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丹 何俊杰 何秦軍 凌鵬飛 黃良良
摘 要:設計了一種教學用智能小車,由底盤系統、電控系統組成。底盤系統由轉向機構、傳動機構、差速機構、懸架組成。電控系統采用STC12C5A60S2/AD/PWM系列單片機為核心控制部分,由電源模塊、驅動模塊、方向控制模塊、壁障模塊、尋軌模塊、測速模塊、測距模塊、坡度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組成。文章介紹了總體設計思路和功能,制作了智能小車的硬件電路,并編寫了程序代碼。通過測試,可以實現變速、轉向功能、測距、尋跡、壁障、坡度測量、測速、實時顯示探測參數的功能。該智能小車用于上課演示及實踐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汽車的性能參數。
關鍵詞:小車;智能;創新
引言
《汽車性能評價與選購》課程是高職院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了解汽車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由于汽車性能測試對試驗場地有較高的要求,以及行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在教學過程中用真車做性能測試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把枯燥的理論通過生動直觀的形式進行展示,使學生產生一種具體的形象思維,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知識要點,擬設計一款智能小車作為汽車性能類課程的教具,讓同學們在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 總體設計
根據課程對汽車的測試要求,文章設計的智能小車,采用高仿真汽車底盤的機械結構,運用電控技術,具備以下功能:
1.1 機械結構設計
1-后輪;2-底盤;3-主傳動軸;4-電池組;5-橫拉桿;6-前減震器;7-前差速器總成;8-舵機拉桿;9-舵機;10-電動機;11-電動機散熱片;12-后差速器總成;13-后減震器;14-主傳動齒輪;15-電動機固定座;16-霍爾傳感器;17-后下擺臂;18-磁鋼;19-后傳動軸;20-后連接桿;21-前下擺臂;22-前傳動軸;23-轉向固定座。
1.2 電控系統設計
2 各模塊設計
2.1 單片機模塊
STC12C5A60S2/AD/PWM系列單片機是單時鐘/機器周期(1T)的單片機,內部集成MAX810專用復位電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轉換(250K/S),針對電機控制,強干擾場合。該單片機與其外圍電路構成此整體電路的主控部分。
2.2 電源模塊
電源由電池經過穩壓電路供給。采用5V電源供電。
2.3 驅動模塊
L298可驅動2個電機,OUTl、OUT2和OUT3、OUT4之間分別接2個電機。5、7、10、12腳接輸入控制電平,控制電機的正反轉,ENA,ENB接控制使能端,控制電機的停轉。
2.4 方向控制模塊
控制信號由接收機的通道進入信號調制芯片,獲得直流偏置電壓。它內部有一個基準電路,產生周期為20ms,寬度為1.5ms的基準信號,將獲得的直流偏置電壓與電位器的電壓比較,獲得電壓差輸出。最后,電壓差的正負輸出到電機驅動芯片決定電機的正反轉。當電機轉速一定時,通過級聯減速齒輪帶動電位器旋轉,使得電壓差為0,電機停止轉動。
2.5 避障模塊
避障電路即由多個紅外傳感器構成。紅外傳感器有發射端與接收端組成,通過紅外傳感器(即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若觸碰到實體,此時紅外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會被紅外傳感器的接收端收到,因此接收端輸出變化電壓信號),來感知外界是否有物體存在。
2.6 尋軌模塊
此電路與避障電路一樣,紅外傳感器有發射端與接收端組成,通過紅外傳感器(即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若觸碰到實體,此時紅外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會被紅外傳感器的接收端收到,因此接收端輸出變化電壓信號),來感知外界是否有物體存在。尋軌電路即由多個紅外傳感器構成。
2.7 測距模塊
通過超聲波發射探頭發生超聲波,若遇到物體必備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波被超聲波接收探頭接收到。此過程的整體時間,即為超聲波從發射設備出來到物體,又從物體到發射設備的時間。因此只要知道波速,距離也就確定了。
2.8 坡度檢測模塊
本智能小車采用陀螺儀檢測行進中道路坡度,檢測時的計算方法如下:
angle_n=angle_n-1+(Gyro-C_Gyro)*R_Gyro;
angle_n為當前角度值,它的單位是度(°);
angle_n-1為上一次計算出的角度值;
Gyro為陀螺儀敏感軸偏轉值,也就是當前敏感軸讀數;
C_Gyro為陀螺儀零點偏移值,這個值的測量方法是:將陀螺儀敏感軸水平放置靜止時的讀數;
R_Gyro為陀螺儀比例。
2.9 測速模塊
測速模塊使用霍爾傳感器獲得脈沖信號,在車輪上粘上一粒磁鋼,當霍爾開關靠近磁鋼,就有信號輸出,車輪旋轉時,就會不斷地產生脈沖信號輸出。
2.10 液晶顯示模塊
利用LCD12864作為顯示器,采用此方法大大簡化了硬件,充分的利用了單片機的資源,并且利用軟件設計了簡易的操作界面。可通過液晶顯示器與鍵盤的配合來完成相應的操作。
3 軟件設計
采用模塊化編程,在Keil.C51.v7.02的環境下編程,小車的程序包括液晶界面顯示、變速、轉向(模擬方向盤)、尋軌、壁障、坡度測量、測距。以測距模塊為例,給出超聲波測距程序,以實現車體與其他物體的測距:
4 結束語
(1)文章論述了利用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配合高仿真汽車底盤,整個電控系統由電源模塊、驅動模塊、方向控制模塊、壁障模塊、尋軌模塊、測速模塊、測距模塊、坡度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組成。設計制作了智能小車的硬件電路,并編寫了程序代碼。通過測試,可以實現變速、轉向功能、測距、尋跡、壁障、坡度測量、測速、實時顯示探測參數的功能。
(2)智能小車用于上課演示及實踐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汽車的性能參數,達到設計的目的。
(3)開發專業課實驗設備,教師與學生在一起開發制作的過程中,提高了專業課教師的科學研究、課程建設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亞丹.汽車智能雨刷示教裝置的設計[J].2013(29):40.
[2]賈寶棟.解剖車模型教具的研制[J].湖南農機,2013,5:138-140.
[3]徐金成.教具制作與實踐教學結合的嘗試[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3,2:149-151.
[4]于洪章.利用自制教具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教學儀器與實驗, 2013,6:35.
[5]王寶剛.高職教育自制教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2012,12:32-63.
作者簡介:徐亞丹(1981,2-),女,浙江杭州,碩士研究生學歷,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構優化設計。
摘 要:設計了一種教學用智能小車,由底盤系統、電控系統組成。底盤系統由轉向機構、傳動機構、差速機構、懸架組成。電控系統采用STC12C5A60S2/AD/PWM系列單片機為核心控制部分,由電源模塊、驅動模塊、方向控制模塊、壁障模塊、尋軌模塊、測速模塊、測距模塊、坡度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組成。文章介紹了總體設計思路和功能,制作了智能小車的硬件電路,并編寫了程序代碼。通過測試,可以實現變速、轉向功能、測距、尋跡、壁障、坡度測量、測速、實時顯示探測參數的功能。該智能小車用于上課演示及實踐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汽車的性能參數。
關鍵詞:小車;智能;創新
引言
《汽車性能評價與選購》課程是高職院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了解汽車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由于汽車性能測試對試驗場地有較高的要求,以及行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在教學過程中用真車做性能測試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把枯燥的理論通過生動直觀的形式進行展示,使學生產生一種具體的形象思維,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知識要點,擬設計一款智能小車作為汽車性能類課程的教具,讓同學們在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 總體設計
根據課程對汽車的測試要求,文章設計的智能小車,采用高仿真汽車底盤的機械結構,運用電控技術,具備以下功能:
1.1 機械結構設計
1-后輪;2-底盤;3-主傳動軸;4-電池組;5-橫拉桿;6-前減震器;7-前差速器總成;8-舵機拉桿;9-舵機;10-電動機;11-電動機散熱片;12-后差速器總成;13-后減震器;14-主傳動齒輪;15-電動機固定座;16-霍爾傳感器;17-后下擺臂;18-磁鋼;19-后傳動軸;20-后連接桿;21-前下擺臂;22-前傳動軸;23-轉向固定座。
1.2 電控系統設計
2 各模塊設計
2.1 單片機模塊
STC12C5A60S2/AD/PWM系列單片機是單時鐘/機器周期(1T)的單片機,內部集成MAX810專用復位電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轉換(250K/S),針對電機控制,強干擾場合。該單片機與其外圍電路構成此整體電路的主控部分。
2.2 電源模塊
電源由電池經過穩壓電路供給。采用5V電源供電。
2.3 驅動模塊
L298可驅動2個電機,OUTl、OUT2和OUT3、OUT4之間分別接2個電機。5、7、10、12腳接輸入控制電平,控制電機的正反轉,ENA,ENB接控制使能端,控制電機的停轉。
2.4 方向控制模塊
控制信號由接收機的通道進入信號調制芯片,獲得直流偏置電壓。它內部有一個基準電路,產生周期為20ms,寬度為1.5ms的基準信號,將獲得的直流偏置電壓與電位器的電壓比較,獲得電壓差輸出。最后,電壓差的正負輸出到電機驅動芯片決定電機的正反轉。當電機轉速一定時,通過級聯減速齒輪帶動電位器旋轉,使得電壓差為0,電機停止轉動。
2.5 避障模塊
避障電路即由多個紅外傳感器構成。紅外傳感器有發射端與接收端組成,通過紅外傳感器(即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若觸碰到實體,此時紅外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會被紅外傳感器的接收端收到,因此接收端輸出變化電壓信號),來感知外界是否有物體存在。
2.6 尋軌模塊
此電路與避障電路一樣,紅外傳感器有發射端與接收端組成,通過紅外傳感器(即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若觸碰到實體,此時紅外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會被紅外傳感器的接收端收到,因此接收端輸出變化電壓信號),來感知外界是否有物體存在。尋軌電路即由多個紅外傳感器構成。
2.7 測距模塊
通過超聲波發射探頭發生超聲波,若遇到物體必備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波被超聲波接收探頭接收到。此過程的整體時間,即為超聲波從發射設備出來到物體,又從物體到發射設備的時間。因此只要知道波速,距離也就確定了。
2.8 坡度檢測模塊
本智能小車采用陀螺儀檢測行進中道路坡度,檢測時的計算方法如下:
angle_n=angle_n-1+(Gyro-C_Gyro)*R_Gyro;
angle_n為當前角度值,它的單位是度(°);
angle_n-1為上一次計算出的角度值;
Gyro為陀螺儀敏感軸偏轉值,也就是當前敏感軸讀數;
C_Gyro為陀螺儀零點偏移值,這個值的測量方法是:將陀螺儀敏感軸水平放置靜止時的讀數;
R_Gyro為陀螺儀比例。
2.9 測速模塊
測速模塊使用霍爾傳感器獲得脈沖信號,在車輪上粘上一粒磁鋼,當霍爾開關靠近磁鋼,就有信號輸出,車輪旋轉時,就會不斷地產生脈沖信號輸出。
2.10 液晶顯示模塊
利用LCD12864作為顯示器,采用此方法大大簡化了硬件,充分的利用了單片機的資源,并且利用軟件設計了簡易的操作界面。可通過液晶顯示器與鍵盤的配合來完成相應的操作。
3 軟件設計
采用模塊化編程,在Keil.C51.v7.02的環境下編程,小車的程序包括液晶界面顯示、變速、轉向(模擬方向盤)、尋軌、壁障、坡度測量、測距。以測距模塊為例,給出超聲波測距程序,以實現車體與其他物體的測距:
4 結束語
(1)文章論述了利用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配合高仿真汽車底盤,整個電控系統由電源模塊、驅動模塊、方向控制模塊、壁障模塊、尋軌模塊、測速模塊、測距模塊、坡度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組成。設計制作了智能小車的硬件電路,并編寫了程序代碼。通過測試,可以實現變速、轉向功能、測距、尋跡、壁障、坡度測量、測速、實時顯示探測參數的功能。
(2)智能小車用于上課演示及實踐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汽車的性能參數,達到設計的目的。
(3)開發專業課實驗設備,教師與學生在一起開發制作的過程中,提高了專業課教師的科學研究、課程建設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亞丹.汽車智能雨刷示教裝置的設計[J].2013(29):40.
[2]賈寶棟.解剖車模型教具的研制[J].湖南農機,2013,5:138-140.
[3]徐金成.教具制作與實踐教學結合的嘗試[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3,2:149-151.
[4]于洪章.利用自制教具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教學儀器與實驗, 2013,6:35.
[5]王寶剛.高職教育自制教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2012,12:32-63.
作者簡介:徐亞丹(1981,2-),女,浙江杭州,碩士研究生學歷,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構優化設計。
摘 要:設計了一種教學用智能小車,由底盤系統、電控系統組成。底盤系統由轉向機構、傳動機構、差速機構、懸架組成。電控系統采用STC12C5A60S2/AD/PWM系列單片機為核心控制部分,由電源模塊、驅動模塊、方向控制模塊、壁障模塊、尋軌模塊、測速模塊、測距模塊、坡度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組成。文章介紹了總體設計思路和功能,制作了智能小車的硬件電路,并編寫了程序代碼。通過測試,可以實現變速、轉向功能、測距、尋跡、壁障、坡度測量、測速、實時顯示探測參數的功能。該智能小車用于上課演示及實踐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汽車的性能參數。
關鍵詞:小車;智能;創新
引言
《汽車性能評價與選購》課程是高職院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了解汽車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由于汽車性能測試對試驗場地有較高的要求,以及行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在教學過程中用真車做性能測試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把枯燥的理論通過生動直觀的形式進行展示,使學生產生一種具體的形象思維,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知識要點,擬設計一款智能小車作為汽車性能類課程的教具,讓同學們在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 總體設計
根據課程對汽車的測試要求,文章設計的智能小車,采用高仿真汽車底盤的機械結構,運用電控技術,具備以下功能:
1.1 機械結構設計
1-后輪;2-底盤;3-主傳動軸;4-電池組;5-橫拉桿;6-前減震器;7-前差速器總成;8-舵機拉桿;9-舵機;10-電動機;11-電動機散熱片;12-后差速器總成;13-后減震器;14-主傳動齒輪;15-電動機固定座;16-霍爾傳感器;17-后下擺臂;18-磁鋼;19-后傳動軸;20-后連接桿;21-前下擺臂;22-前傳動軸;23-轉向固定座。
1.2 電控系統設計
2 各模塊設計
2.1 單片機模塊
STC12C5A60S2/AD/PWM系列單片機是單時鐘/機器周期(1T)的單片機,內部集成MAX810專用復位電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轉換(250K/S),針對電機控制,強干擾場合。該單片機與其外圍電路構成此整體電路的主控部分。
2.2 電源模塊
電源由電池經過穩壓電路供給。采用5V電源供電。
2.3 驅動模塊
L298可驅動2個電機,OUTl、OUT2和OUT3、OUT4之間分別接2個電機。5、7、10、12腳接輸入控制電平,控制電機的正反轉,ENA,ENB接控制使能端,控制電機的停轉。
2.4 方向控制模塊
控制信號由接收機的通道進入信號調制芯片,獲得直流偏置電壓。它內部有一個基準電路,產生周期為20ms,寬度為1.5ms的基準信號,將獲得的直流偏置電壓與電位器的電壓比較,獲得電壓差輸出。最后,電壓差的正負輸出到電機驅動芯片決定電機的正反轉。當電機轉速一定時,通過級聯減速齒輪帶動電位器旋轉,使得電壓差為0,電機停止轉動。
2.5 避障模塊
避障電路即由多個紅外傳感器構成。紅外傳感器有發射端與接收端組成,通過紅外傳感器(即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若觸碰到實體,此時紅外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會被紅外傳感器的接收端收到,因此接收端輸出變化電壓信號),來感知外界是否有物體存在。
2.6 尋軌模塊
此電路與避障電路一樣,紅外傳感器有發射端與接收端組成,通過紅外傳感器(即發射端發射紅外線若觸碰到實體,此時紅外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會被紅外傳感器的接收端收到,因此接收端輸出變化電壓信號),來感知外界是否有物體存在。尋軌電路即由多個紅外傳感器構成。
2.7 測距模塊
通過超聲波發射探頭發生超聲波,若遇到物體必備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波被超聲波接收探頭接收到。此過程的整體時間,即為超聲波從發射設備出來到物體,又從物體到發射設備的時間。因此只要知道波速,距離也就確定了。
2.8 坡度檢測模塊
本智能小車采用陀螺儀檢測行進中道路坡度,檢測時的計算方法如下:
angle_n=angle_n-1+(Gyro-C_Gyro)*R_Gyro;
angle_n為當前角度值,它的單位是度(°);
angle_n-1為上一次計算出的角度值;
Gyro為陀螺儀敏感軸偏轉值,也就是當前敏感軸讀數;
C_Gyro為陀螺儀零點偏移值,這個值的測量方法是:將陀螺儀敏感軸水平放置靜止時的讀數;
R_Gyro為陀螺儀比例。
2.9 測速模塊
測速模塊使用霍爾傳感器獲得脈沖信號,在車輪上粘上一粒磁鋼,當霍爾開關靠近磁鋼,就有信號輸出,車輪旋轉時,就會不斷地產生脈沖信號輸出。
2.10 液晶顯示模塊
利用LCD12864作為顯示器,采用此方法大大簡化了硬件,充分的利用了單片機的資源,并且利用軟件設計了簡易的操作界面。可通過液晶顯示器與鍵盤的配合來完成相應的操作。
3 軟件設計
采用模塊化編程,在Keil.C51.v7.02的環境下編程,小車的程序包括液晶界面顯示、變速、轉向(模擬方向盤)、尋軌、壁障、坡度測量、測距。以測距模塊為例,給出超聲波測距程序,以實現車體與其他物體的測距:
4 結束語
(1)文章論述了利用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配合高仿真汽車底盤,整個電控系統由電源模塊、驅動模塊、方向控制模塊、壁障模塊、尋軌模塊、測速模塊、測距模塊、坡度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組成。設計制作了智能小車的硬件電路,并編寫了程序代碼。通過測試,可以實現變速、轉向功能、測距、尋跡、壁障、坡度測量、測速、實時顯示探測參數的功能。
(2)智能小車用于上課演示及實踐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汽車的性能參數,達到設計的目的。
(3)開發專業課實驗設備,教師與學生在一起開發制作的過程中,提高了專業課教師的科學研究、課程建設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亞丹.汽車智能雨刷示教裝置的設計[J].2013(29):40.
[2]賈寶棟.解剖車模型教具的研制[J].湖南農機,2013,5:138-140.
[3]徐金成.教具制作與實踐教學結合的嘗試[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3,2:149-151.
[4]于洪章.利用自制教具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教學儀器與實驗, 2013,6:35.
[5]王寶剛.高職教育自制教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2012,12:32-63.
作者簡介:徐亞丹(1981,2-),女,浙江杭州,碩士研究生學歷,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構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