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相友
摘 要:為了更好地維護管理工廠內設備,現在各行業都在大力推廣預知維修。文章旨在研究在故障后果發生前對設備性能參數進行趨勢預測和分析,發現和查明潛伏故障的原因。根據設備缺陷的變化作為異常的征兆,觀察、測定這些征兆的參數,從而可預測預防故障的發生。
關鍵詞:設備;預知維修;設備缺陷
引言
設備及構成設備的零部件,在應力、摩擦、腐蝕環境等多種因數作用下,逐漸由正常而產生缺陷。這些缺陷,如變形、損耗、松動、變質、內劣等,叫做直接缺陷;由直接缺陷所產生的振動、泄漏、異響、發熱、污染等稱間接缺陷。這些缺陷的變化是異常的征兆,觀察、測定這些征兆的參數,就可預測預防故障的發生。
1 設備預知維修診斷技術
設備預知維修診斷技術,主要就是在設備運行中或基本不拆卸全部設備的情況下,通過在線監測系統、手持式數據采集儀和數據分析程序實施。通過準確地測量和記錄設備狀態參數,如振動、溫度、壓力、電流等參數,分析查找設備故障的征兆。
預知維修預防性檢查就是點檢。為了維持生產設備原有的性能,通過人的五感(視、聽、嗅、味、觸)或工具儀器,按照預先設定的周期和方法,對設備上的某一規定部位(點)參照事先設定的標準,進行有無異常的預防性周密檢查的過程,以便設備的隱患和缺陷能夠得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處理。重點點檢溫度、振動、潤滑。
2 預知檢修的實施
2.1 溫度點檢
溫度點檢需在設備運行時可用激光、紅外測溫槍測量重點發熱源,因為點測量不容易查到最高點發熱源,遺漏隱患點。而用熱成像儀就可以在全面范圍內查找,在一張照片里顯示電柜元件熱分布圖像,區別最高點溫度和最低點溫度,用smart專用軟件在圖像上分析每一點溫度,在維修和點檢時省時省力。熱成像儀最早應用于電力系統點檢維修,便于不用登高、不用靠近被測物體測量,熱成像儀捕捉高溫物體發出紅外線電磁波能,在熱像儀屏幕形成溫度分布圖像,通過整理收集正常和異常圖像資料,歸納分析異常熱圖像與實物對應關系,尋找熱圖像的高溫成因,確定電流型缺陷、電壓型缺陷、或電流電壓綜合導致過熱原因。隨著熱成像儀價格成本降低和功能逐步完善,越來越受廣大維修人員歡迎和喜愛。
2.2 振動點檢
當機器出現異響時,通常是動力源電機及其帶動的傳動系統軸承、扇葉、皮帶、鏈條、減速箱和固定架松動或移位造成的。傳統檢測用加長桿聽噪音源,因為干擾多,判斷不準確,影響維修。用軸承震動分析儀檢測電機,可以防患于未然,利用磁性震動壓電傳感器吸附在電機軸承位置,在震動分析儀里按實際檢測電機傳動結構來設置,靠檢測軸承橫向、徑向、和切線方向振幅,檢測數據4-20毫安模擬量傳輸到分析儀與內部設定數據比較分析,輸出檢測結果,判斷出軸承問題、裝配軸不對中、不平衡、松動及線圈繞組阻值不正常等等問題,以便針對故障的根本原因安排維修工作,大大減少計劃外停機,根據機器狀況的可靠證據,控制修理和更換費用,按重要性排序和計劃修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針對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出預測,控制各種零部件的庫存。
如何點檢高速運轉部分異常?對肉眼看不清內部動作銜接是否順暢,幾個旋轉部件是否同步、或者旋轉的部件表面是否有缺損,我們用頻閃儀設定與設備旋轉頻率一致時,看到的運動部件成靜止不動的圖像,整個過程一目了然,有助于切實解決問題。
設備預防性維修是一種以點檢為中心的設備維修體制,是實現設備可靠性、維護性、經濟性達到最佳化,實現全員設備維修管理(TPM)的一種綜合基本制度。在這種體制下,專業點檢員既負責設備點檢,又從事設備管理,維修三方工作,點檢管理處于核心地位。最佳的費用,高質量地管理好設備,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連續運轉,是每個點檢員的重要職責。
2.3 點檢的制度要求
(1)生產工人參加日常、設備點檢是全員設備維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日常點檢的要求(部位、內容、標準、周期性)由專業點檢員制訂,提供并進行作業指導檢查。(2)專業點檢員分區域對設備負責,即從事設備點檢,又負責設備的管理。(3)有一套科學的點檢基準,業務流程和推進工作的組織體制。(4)有一個完善的操作、點檢、維修三位一體的TPM(全員管理)體制。(5)有比較完善的儀器,儀表以及檢測手段和現代化的維修設施。(6)推行以長期點檢作業為中心的現代化基層管理方式。
2.4 專業點檢員應具備的素質
專業點檢員應具備的素質是有敬業精神,愛護設備,團結協作,集體觀念,求改善,勤思考。現場動手能力強,能夠熟悉設備及操作,耳聰目明,嗅覺靈敏,動手處理問題能力強;表達能力好,準確反饋信息,表達準確安全意識濃,經驗豐富,自覺遵守工作規范知識面廣,熟悉生產工藝流程、精通機電自動化知識,判斷處理問題正確的實干者。
2.5 專業點檢員工作內容
檢點員首先參加生產早會,主要是掌握前一天或夜班生產設備運轉情況,以便確定當日點檢工作的重點內容。然后開始點檢作業,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按點檢路線進行點檢表上的內容點檢;(2)根據周期管理表上內容進行傾向性檢查;(3)對經常出故障的部位進行跟蹤點檢;(4)對前日或夜間檢修搶修過的部位進行認真的檢查;(5)對操作方,運行方日常發現疑問的部位進行診斷性檢查;(6)對在點檢中發現的設備上較簡單的問題進行處理(指用簡單工具一個人能處理的問題)。
2.6 點檢實績管理
(1)對點檢的情況進行整理,分析;(2)按傾向管理要求,根據點檢的數據,整理,繪制劣化狀態圖;(3)根據點檢情況,提出設備檢修的項目計劃,備件計劃和工具材料計劃;(4)檢修記錄,事故故障記錄的整理(包括部位,內容,原因,結果,施工單位等);(5)備品,備件的消耗,掌握其數量,費用等情況。
3 結束語
堅持預防為主。點檢的指導思想是以“防”為主,這是與計劃檢修的區別。采用PDCA工作方法(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建立以點檢為核心的管理體制。日常設備的狀況、檢修計劃、備件計劃等由點檢員提出,由他們做定修、日修的現場指揮。使設備使用與管理不脫節,有利于實現高效率管理。endprint