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銘磊 趙娟
摘 要:斯堪的納維亞,也被稱為北歐,是包含著地理位置偏遠但彼此之間關系較近的丹麥、挪威、芬蘭、瑞典和冰島五個國家。在現代設計發展的浪潮中,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總能吸收各運動思潮的精髓,并將它們與自身的民族傳統特色相結合,在理性接受中不斷地前行,最終成為現代設計中的一枝獨秀,為我國的現代設計發展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北歐設計;斯堪的納維亞;傳統工藝;現代設計
1 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對北歐設計的影響
北歐地區氣候嚴寒,除森林資源豐富外,其他的能源稀少,這就使得他們具有較強的理性設計意識,以及對有限的資源和生態有著尊重之情,在適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北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精湛傳統手工藝。世界設計史潮從工藝美術運動開始拉開了序幕,工藝美術運動和后來的新藝術運動,都提倡師法自然,反對矯揉造作給產品帶來的形態丑陋,這與北歐的民族精神和設計觀念不謀而合,并對北歐的設計產生了影響。在運動思潮的推動下,斯堪的納維亞諸國家成立了諸多的工藝協會。例如,1845年瑞典成立了瑞典工藝協會、1875年芬蘭成立了芬蘭手工藝和設計協會、1918年挪威成立了挪威“手工藝和工業設計協會”,這些協會并沒有進行激進的設計運動,在將歐洲的設計理念帶回北歐的同時,維護著手工藝生產的高標準,積極促進北歐的手工藝、工業和藝術的溝通。北歐各國的工業發展從先前的手工藝行業開始啟動,涉及了家具、染織、金屬工藝、陶瓷等等行業。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得到了展示的機會,他們的陶瓷設計、家具設計、金屬工藝和新藝術的染織得到了肯定,顯現出北歐設計創作根基始終落在北歐國家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學觀念上,北歐設計中固有的傳統工藝令人矚目,傳統工藝成了斯堪的納維亞現代運動中的潛在因素,也是日后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中的最顯著的特點和精髓。
2 現代主義設計對北歐設計的影響
德國現代主義運動對北歐的設計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現代主義設計運動講求功能性和理性的,這與北歐設計中的合理性思想相通,這就為功能主義與斯堪的納維亞的交流提供了基礎。1930年的斯德哥爾摩展給北歐各國打開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大門,德國功能主義在建筑、家具、日常用品等設計上得到充分的展現,斯堪的納維亞各國通過展覽理解并接受了功能主義,并且藝術家和設計師也將功能主義的設計語言運用到設計中。在德國工業同盟的影響下,丹麥、瑞典等國1911~1915年左右相繼成立了類似的組織。1930、1931年丹麥著名的設計師和建筑師阿爾托就曾兩度到柏林拜訪格羅佩斯,包豪斯給予北歐許多設計理論和設計教育方面的啟示。
堅守民族文化傳統的北歐各國在接受功能主義的精髓和理念的同時,并沒有照搬功能主義的模式和條條框框,而是將自身的傳統與功能主義的現代性相融合,在自己的民族意識下對現代主義的缺陷提出質疑并做出修正,使得北歐設計既遵循功能主義原則又秉承斯堪的納維亞人文文化的內涵,具有舒適、自然、美觀、實用、民主化、人性化的特點,保障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獨特人文特質。也正因為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所做出的努力,當功能主義逐步轉化為冷漠、千篇一律、單調的國際主義風格時,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卻能形成功能和審美相統一、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相結合、具有情感的人文功能主義設計風格,適應了時代的要求,集浪漫和理性為一體。丹麥現代設計鼻祖凱爾·柯林特、丹麥家具設計大師的漢斯·維格納、芬蘭的著名設計師和建筑師阿爾瓦·阿爾托這些設計師在將功能主義與本民族傳統的內在精髓融合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實踐,形成了注重傳統、注重地域特性、關注人的情感的特色,建立了自身的現代設計體系,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3 在東方文化中吸取營養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在其設計風格的形成、演變和發展中,還受到東方文化元素的影響。中國的傳統設計講求“天人合一”,注重自然和民族文化內涵的表達,與斯堪的納維亞設計中設計理念有著共通之處,許多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在設計和制作時參考中國傳統設計的風格和手法,并從中吸取靈感,為設計增添新的元素。早在19世紀,丹麥設計師托瓦爾·賓德博爾的黑陶、金工和染織作品從中國設計中吸收了營養和力量,東方瓷器給丹麥從事陶瓷的設計師以靈感和啟迪。丹麥家具設計師漢斯·維格納在設計中對中國傳統家具十分感興趣,在中國圈椅的影響下,設計了各具特色的四把椅子。在他一生的設計中有很多椅子都有著中國文化的情結,但不是對中國傳統家具形式和裝飾上的移用和單純模仿,而是盡可能取其合理因素,并凈化其已有的形式,然后發展成為自己的設計理念。
4 獨樹一幟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20世紀40年代左右,北歐設計憑借著為生活而設計、民主化、人文化、功能主義的信念在世界設計潮流脫穎而出。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努力地舉辦各種展覽和競賽,斯德哥爾摩博覽會,米蘭三年展以及從1954年至1957年,在美國、加拿大許多著名的博物館進行的巡回展等等國際性的展覽搭建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走向世界設計舞臺的橋梁。在這些展覽的設計作品中,能看到北歐設計師們在協調傳統與現代的關系、體現人文關懷、增添產品趣味性、綜合利用各種材料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例如,芬蘭現代家具設計大師庫卡波羅強調美學、生態學和人體工學的原則,一改人們常用膠合板作為家具材料的現狀,在設計實踐中對塑料和鋼木結構進行研究,設計出大量家具,成為轟動世界的杰作。芬蘭另外一名設計師阿尼奧則是與庫卡波羅有著不同設計創意,他設計了很多令人愉悅的家具,如球椅、香皂椅、泡沫椅以及西紅柿椅,這些椅子并沒有采用一貫的木材,而是運用了塑料,形態圓滑、簡潔、具有趣味性,是對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創新和突破。丹麥設計師阿諾·雅克布森設計的螞蟻椅、天鵝椅、蛋椅也顯示了人們對材料的不斷嘗試和設計師的豐富想象力。這些作品讓我們看到設計是可以從周圍的世界里能捕捉靈感,它們清晰和明確地傳達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對自然的態度、對民主文明的追求、對情感釋放的渴望。通過各個國家在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成為世界設計舞臺的奇葩。
5 小結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在接受新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方法的同時,融會貫通地將傳統文化、地域特色融合其中。與斯堪的納維亞相同的是,中國也擁有著珍貴而豐厚的傳統藝術和工藝,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發展模式對處理好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以啟迪,在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風格上給予我們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柳翰.北歐家具對現代功能主義的繼承與發展之研究[D].長沙:中南林學院,2004.
[2]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3] 李亮之.世界工業設計史潮[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4] 易曉.北歐設計的風格和歷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鄭銘磊,男,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
趙娟,女,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