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烙印,每個世紀有每個世紀的流行文化。環藝設計作為貼近大眾的一種設計元素。也離不開當代流行文化的渲染和使用。及時正確地吸取流行元素對環境藝術設計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流行元素;甄別;環藝應用
流行元素是一個群體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可以來自大自然,來自身邊生活,來自人類勞動成果,她帶來動的喧囂,靜的和平,也是人們思維成果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流行文化的色彩。流行元素是室內外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流行元素關注身邊生活或變化。
多種多樣的流行文化滿足特定人群心理需求,環藝設計也是以滿足環境受用者而存在的一種借以藝術手段對環境進行再創造的活動。本源為人,從這點上講流行元素是和環藝設計是具有共性的。我們應該研究其中的關系,找到契合點,加以利用。
1 流行元素的判別
對于生活中流行的東西很多,包括對某一顏色的特殊喜好,對某種自然現象的依賴,對某種文化的尊崇等等。但這些不代表流行的都是人民需要的,也不代表流行的都是積極、正面、向上、能給環藝設計帶來正面發展的。對于流行文化,應該站在一個公正,繼往開來的高度上去審視,能否給設計成果帶來更好的身心愉悅體驗或者促進環藝設計進步,讓環境變得更美好。
流行元素在室內外設計中的運用是人類文明與文化進步的標志,也是人類社會歷史的見證。尤其隨著機械、電子、互聯網的發達而進入一個變幻無窮的新階段。社會各角色都有各自喜愛的流行文化,如京劇工作者喜歡多色彩勻潤的奇幻空間,文學愛好者喜好綿柔憂郁的居住環境,利于激發創作靈感。但這種種心情皆是因為流行元素所具有的獨特魅力。視在特性與人的聯想,深深地根植于人類思維潛意識之中,看到契合自己心理需求的流行文化的各種表現,都會產生種種神秘、舒適和安逸之感。其中包括純樸的自然感,無止境的奇特感,變化多端的藝術感。包容萬物的空曠感,流行文化形聲微妙、可動可靜、可大可小、內涵豐富,是環藝設計中取景無雙的素材。流行文化作為居住區環境景觀的一部分,設計環境時應該充分考慮人的行為特征,滿足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達到對流行元素的正確甄別和恰當使用,為環藝設計增添無窮樂趣和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2 流行元素應用應該注意的幾點
流行元素反映時代的最新動向。我們應該從環藝設計的本源出發,對流行元素進行提煉、轉化和抽象再重構加工。讓其能為環藝設計所用。例如,設計水景時,因各地文化差異不同,對水文化的理解和喜愛程度不同、資源分布不同。沿海城市的大水景布局形成氣勢磅礴的噴泉景象。而在中小城市或者室內外相對狹小空間中的水景設計應該考慮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甚至是環保和循環使用的問題。
設計師應該從豐富的多樣的流行元素中善于發現和捕捉美的元素,對這些“美”元素的主題挖掘、延伸。用現代的觀念和審美情趣去重新闡釋和發掘起源于底層文化中的精品及傳統的精華,探尋流行元素的永恒主題、挖掘其思想根源和精神文明追求,以積極向上為標準設定流行元素的使用價值。對其糟粕的內容進行剔除,保留、提純反映人們精神文明進步的有益元素,尋到生活美和環藝設計的接合點,形成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流行文化美,發揮流行元素的最大價值,塑造環藝設計的每個獨特主題。
流行元素的應用還需從材料的角度去考慮,取材簡易,環保、綠色,可循環利用,保護資源環境。對于一些鋪張浪費。不切實際的個人主義堅決抵制,環藝設計不能因為個人享樂主義或者是奢靡頹廢的生活或態度而滿足其私人利益進行環境的改造,不符合大眾精神追求,也不能反映時代的進步。環境藝術設計是對環境的美化和品質提升、是更好地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流行元素也是地方文化的縮影。有些偏遠山村由于受到大山的阻隔,與外界形成獨立的反差,但卻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著祖先們對環境創造的巨大貢獻和上層追求。現今很多真正意義上堪稱完美的環藝設計,保存了中國傳統建筑環境設計思維與實踐的案例,集中在偏僻的鄉村,并且保持著當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使得人們可以從建筑環境上了解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例如,安徽皖南“桃花源里人家”的宏村、西遞村,都是中國傳統建筑環境設計思維和實踐的代表。其對環境設計的把握是在追求我國到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提倡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現在,人們逐漸認識到這些偏僻鄉村的環境設計是我們環藝設計界巨大的財富,人們也開始喜愛古典,欣賞老舊的東西,因為它們帶有故事,帶有人們感情思緒的寄托。可以讓人思考、讓人愉悅。這種追求古舊也形成了一種流行元素,環藝設計可以在這上面找到民族精神精華,對環境建筑設計幫助無可謂不大。
3 環藝設計對流行元素的利用
流行元素經過甄別、提煉出有價值于環境建筑設計的元素之后就可以對其加以再構造,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設計手段。流行元素可以使用在改變環藝設計的外在形體架構、使形體架構更加流暢,美觀;可以使用在色彩調配上,使顏色組合得更加讓人心曠神怡;可以使用在空間維度的建構上,讓室內外環境充滿故事性和可閱讀性。讓環境受用者產生自然與心理的共鳴,聯結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溝通,大大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在流行元素中選取與經驗、回憶對應的元素進行設計,使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追溯美好幻想、完成感覺上的心靈釋放和安樂。流行元素的使用可以是在環藝設計的方方面面,只要能達到提升環境設計的藝術性和本質,都是恰當的利用。
4 結語
流行元素的作用很多,可以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地追求美好生活,也可以在室內外環境建筑設計上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把反映時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的流行元素安排在環境建筑設計上,實現中華民族環藝設計的偉大復興,是對流行文化理解后的自然心理流露和欣賞,可以改變我國環藝設計發展相對遲緩的步伐,成為環境設計藝術風口的弄潮者。讓環境設計更具有詩意和貼近民眾群體生活。
參考文獻:
[1] 吳家驊,朱淳.環境藝術設計[M].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2] 鄒偉民.室內環境設計[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林文福(1993—),男,福建漳州人,本科,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環境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