗機插水稻生產特點及其利用的核心技術[J].農機市場,2012(8):19-21.
[4]王維屯,汪洪洋,徐宗進,等.淮北地區機插稻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村,2013(8):126.
[5]胡雅杰 張洪程 邢志鵬,等.缽苗機插水稻產量優勢及其高產群體形成機制研究[J].中國稻米,2013,19(4):142.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