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堯,姜元元(沈陽軍區聯勤部,遼寧 沈陽 110021)
加強現代軍事物流建設是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構建現代化軍事物流中心既是適應新時期、新形勢軍事變革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軍事物流的軍事經濟效益,不斷滿足部隊對物資需求的快速響應和應急保障的迫切需求。
軍事物流中心集多種物流設施為一體,具有多種軍事物流方式和軍事物流形態的作用,可以全面處理軍隊物資的包裝、供應、流通加工、不同運輸方式轉換和信息調度等軍隊物流業務。它既可以匯集軍事物流系統信息,對部隊用戶實施集中、有序、規范的供貨,也可以有效地通過集中倉儲,降低儲存成本,實現有效庫存調度和配送。
軍事物流中心的功能可分為核心功能和一般功能。核心功能就是配送服務,一般功能主要包括訂貨、庫存、運輸、信息處理等。軍事物流中心必須要有配送功能,否則不能稱之為軍事物流中心。從組織形態上看,它是以集中的、完善的送貨取代分散性、單一性的取貨。從資源配置上看,則是以專業組織的集中庫存代替零散庫存,銜接了供需關系,減少了整個軍事物流范圍內的迂回運輸、交叉運輸、重復運輸等現象,使分散的供應保障活動協調運作,有利于實現軍事物流的合理化,進而降低軍事物流成本,提高軍事物流效益。
構建軍事物流中心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善了軍事物流系統,整合和優化了軍事物流流程,促進軍事物流管理一體化的發展,提高了軍事物流的效益。一是有利于降低軍事物流成本。通過軍事物流中心的構建,有利于軍事物流向專業化發展,還能以其特有的運動形態和優勢調整軍事物流結構,促使軍事物流活動向著“規模經濟”發展。二是有利于全面改善物流保障服務。軍事物流中心的建立,尤其是配送的成功運作將為軍事物流服務的改善提供保證,讓服務落到實處。構建軍事物流中心,使得部隊用戶只需向一處訂購,或與一個進貨單位聯系,就可訂購到以往需要去許多地方才能訂到的貨物,只需組織對一個配送單位的接貨便可代替現在的高頻率接貨,因而大大減輕了部隊的工作量,節省了事務開支。三是有利于開發和應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軍事物流中心建立后,必須相應地配備各種物流設施和設備,提高中心的作業效率,而由中心供貨的過程就是應用現代高新技術和配送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過程,不斷促進高新技術的開發與應有過程。四是有利于實現軍事物流保障一體化。構建新型的軍事物流中心,能夠對傳統的“松散型”軍事物流進行徹底的變革,促進軍事物流保障系統“條條”與“塊塊”的整合,形成一體化的軍事物流保障格局,有效地解決軍事物流攤子過大、結構不合理、關系不順等問題,加速軍地一體化物流的建設步伐。
3.1 建設的基本原則。我軍后勤保障體制改革是在現有調整改革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三軍一體、軍民一體的戰略保障體制,實現三軍聯合保障、綜合保障和軍民一體化保障。構建軍事物流中心,也應適應改革的需要,依托國家力量及戰區一體化保障力量,鞏固當前軍隊物資采購改革的現有成果,建設戰區型一體化物流中心。要加強軍事物流系統自身的一體化進程。軍事物流系統是一個涵蓋倉儲、軍交、運輸、物資等后勤各部門的大系統,其整體的效能取決于各個子系統的協調運作和相互結合,必須加強于各部門物流建設的統一籌劃和整合,建立軍隊物資聯合儲運系統,在此基礎上再規劃軍事物流中心的建設。要將軍事物流中心的建設依托于整個國家物流的規劃中。軍事物流與民用物流雖然是兩類服務對象不同的物流系統,但是兩者存在著相互交叉、相互結合、相互融合的部分,可以在建設兩類系統時充分考慮這一系統對另一系統的可轉換性、可支持性,充分考慮資源的互補、功能的轉換等可能接口,在滿足側重點的基礎上,建成一個寓軍于民、平戰結合、快速轉換的軍民兼容物流系統。
3.2 建設的三種模式。一是軍隊依據軍地總體物流規劃建設軍事物流中心,軍地雙方可以共用。二是軍地共同建設軍事物流中心,實行軍地共同施用的模式。由軍地共同投資,建設軍事物流中心,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用管理,滿足軍地需要。三是地方建設,軍地共同使用的模式。由地方政府或企業投資建設物流中心,為軍地雙方提供物流服務。無論以何種方式建設軍事物流中心,都必須依據國家和軍隊及地區的總體規劃來進行。但是三種模式建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第一種模式更強調軍事物流中心的軍事功能的建設,第三模式因為以地方力量為主,所以更側重于發揮物流中心的經濟效益,第二種模式則介于兩者之間。
3.3 軍事物流中心的規劃。軍事物流中心的設計可分為策劃構想、總體設計、方案評估、籌備實施等步驟。要科學進行咨詢、論證,初步確定軍事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明確中心的規模、作用,決定物流中心的定位、類型和目標。筆者更傾向于利用原有的軍隊物資供應站或轉運站,以此為基礎進行軍事物流中心的建設;總體設計階段,要對可行性分析報告進行反復推敲、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對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作業流程、設備配置、運作方式、管理結構、設施布局、成本核算、軍事經濟效益等進行全面、細致、周到的設計,并對設計方案反復進行論證、分析;方案評估階段,主要是通過權威機構、專家學者對方案進行評價和審查,考證規劃和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缺欠,對方案進行比較鑒別、系統評審,最終根據分析比較結構和評審結論,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報告上級有關部門批準。軍事物流中心的規劃是非常復雜的,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必須用系統化的方法確定一個最優方案。在基本設計階段往往產生幾個可行的系統方案,應該根據各個方案的特點,采用各種系統評價方法或計算機仿真的方法,對各方案進行比較和評估,從中選擇一個最優的方案進行詳細設計。具體的選擇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結合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將原則和要求用一系列的指標來表示,各項指標表示為一定量。而定性方法則是主要根據規劃的原則,憑經驗判定優勢,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缺乏準確性。具體采用何種方式或怎樣綜合采用定量與定性結合的辦法,要根據實際的情況。
3.4 軍事物流中心的選址。軍事物流中心選址的位置是否合適,對軍事物流中心發揮其作用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的在選擇軍事物流中心地址時應著重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各部隊的需求情況,如果是軍地共建型,還應考慮地方物流的需求情況。二是水源和能源是否充足。一個軍事物流中心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的物流園區,中心的選址要考慮到其能否可持續發展。三是交通條件能否滿足軍事物流的需求。四是要有一定的地幅,易于展開。一個軍事物流中心各作業功能區需要適當展開配置,規模較大,沒有一定的地幅是不行的。五是是否易于防護,戰時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種軍事打擊。
3.5 軍事物流中心的布局及設計。在進行物流中心的系統設計時,首先要確定物流中心的種類、保障范圍、保障內容、保障量及可能加大的保障量等,并根據任務確定功能,從而決定其設計。但無論如何,建設一個軍事物流中心最重要作用不是儲藏物資,而是流通物資。物流中心的設施建設要滿足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小數量的軍事貨物配送的需要。在對原有舊式倉庫進行改造的同時,大力提倡建立自動化立體倉庫,并與先進的裝卸、分揀設施結合在一起,保證入庫、檢驗、分類整理、上貨入架、分揀配貨、出庫等作業有序、及時、準確的進行。
4.1 要加強信息平臺的建設。各個軍事物流信息子系統需要有一個共有物流信息平臺提供共享服務。共有信息平臺能夠從各個子系統中提取共享信息,進行數據融合處理,完成對于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的組織,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和可理解性,并根據服務請示及查詢權限,對軍隊物資保障系統提供信息服務。此外,在物流管理方式上還要大力推廣現代信息技術,推廣諸如條形碼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揀和自動存取系統以及自動跟蹤系統等物流自動化設施。
4.2 要加強軟件的建設和創新。一個現代化軍事物流中心的根本特點應表現在高度現代化的流程設計和流程管理,這種軟性的建設往往要比硬件的建設更為重要。例如,一個現代軍事物流中心內的訂發貨業務、商品檢驗、保管裝卸作業、場所管理、配貨作業、分揀作業以及成本管理等都直接決定了物流中心內的效率。物流中心如何與外部相關環節比如軍隊用戶、企業等有機相連、相互協調,以促進產業的發展也決定了物流中心的效率,所有這些才是目前我軍發展軍事物流中心應當充分關注的問題。
4.3 要積極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軍事物流中心要發揮積極的作用,除軍隊內部的支持外,還需要很多政策、社會設施等宏觀因素和條件的指導和支持,而這些職能都必須由政府出面來積極推動甚至實施。從我國現有的情況看,各級政府已開始對軍事物流和配送的政策支持。但是地方現有的政策措施對軍事物流缺乏明確的指導方向、規范效應和法律效應,沒有為軍事物流管理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運作環境和基礎,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軍事物流中心的發展。
4.4 要加快軍事物流人才的培養。人才是第一資源。建設現代化的物流中心當務之急要加緊培養軍事物流人才,包括軍事物流管理,物流技術操作,物流宏觀決策與規劃,軍事物流科學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只有大力培養出實踐型、技術型、復合型的軍事物流人才,軍事物流中心才能更好的建設發展。此外,還要建立科學的人才評估機制、人才搜尋機制、人才儲備機制、人才保證機制、高級人才培訓機制和高效的人才市場運行機制等配套機制,以便為軍事物流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 江帆,凌大榮.淺談物聯網在軍事物流中的應用[J].軍事經濟研究,2012(2):26-28.
[2] 凌大榮,王猛.軍事物流體系發展戰略研究[J].軍隊采購與物流,2010(2):22-25.
[3] 尚闖兵,祝爾堅,熊傳江.軍事物流模式研究[J].后勤學術,2010(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