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 郭育城
摘 要:電能作為現代工業生產的主要能源和動力,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于電能的輸送,既要便于控制、調節和測量,又要確保經濟性的要求,從而推動生產過程自動化的實現。目前,我國配電線路的改造升級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配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也獲得了明顯的改善。文章對國內配電線路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新建線路的規劃設計以及配電線路的改造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配電;線路;建設;改造
1 國內配電線路的現狀
電能是一種優質、高效的能源形式。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很容易地轉換為電能,同時,電能也能夠輕松地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量。農村電網配電線路改造期間,其設計、施工和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工程質量參差不齊。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和技術水平的限制等不利因素,配電線路雖然一直在進行調整,然而仍然不夠完善,導致全國部分地區的電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而農村電網則表現得更為突出。電能質量不能滿足要求,供電可靠性不能獲得保證,導致很多電器和電子設備無法在該地區獲得應用,更加不能得以推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力消費的發展。
2 新建線路的規劃設計以及配電線路的改造
在基礎配電線工程中,其建設質量是至關重要的,關系到配電線路能否安全、無故障的運行,并影響到用戶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在進行線路的規劃和設計時,對于線路的勘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配電線路設計通常包括以下工作內容:(1)對于新建線路及更改線路的路徑的確定。(2)桿位的確定。(3)桿型、導線截面、配電設備的選擇。(4)桿型組裝方式、各種金具加工方式以及負荷改接點的確定。(5)設計圖紙的繪制,材料計劃的編制以及工程預算的確定等。
2.1 確立新建改造依據,避免重復投資,盲目建設
2.1.1 滿足負荷需要項目
為了滿足新增用電的需求,就需要進行配網線路的新建、擴建或者改造,同時,為了符合發展的需要,提高電網的供電能力,也需要進行配電線路的建設與改造。
2.1.2 網絡優化項目
這類項目主要是通過優化主干網架的方式,進而使供電可靠性和網絡轉供電能力得以提高,同時還包括其他改造項目,其目的是建成目標網架或實現分區供電。
2.1.3 老舊設備改造
在我國,配電網的建設已經有著幾十年的歷史,而配網設備老舊的現象也是相當普遍,其質量和可靠性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給供電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因此,進行配網老舊設備的改造,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成為電力行業工作的重心。提高原配網設備健康水平或技術水平,提高電壓質量或降低線損要求,進行配電線路設備的改造勢在必行。
2.1.4 配合市改建設項目
主要目的是為了配合市政建設而對配網線路設施進行的新建、擴建或改造項目,包括配合道路建設的線路、站房或管溝遷移改造、纜化改造等。
2.1.5 提高自動化水平項目
生產的自動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是當前電力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為了提高原有配網線路的自動化管理水平和配電生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經常需要對配電網絡進行新建、擴建或改造。
2.2 配電線路及防雷標準要求
在進行配電設施的增設和改造設計時,需按照該地區三十年重現期基本風速、覆冰密度分布圖,實現差異化的設計。需要注意的是,要對地區雷電密度分布圖進行細致的分析,在對強雷區進行設計時,配電線路以及設備的防雷能力,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2.3 配電設備及節能環保要求
考慮到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的要求,配電設備和設施一旦建成并投入運行后,在其正常使用壽命年限內,通常應避免進行改造或擴建,因為有時進行改造會引起成本的大量增加。在某些情況下,確實需要進行改造的,應該開展專題論證,在技術性和經濟性上對配網改造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的研究。
2.4 10kV 配電網線路
2.4.1 10kV配電網線路一般城鎮不宜超過4km,農村不宜超過15km;架空導線截面與電纜截面應形成系列化,同地區導線截面規格應不得多于4種,城鎮主干線最小截面不小于150mm2,分支線不小于50mm2,鄉村電網主干線不宜小95mm2。
2.4.2 10kV線路桿塔高度的選擇應在12米及以上為宜;線路檔距的選擇,城鎮不能超過50m,鄉村不能超過70m;如果跨越檔較大或跨越建筑物、河流,需要派專人對導線弧垂、邊距進行觀測,使安全距離得到保證,對于線路運行造成影響的樹木,要進行清除,防止其成為妨礙線路安全的隱患;沿海地區很容易受到臺風襲擊,而嚴寒地區則在冬季可能遭受冰災,對于這些特殊地區,在進行電桿的選擇時,應選用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的、脆性較低的非預應力普通鋼筋混凝土桿;在對電桿進行安裝和拆卸時,應注意輕起輕落,安裝前首先對電桿的外觀進行檢查,確保電桿完好,避免安裝后再發現問題。
2.4.3 拉線對地夾角應不小于60°,遇邊坡及可能被水淹沒的地形時應采取深埋或重物填壓形式,保證拉線的設計拉力。
2.4.4 線路直線桿絕緣子嚴格采用PS-15、S-185等外膠裝式絕緣子,禁止使用P-15T等容易出現損傷、裂紋的裂質絕緣子;鐵橫擔規格不得小于63×6,并采用熱鍍鋅等工藝避免銹蝕。
2.4.5 導線連接應采用并溝線夾、安普線夾、接續管等金具,禁止纏繞、綁扎連接,不同金屬間連接應有過渡金具(嚴禁銅鋁直接連接),絕緣導線耐張線夾處應有防滑脫裝置。
2.4.6 對近兩年配網運行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將分析結果作為進行配網改造設計的第一手資料。可靠性和安全性是配網改造的首要原則,在10kV架空主干線,應采用裝設分段開關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段,對于每段配變容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即控制在2000kVA以下或配變戶數5至6個左右。如果線路分支線超過1km或后端負荷超過1500kVA,這時需要在分支線裝設斷路器,也可以裝設負荷開關,而對于其他的分支線,則可以裝設刀閘或跌落開關。
2.4.7 柱上斷路器、負荷開關在來電側裝設避雷器,常開運行的柱上斷路器、負荷開關雙側應安裝避雷器。
2.4.8 配電變壓器的容載比一般取1.6~2.0。各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負荷增長較快的地區可以取上限。
3 結束語
電力行業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電網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更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對于配電網線路的建設和改造,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對配電網線路進行建設和改造的進程中,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融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加強對于施工環節和安裝工藝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勇于創新,不斷改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通過配電網線路的改造,實現農村電網的全面改造,產生質的飛躍,同時還要全面實現電網升級的目標。加強質量觀念,使配電線路的建設質量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對于施工工藝,要進行嚴格的規范。使典型的供電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并積極選用兼具先進性和實用性的新的技術、設備、材料和工藝,使配網技術裝備水平獲得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博智.10kV配電網線路的建設與改造探討[J].科技技術應用,2013(z1):51.
[2]林振曉.城市10kV配電網建設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8(28):96-99.
[3]王永鐸.10kV配電網線路的建設與改造分析[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