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鳳 朱書亮 王抗
摘 要:五溝煤礦近幾年從實際出發,通過依法辦礦、規范管理、不斷加強科技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與選煤工藝,不斷提高礦山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環境保護水平。
關鍵詞:綠色礦山;優化管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由其是煤礦的開采將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今后的煤礦開采將向著“綠色”無公害方向發展。綠色礦山既要實施嚴格有序的開采又要控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于無法避開的破壞應當采取科學的治理措施,確保礦山開采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1 五溝煤礦綠色礦山的建設措施
1.1 依法辦礦、規范管理
五溝煤礦自2005年建礦以來,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合法經營,遵紀守法。五溝煤礦自2008年投產以來,嚴格要求生產,規范管理,從未受到過任何行政處罰,未發生任何違法事件。
五溝煤礦在發展中秉承“企業的發展靠管理”的硬道理,生產與管理機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并率先建立起“流程順暢、組織高效、人員精干”的煤礦管理新模式,大力倡導“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知識就是財富,本領就是身份,學習就是門路”等現代職業理念,實現了五溝煤礦發展的大跨越。
1.2 資源的綜合利用
資源綜合利用是解決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合理利用資源和防治污染兩個核心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措施。同樣,五溝煤礦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堅持探索,優化生產布局與流程,充分利用一切礦產源,取得的主要成效。
1.3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促進礦山發展的重要保證。五溝煤礦自建礦以來,認真貫徹“以科技創新促生產、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增效益”的工作宗旨,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力度,推廣應用“四新技術”,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創效活動,加速成果轉化。五溝煤礦以科技創新促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的措施有建立研發機構、健全研發管理制度、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多方面開展科技創新。五溝煤礦近幾年的科研研發費用投入資金情況
五溝煤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科技成果礦井科技成果碩果累累。綠色矸石充填開采技術應用,提高煤礦資源的回收率,減少地面土地的塌陷,保護土地資源。井下無極繩卡軌乘人車和異形軌齒軌卡軌車運輸車的使用,提高井下運輸的效率和安全。礦井壓風機余熱利用技術,加強資源回收利用,優化煤泥重介工藝流程,選矸樓動篩系統煤泥回收工藝流程及系統改進。
1.4 節能減排,廢水、廢氣、廢渣再利用
積極開展節能技術改造,主要成果有矸石轉載皮帶節能改造、主井提升系統節能改造、煤泥重介系統節能改造。
深入開展減排工作,建立9960m3/d的礦井水處理系統和1200m3/d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廢水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同時,礦井水經凈化處理后,重復利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立廢氣處理系統,采用D1000型花崗巖水膜除塵工藝對鍋爐消煙除塵,除塵效率達96%以上,排放的廢氣排放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中第Ⅱ時段二類區標準。深入開展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研究,目前,礦山正在開展1011工作面含水層矸石充填開采研究,可實現井下矸石不出礦,并且消耗已有的煤矸石,達到減少矸石堆放壓占破壞土地的目的。
1.5 環境保護
1.5.1 礦區綠化
五溝煤礦工業場地綠化以美化和改善場區環境為主。在工業廣場內種植樹木,道路綠化既要注重美化原則,又要有凈化環境空氣的功能,使其形成林蔭道;在空閑地段采取鋪草坪和種植喬、灌木,增加綠化覆蓋率。
1.5.2 地質災害防治
五溝煤礦開展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山的滑坡。在首采區工作面建立了地表移動觀測站等措施將地表塌陷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降低到最低水平。為避免矸石山危害人群,五溝煤礦將矸石山移至礦區的南部,遠離工業廠區。此外,與鎮政府簽訂了礦東大溝清淤協議,解決了礦山今后的防洪排澇問題,杜絕了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隱患。
1.5.3 土地復墾
五溝煤礦在發展過程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編制有《礦山土地復墾方案》,制定有切實可行的土地復墾方案,在生產過程中,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礦山土地復墾工作。土地復墾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表3。
2 結束語
五溝煤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有了顯著的提高、廢水、廢氣完全達到排放標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使用達到100%、采區回采率提高到81.9%、礦區和諧建設。
作者簡介:胡乃鳳(1986年-),女,安徽蚌埠人,技術員,主要從事礦山地質測量技術工作。
摘 要:五溝煤礦近幾年從實際出發,通過依法辦礦、規范管理、不斷加強科技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與選煤工藝,不斷提高礦山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環境保護水平。
關鍵詞:綠色礦山;優化管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由其是煤礦的開采將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今后的煤礦開采將向著“綠色”無公害方向發展。綠色礦山既要實施嚴格有序的開采又要控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于無法避開的破壞應當采取科學的治理措施,確保礦山開采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1 五溝煤礦綠色礦山的建設措施
1.1 依法辦礦、規范管理
五溝煤礦自2005年建礦以來,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合法經營,遵紀守法。五溝煤礦自2008年投產以來,嚴格要求生產,規范管理,從未受到過任何行政處罰,未發生任何違法事件。
五溝煤礦在發展中秉承“企業的發展靠管理”的硬道理,生產與管理機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并率先建立起“流程順暢、組織高效、人員精干”的煤礦管理新模式,大力倡導“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知識就是財富,本領就是身份,學習就是門路”等現代職業理念,實現了五溝煤礦發展的大跨越。
1.2 資源的綜合利用
資源綜合利用是解決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合理利用資源和防治污染兩個核心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措施。同樣,五溝煤礦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堅持探索,優化生產布局與流程,充分利用一切礦產源,取得的主要成效。
1.3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促進礦山發展的重要保證。五溝煤礦自建礦以來,認真貫徹“以科技創新促生產、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增效益”的工作宗旨,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力度,推廣應用“四新技術”,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創效活動,加速成果轉化。五溝煤礦以科技創新促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的措施有建立研發機構、健全研發管理制度、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多方面開展科技創新。五溝煤礦近幾年的科研研發費用投入資金情況
五溝煤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科技成果礦井科技成果碩果累累。綠色矸石充填開采技術應用,提高煤礦資源的回收率,減少地面土地的塌陷,保護土地資源。井下無極繩卡軌乘人車和異形軌齒軌卡軌車運輸車的使用,提高井下運輸的效率和安全。礦井壓風機余熱利用技術,加強資源回收利用,優化煤泥重介工藝流程,選矸樓動篩系統煤泥回收工藝流程及系統改進。
1.4 節能減排,廢水、廢氣、廢渣再利用
積極開展節能技術改造,主要成果有矸石轉載皮帶節能改造、主井提升系統節能改造、煤泥重介系統節能改造。
深入開展減排工作,建立9960m3/d的礦井水處理系統和1200m3/d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廢水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同時,礦井水經凈化處理后,重復利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立廢氣處理系統,采用D1000型花崗巖水膜除塵工藝對鍋爐消煙除塵,除塵效率達96%以上,排放的廢氣排放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中第Ⅱ時段二類區標準。深入開展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研究,目前,礦山正在開展1011工作面含水層矸石充填開采研究,可實現井下矸石不出礦,并且消耗已有的煤矸石,達到減少矸石堆放壓占破壞土地的目的。
1.5 環境保護
1.5.1 礦區綠化
五溝煤礦工業場地綠化以美化和改善場區環境為主。在工業廣場內種植樹木,道路綠化既要注重美化原則,又要有凈化環境空氣的功能,使其形成林蔭道;在空閑地段采取鋪草坪和種植喬、灌木,增加綠化覆蓋率。
1.5.2 地質災害防治
五溝煤礦開展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山的滑坡。在首采區工作面建立了地表移動觀測站等措施將地表塌陷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降低到最低水平。為避免矸石山危害人群,五溝煤礦將矸石山移至礦區的南部,遠離工業廠區。此外,與鎮政府簽訂了礦東大溝清淤協議,解決了礦山今后的防洪排澇問題,杜絕了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隱患。
1.5.3 土地復墾
五溝煤礦在發展過程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編制有《礦山土地復墾方案》,制定有切實可行的土地復墾方案,在生產過程中,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礦山土地復墾工作。土地復墾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表3。
2 結束語
五溝煤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有了顯著的提高、廢水、廢氣完全達到排放標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使用達到100%、采區回采率提高到81.9%、礦區和諧建設。
作者簡介:胡乃鳳(1986年-),女,安徽蚌埠人,技術員,主要從事礦山地質測量技術工作。
摘 要:五溝煤礦近幾年從實際出發,通過依法辦礦、規范管理、不斷加強科技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與選煤工藝,不斷提高礦山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環境保護水平。
關鍵詞:綠色礦山;優化管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由其是煤礦的開采將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今后的煤礦開采將向著“綠色”無公害方向發展。綠色礦山既要實施嚴格有序的開采又要控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于無法避開的破壞應當采取科學的治理措施,確保礦山開采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1 五溝煤礦綠色礦山的建設措施
1.1 依法辦礦、規范管理
五溝煤礦自2005年建礦以來,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合法經營,遵紀守法。五溝煤礦自2008年投產以來,嚴格要求生產,規范管理,從未受到過任何行政處罰,未發生任何違法事件。
五溝煤礦在發展中秉承“企業的發展靠管理”的硬道理,生產與管理機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并率先建立起“流程順暢、組織高效、人員精干”的煤礦管理新模式,大力倡導“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知識就是財富,本領就是身份,學習就是門路”等現代職業理念,實現了五溝煤礦發展的大跨越。
1.2 資源的綜合利用
資源綜合利用是解決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合理利用資源和防治污染兩個核心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措施。同樣,五溝煤礦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堅持探索,優化生產布局與流程,充分利用一切礦產源,取得的主要成效。
1.3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促進礦山發展的重要保證。五溝煤礦自建礦以來,認真貫徹“以科技創新促生產、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增效益”的工作宗旨,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力度,推廣應用“四新技術”,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創效活動,加速成果轉化。五溝煤礦以科技創新促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的措施有建立研發機構、健全研發管理制度、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多方面開展科技創新。五溝煤礦近幾年的科研研發費用投入資金情況
五溝煤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科技成果礦井科技成果碩果累累。綠色矸石充填開采技術應用,提高煤礦資源的回收率,減少地面土地的塌陷,保護土地資源。井下無極繩卡軌乘人車和異形軌齒軌卡軌車運輸車的使用,提高井下運輸的效率和安全。礦井壓風機余熱利用技術,加強資源回收利用,優化煤泥重介工藝流程,選矸樓動篩系統煤泥回收工藝流程及系統改進。
1.4 節能減排,廢水、廢氣、廢渣再利用
積極開展節能技術改造,主要成果有矸石轉載皮帶節能改造、主井提升系統節能改造、煤泥重介系統節能改造。
深入開展減排工作,建立9960m3/d的礦井水處理系統和1200m3/d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廢水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同時,礦井水經凈化處理后,重復利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立廢氣處理系統,采用D1000型花崗巖水膜除塵工藝對鍋爐消煙除塵,除塵效率達96%以上,排放的廢氣排放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中第Ⅱ時段二類區標準。深入開展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研究,目前,礦山正在開展1011工作面含水層矸石充填開采研究,可實現井下矸石不出礦,并且消耗已有的煤矸石,達到減少矸石堆放壓占破壞土地的目的。
1.5 環境保護
1.5.1 礦區綠化
五溝煤礦工業場地綠化以美化和改善場區環境為主。在工業廣場內種植樹木,道路綠化既要注重美化原則,又要有凈化環境空氣的功能,使其形成林蔭道;在空閑地段采取鋪草坪和種植喬、灌木,增加綠化覆蓋率。
1.5.2 地質災害防治
五溝煤礦開展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山的滑坡。在首采區工作面建立了地表移動觀測站等措施將地表塌陷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降低到最低水平。為避免矸石山危害人群,五溝煤礦將矸石山移至礦區的南部,遠離工業廠區。此外,與鎮政府簽訂了礦東大溝清淤協議,解決了礦山今后的防洪排澇問題,杜絕了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隱患。
1.5.3 土地復墾
五溝煤礦在發展過程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編制有《礦山土地復墾方案》,制定有切實可行的土地復墾方案,在生產過程中,因地制宜,積極開展礦山土地復墾工作。土地復墾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表3。
2 結束語
五溝煤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有了顯著的提高、廢水、廢氣完全達到排放標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使用達到100%、采區回采率提高到81.9%、礦區和諧建設。
作者簡介:胡乃鳳(1986年-),女,安徽蚌埠人,技術員,主要從事礦山地質測量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