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斌
(重慶市銅梁縣婦幼保健院 重慶 402560)
消化性潰瘍主要有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臨床研究顯示,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該疾病在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包括出血、穿孔以及幽門梗阻與癌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1]。本文選擇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患者84例,對這些患者分別以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并對兩種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于曾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所有患者均與消化性潰瘍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合。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數量相等的兩組,并將這兩組患者分別記作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在25-75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38.6±2.5歲,患者病程為1-10d,其平均病程為5.6±2.6d;觀察組中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病程為1-10d,其平均病程為5.8±2.4d。排除其它器官存在嚴重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完成治療,并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存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中患者以阿莫西林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即給予患者阿莫西林,其劑量為100 mg/次,每天2次,并且給予患者奧美拉唑,其劑量為20 mg/次,每天2次,此外還要給予患者呋喃唑酮,其劑量為100 mg/次,每天3次;觀察組患者以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對其進行治療,即給予患者左氧氟沙星,其劑量為100 mg/次,每天3次,此外,與對照組患者一樣給予其奧美拉唑與呋喃唑酮,奧美拉唑的劑量為20 mg/次,每天2次,呋喃唑酮的劑量為100 mg/次,每天3次。對兩組患者均進行7d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2]。
1.3 療效判定標準:在完成治療之后,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潰瘍達到S1期之上,即潰瘍愈合,有紅色瘢痕形成,周圍不存在充血水腫,則表示為顯效;在完成治療之后,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潰瘍直徑有所減小,減小程度在50%之上,則表示為有效;在經過治療之后,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顯示其潰瘍直徑有一定程度減小,但減小程度在50%以下,甚至出現惡化,則表示為無效[3]。
1.4 統計學分析: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患者所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分析,對于結果中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并且以t進行檢驗,對于兩組患者之間比較以χ2進行檢驗,在本文研究中以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在完成治療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中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2%,對照組中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1.4%,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其具體比較結果如表1:

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治療結束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在治療過程中所不良反應及并發癥,觀察組中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9.5%,對照組中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3.8%,兩組患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其具體比較結果如表2:

表2
消化性潰瘍屬于一種多因素疾病,當機體自身的防御因素減弱或者其侵襲因素加強時,都可能會導致潰瘍。臨床研究表明,對于消化性潰瘍,以抗潰瘍藥物進行治療為基礎,同時要根除幽門螺桿菌來進行治療,在臨床上提倡以抑酸劑或者鉍劑與甲硝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相聯合而對該疾病進行治療[4]。
從目前來看,臨床上常以三聯療法對該疾病進行治療,即以質子泵抑制劑聯合另外兩種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奧美拉唑屬于高效新型質子泵抑制劑,其與壁細胞分泌小管以及囊泡內H+-K+-ATP酶能夠進行不可逆地特異性結合,從而對基礎胃酸分泌進行抑制[5]。呋喃唑酮屬于硝基呋喃類抗菌藥物,能夠通過對細菌氧化還原酶進行干擾,從而阻斷細菌正常代謝。阿莫西林屬于半合成廣譜性青霉素類藥物,其對細胞壁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并且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能夠迅速結合菌體內的轉肽酶,并且使其失去活性,可迅速破裂溶解細菌細胞。左氧氟沙星可通過對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進行抑制,將細菌DNA合成以及復制阻斷,從而使細菌死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6]。
綜上所述,對消化性潰瘍以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均能夠取得一定臨床治療效果,但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要高于阿莫西林三聯療法,并且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較少,能夠更好減輕患者痛苦,在臨床治療上盡可能選擇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進行治療。
[1] 孫春才.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3,36(22):131-132
[2] 陳燕萍,王群英,滕衛軍,鄭小娟.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0,28(14):111-112
[3] 侯杰.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8(14):17-18
[4] 厲明慧.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J].中國傷殘醫學,2013,6(18):273-274
[5] 譚玉娥,馬瑩.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與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13,9(18):28-29
[6] 楊志勇.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50例臨床研究[J].吉林醫學,2011,12(22):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